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聘用误区及矫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族经营是企业发展的阶段选择而非持久的最优选择,从克服家族制弊端和企业长远发展角度而言,引入职业经理人是家族企业转型和社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家族企业在职业经理人聘用方面普遍存在信用、权力、期望和成本等四个误区,需要通过企业文化重构、权力体系重造、资本结构重组和激励机制重建来进行矫正。  相似文献   

2.
选择和培养好家族企业后继者,是家族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本文分析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层次和意义,从家族成员、非家族成员和职业经理人三方面分析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授予对象,并做出了家族企业代际传承方式与企业绩效、选拔维度、企业发展阶段三个方面的关联分析。  相似文献   

3.
家族企业职业经理人进入和管理问题关键在家族企业本身.这是一种内生障碍,是企业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氛围之下的自利选择,也是企业主维持权威、保证企业安全的保守选择.这种内生障碍体现为家族企业对职业经理人决策空间的挤占、人力资本能动性与创造性的激励机制的缺失、难以割舍的权力情结、"内部人-外部人"界线四个方面.家族企业应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家族企业引入职业经理人不成功的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低信任状态、企业主和职业经理人的道德问题以及相关法制不健全等,可通过泛家族化、规范企业内部管理、培育和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及提高社会信用水平等措施实现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族企业是现在企业市场上很常见的一种企业结构。自我国加入WTO后,企业外部的经济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竞争更加激烈。家族企业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竞争,必须积累资本、加大经营规模,这会使原本的管理体制变得不再适应。在进行家族企业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的过程中,引进职业经理人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本文分析家族企业的现状,指出引进职业经理人的必要性,说明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途径,为家族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提出一个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中小私营企业有80%是家族企业,现代家族企业越来越意识到凭借职业经理人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在家族企业中,存在着家族成员,职业经理人,非家族一般员工等几类群体,其中以职业经理人与家族企业的关系是最重要也最难协调的,它们之间存在着信任危机、目标不一致以及职业经理与家族成员的矛盾等问题,处理好家族企业和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是现代家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按照主流经济学的观点,由家族控制的家族企业是一种日渐衰弱的组织形式,最终要过渡到由职业经理人控制的现代股份公司。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引进,就成了家族企业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目前我国现有家族制企业的现状和局限性以及职业经理人自身的素质问题成了职业经理人和企业之间“联姻”的困难,文章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在最后指出了家族企业制度创新的代理风险和解决风险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应对家庭企业"子承父业"的人事安排,"职业经理人"这一名词新鲜出炉,媒体爆炒,一时好评如潮,众口争"聘"职业经理人,似乎只有职业经理人才能继续家族企业昔日的光辉。然而方太、格兰仕等家族企业的太子军们气宇轩昂地披挂上阵,从父辈手中接过帅印,把企业打造得更加红火,以骄人的业绩在挑战职业经理人神话。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企业成长,立足企业家精神和专业化管理。分析了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的三种路径,揭示了“融合陷阱”的存在及其认识误区.进而提出.创业管理是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的新路径取向,并从企业内外部角度展望了公司企业家精神以及创业教育在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融合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家族企业员工为实证研究对象,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对家族员工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关系型心理契约在家族员工和非家族员工两个分组变量上存在差异,且家族员工具有更显著的关系型心理契约;2.角色外绩效在家族员工和非家族员工两个分组变量上存在差异,且家族员工具有更显著的角色外绩效;3.关系型心理契约与角色外绩效呈强正相关关系;交易型心理契约对角色内绩效呈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之间责任和承诺的一种期望,它给成人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开拓了新视角。文章从心理契约的概念及特征出发,结合成人高校教师的职业特点,分析了成人高校教师心理契约违背给成人高校造成的影响,并针对如何进行成人高校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实践是师范生"职前—职后"的重要衔接期,师范生对自身教育实践满意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其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及认同。本文采用问卷法,以864名师范生为研究对象,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社会交换理论,探讨教育实践满意度对师范生认同感的作用机制及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教育实践满意度正向影响师范生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心理契约分别在教育实践满意度与师范生职业认同感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心理契约也在二者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分别在教育实践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感、心理契约与职业认同感之间发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基于差序格局理论,从多维度信任角度出发,分析了因对能力需要的不同,中国家族企业多维度信任的差序格局变异。研究结论表明:第一,技术性和服务性企业的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技术性企业高于服务性企业;第二,技术性和服务性企业的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认知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技术性企业高于服务性企业;第三,技术性企业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和认知性信任没有显著的差异;第四,服务性企业非家族高层管理人员感知的情感性信任和认知性信任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其中,情感性信任低于其认知性信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诠释"心理契约"的内涵,对"心理契约"理论在运动员管理过程中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从事运动队的管理者应通过尊重运动员、关注运动员的合理期望、构建与运动员的信任关系、彼此间加强有效沟通、实施公平合理的激励政策、完善运动员的发展规划,建立基于心理契约理论的运动员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从心理契约的角度来看,师范生职业认同的核心在于"理念"。为提高师范生的职业认同,需要:1)尊重教师价值,营造尊师环境;2)强化职业信念,打造职业技能,塑造职业角色;3)建立相互信任、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学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师生相互期望与心理契约的演进与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首先针对学界误把未明说的期望直接当作心理契约这一问题,对心理期望与心理契约两个概念的差异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文章以高校师生从相互期望到心理契约的演进为线索,对师生心理契约的形成及其履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究.最后,文章基于"最近发展区"理论指出:高校管理者应对师生之间的相互期望进行引导调控,才能促进师生心理契约达成并发挥其既激励又约束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17.
探索教师心理契约变化问题对于寻求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成功的微观基础有积极的意义。文章在分析教师心理契约与高校教师职务聘任制改革的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改革中将会出现教师心理契约失衡与重构的问题,讨论了通过学校组织与教师个体两方面努力实现教师心理契约重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借助心理契约的基本理论,剖析了民办高校与职业管理人员之间的关系,并考证了心理契约关系在管理过程中的表现。为使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一致而产生预期的管理结果,实现共同愿景,文章提出了建立与维系这种独特心理契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家族企业发展与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家族企业发展特征来看,家族企业面临着人力资源发展瓶颈,主要表现为培养继承人挑战、引进职业经理人以及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的挑战。为此,家族企业需要进行人力资源治理结构的变迁,以推动家族企业的快速成长。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安徽省46家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财务数据为样本,首先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代表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综合因子得分,然后用该指标作为被解释变量,以资产负债率、长期负债与资产比值代表资本结构作为解释变量,对安徽省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盈利能力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经分析发现资产负债率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存在负相关关系,而长期负债资产比率与盈利能力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说明安徽省上市公司要适当调整资本结构,提高其盈利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