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9 毫秒
1.
文雪  沈红 《高教探索》2007,(2):68-71
虽然,美国大学学术职业起点甚低,但其成功性却是无与伦比的。终身教职制度作为美国大学的独创,对美国学术职业特色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美国大学学术职业的兴衰与终身教职制度的发展是休戚相关的。本文着重追溯了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的产生过程,剖析了终身教职制度在当代所面临的困境和它所经历的变革。文章最后透过终身教职制度产生、变革与发展的历史,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美国大学学术职业发展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对于美国大学学术繁荣和高等教育发展起了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有其局限性,因此目前很多学者呼吁改革终身教职制度。终身教职的产生、发展及改革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新公共管理改革的背景下,终身教职制度受到多方面的批评,美国大学在各种内外力量的推动下,纷纷推出了终身教职制度改革的措施或替代方案,这也许预示着未来终身教职改革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大学由于受到市场权力因素影响,实施百年的终身教职制度受到了更多的质疑,并面临改革。美国大学以市场权力因素影响下的院校协调力量来解决问题:继续实施终身教职,实施终身聘后评审制度,增加兼职与非终身轨教师的比例,或从原来的合同制改为终身教职制度。美国大学在进行教师聘任制度改革时每个大学总是把自身的发展与需要放在最为重要的地位,将聘任制度改革与教师职业发展、大学知识的创新宗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了市场权力中院校协调的力量,避免了同质化。  相似文献   

4.
实行“终身教职制”是美国大学教师聘用制度的一个特点。本文在简单的回顾了终身教职制的由来、终身教职制的雇佣和解聘程序以及终身教职后评估,作者就目前我国高校的人事聘任制度存在诸多的不足,以及美国的终身教职制对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改革的启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终身教职为框架的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遭受各个方面的挑战,并实施了新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美国大学教师聘任制的改革是对终身教职制度的调整、发展和完善.美国大学的相关实践过程为我国大学教师聘任制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大学教师终身教职与学术自由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大学教授协会所确立的学术自由与终身教职之间的内在联系 ,使得终身教职成为保证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的制度性工具。关于终身教职与学术自由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 ,均须充分考虑到终身教职的学术自由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新制度社会学视角论述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后评估三个层面的制度构建:社会规范层面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发布的文件、报告形成的非强制性制度,与立法机构、其他部门制定的实施政策形成的强制性制度构成;社会关系层面在以政府为主的外部社会力量、学校管理阶层以及部分教师的支持与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认可下进行构建;文化-认知层面通过坚持学术自由,完善而非否定终身教职制度两大策略进行构建。  相似文献   

8.
“大学教师终身教职”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美国当前大学教师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中围绕“大学教师终身教职”存废之争的讨论可以发现,终身教职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体系中的重要话语。该制度所保障的学术自由权利是否受到损害,已经成为检验包括“大学教师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在内的教师聘任政策改革得失成败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美国大学终身教职制度是20世纪初美国高等教育领域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人事管理制度。终身教职的确立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和制度优势,不仅能为大学发展选聘德才兼备的高水平教师,而且能为教师自身发展提供职业安全保障,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助力作用。虽然终身教职制度近年在美国遭到存废质疑的挑战,但其独特的制度优势依然显示出其强劲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终身教职制是20世纪初美国大学确立的教师任用制度,是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推行终身教职制的主要障碍有三个:一是人员流动性障碍,二是缺乏学术共同体,三是公平严格的评价体系在我国尚不健全。因此,目前还不是变革的最佳时机。但通过研究终身教职制,有助于我们思考我国现阶段高校教师任用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公立大学非终身教职教师比例增长,而终身教职教师比例下降,兼职教师数量增长迅速。在各州高等教育投入普遍不足的背景下,各州公立大学纷纷对原有的终身教职制度进行改革,促成了终身教职制向终身教职聘后评审制的转变,这一变革对大学和教师都产生了相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审视美国学术职业所面临的挑战,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置于学术职业的背景之下,对美国社会和学术界关于终身教授制度的质疑和批评进行了梳理,评述了美国高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并重点介绍了终身聘任后评审制度这一改革措施.说明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一些州政府和各高等院校对终身教授制度的改革是与美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外部社会经济政治环境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困境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3.
捷克的教育发展状况及其若干改革趋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捷克在教育经费体制、办学体制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实施了大面积改革,尤其是在私立教育、高等教育、教育国际合作等领域的改革趋向,对于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India has been trying to reform its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for more than a half-century but the results in terms of systemic change have been minimal. The universities have expanded dramatically to meet the demands of an increasingly powerful middle class although resources have not been adequate to ensure the maintenance of standards. In India's bureaucratic environment, political will to change the universities has been inadequate. For these and other reasons, the mainstream of Indian higher education, now including 7,000 colleges and 150 universities serving more than 4 million students, suffers from deteriorating standards, occasional unrest and inadequate resources. However, at the margins of this seemingly unmovable system have been a variety of significant changes and reforms. The Indian Institutes of Technology, for example, provide high quality post-secondary education. Even within the traditional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some interesting reforms in curriculum have been successful in limited areas. This analysis points to the factors inhibiting reform and change as well as some examples of limited successes.  相似文献   

15.
终结我们所认知的大学——美国大学的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研究生教育存在着专业面越来越窄的弊病,这样导致学科之间互相割裂,学者固守自己狭小的研究领域"孤芳自赏",培养的学生适应性不强;同时,高等教育的终身制固化了这一弊病,内部变革变得更加困难。美国高等教育要想继续在21世纪保持领先地位,必须进行严格的整顿和全面的重构,内容包括:课程的重构;废除常设性的院系,打造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项目;加强大学之间的合作;改变传统的学术论文要求和教学方式;扩大研究生职业选择范围;强制退休和取消终身教职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进行了梳理,将美国高校终身教授制度的演进历史划分为制度的初期发展、确立、曲折发展和改革等四个阶段,藉此说明终身教授制度的历史演进与美国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美国大学教授协会的不懈努力以及美国社会、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Higher Education Policy》1999,12(2):123-140
Systemic reform of Latin America’s ‘social sectors’, such as higher education, has progressed at a much slower rate than economic reform. The reason is that such reform efforts are derivative or ‘finance-driven’, and have been undertaken only as a reflection of economic reform policies. This outcome is explainable using the observations on Latin American reform formulated 40 years ago by Albert Hirschman. The experience of Ecuador with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provides the empirical basis for this case. All recent reform programs have followed Hirschman’s ‘Route C’, which suggests they will not have support necessary for enactment and if enacted will have minor impact. There are other experiences of more effective, Route B, reforms in higher education.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only if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n development is brought to maturity will systemic reform occur, guided by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new conceptualization. It must also be guided by new conceptualizations of how the social sector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 particular, can help realize this new understanding.  相似文献   

18.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1998–2003: A summar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rofoundly important and unprecedented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since 1998, when Zhu Rongji Administration (1998–2003) decided to carry out a new 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 These changes include some breakthroughs in macro administrative system reform, growth in the total amount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the enlargement of the recruitment scale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positive changes in personnel, reward distribution and rear service reform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offer a summary of these reforms. It discusses (1) the internal reasons for the reforms, (2) the main events and measures, (3) the main contents and achievements, (4) and the main problems of these reforms.  相似文献   

19.
美国的现代大学制度,尤其是终身教授制度是许多国家大学人事政策与制度改革效仿的主要对象。美国终身教授制度产生的历史及发展演变,都与学术自由和学术责任存在深层的内在联系。我国大学应从美国终身教授制度的生长原因中去吸收其可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