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读了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瞿秋白同志的旅俄通讯《赤都心史》和《饿乡纪程》,深深被作者巧妙的对比手法所吸引。瞿秋自正是通过这种手法,把通讯的思想性升到了更高一步,更增强了人民对黑暗的旧中国的厌恶,对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的向往,对光明的追求。俄国十月革命的消息传到中国,李大钊首先在《新青年》  相似文献   

2.
《饿乡纪程》和《赤都心史》是瞿秋白同志早期的散文作品,写于一九二○年至一九二三年。这两本著作虽然到现在已有六十年左右了,但读来依然动人心弦,从中可以得到许多教益。伟大的十月革命胜利震撼着世界。在我国首先热情歌颂“这新纪元的创造”的是李大钊同志,他在一九一八年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而最早真实而具体地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后的实况的是瞿秋白同志。一九二○年十月十六日,他作为晨报的特约记者离开北京,去俄国实地考察,“自中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北京大学图书馆《1919~1920年西文图书登录簿》中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原著、各种社会主义著作、俄国革命有关图书的整理和介绍,以及对这些文献的传播和影响的历史考察,进一步论证了李大钊及其领导的北京大学图书馆在马克思主义及其他进步思想的引进与传播方面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生于河北乐亭。1913年,李大钊于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  相似文献   

5.
一、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中国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说:中国人找到马克思主义,是经过俄国人介绍的。在十月革命以前,中国人不知道列宁、斯大林,也不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带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学说最初是怎样传到中国的呢?实际是进步知识分子利用报刊这个媒体,从日本、美国、英国陆续传播过来的。其中主要是从日本输入的。1、旧民主主义者  相似文献   

6.
影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三个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湖北档案》2010,(1):62-64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是从俄国十月革命后开始的。李大钊作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第一个举起了马克思主义大旗。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0年十二月七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是党内最早的刊物,由李达主编。陈独秀在创刊宣言中,号召中国人民“举起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共产国际和俄国共产党的情况,阐明了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史话·史料     
党内最早的刊物1920年12月7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创办的《共产党》月刊,是党内最早的刊物,由李达主编。在第一号《短言》(即宣言,由陈独秀撰写)中,号召中国人民“举起社会革命,建设劳工专政的国家”;“跟着俄国共产党一同试验新的生产方法”。它着重宣传了列宁的建党学说和有关共产党的知识,介绍了十月革命的经验以及共产国际和俄国  相似文献   

9.
李大钊的"平民主义"源于对俄国十月革命的深刻理解,随着对中西方民主思想对比研究的加深,最终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10.
张玉 《今传媒》2003,(3):4-6
在中国革命斗争过程中;毛泽东不仅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领导了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而且,他也是卓越的报刊活动家。 1919年五四运动后,毛泽东的报刊活动有;创办和主编湖南学生联合会报《湘江评论》,承编了湖南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学生自治会会刊《新湖南》;帮助改革了湖南通俗教育馆的《湖南通俗报》;发起创办了《湘潭教育促进会会报》等。  相似文献   

11.
(一) 马克思歹咛主义经典著作(下简称:马列著作)是马列主义理论的核心,是马列主义理论的概括和体现。马列著作在中国的出版,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最初只是摘译一些片断。在中国书刊上,最早摘译马列著作片断的是1903年中译出版的《近世社会主义》(日人辐井准造著,赵振必译)一书的第一章中,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最后一段话。以后也出现了马列著作的中译文,我国书刊上最早的马列著作中译文,是恩格斯的《1888年(共产党宣言)英文版序言》,刊于1908年1月出版的《天义报》第十五卷上。 1917年11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后,中国人才真正找到了马列主义。正如毛泽东同志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当时有不少进步报刊开始刊登马列著作的中译文,  相似文献   

12.
美国《纽约时报》所属阿诺出版公司于1970-1971年翻印了一批自十八世纪初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西方(主要是英、美)所出有关俄国和苏联的书,列为《俄国丛书》出版,共九十一种。北京图书馆已收藏四十九种。这些书的作者,绝大部分亲自去过俄国和苏联,或在那里任职工作,或在那里旅行、探险。丛书以回忆录、日记、书信集、记者报道、旅行札记,游记、历险记等形式发表。这些书涉及十月革命前后的仅占种数的八分之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同志,青年时期,就投身于创办报刊的革命活动。从1919年到1926年,他先后主编了《湘江评论》、《新湖南》、《新民学会会员通信集》、《湘潭教育促进会报》、《新时代》、《政治周刊》共六种刊物,这段办刊经历虽然短哲,却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湖南以至全国的反帝、反封、反军阀群众运动,为中国革命指出了正确的方向。探讨毛泽东早期办刊特色,对于我们全面深刻领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的新闻宣传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宣传事业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4.
1920年初,为了领导湖南人民驱逐军阀张敬尧,毛泽东同志率领“驱张代表团”到了北京,并与各方面取得了密切联系,有机会读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和许多关于俄国革命的书籍,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正确理论。毛泽东同志在回忆这段往事时说:“从此以后,从没有动摇。到了1920年夏天,在理论上也在行动上,我成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1920年7月,毛泽东同志回到了湖南,在“驱张”胜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了广泛的革命活动,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运动方面做了许多工作,其中对湖南革命运动影响最大的并与湖南建党有密切联系的是创办文化书社。毛泽东同志认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是当前革命之急,要办好这件事,就必须建立一个传  相似文献   

15.
在旧俄国,在专利刊物上汇编专利情报始于一八一四年。十月革命以前,俄国没有出版过专利文献情报题录刊物。有关本国的和别国的专利文摘和题录都分别在各科技杂志上报导。如:《织物与贸易》、《工业》、《俄国技术学会会刊》、《肥皂业》、《印刷艺术》、《手工业报》和《现代技术》等杂志,不定期的刊载过二次专利情报。在这个时期,俄国也没有专利情报的协调中心和收藏世界上出版的工业产权保护对象文件的图书馆。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以后,苏联的国内外专利题录情报有了新的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国内外专利情报体系发生的重大变化,苏联专利题录情报的发展可划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第一阶段——从苏维埃政权建立至伟大的卫国战争;第二阶段——伟大的卫国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6.
1986年11月9日,上海《新民晚报》刊登梁酉廷同志文章《首先报道十月革命的报纸》,指出《中国近代史大事记》(知识出版社)与《近代中国八十年》(人民出版社)中,都说1917年11月10日,上海《民国日报》首载俄国革命成功的消息。次日,《申报》等皆报道十月革命消息。其实,《申报》的报道实与《民国日报》为同一天,不过《申报》未加标题,而《民国日报》则加了比较醒目的标题。  相似文献   

17.
《新湖南》是五四运动后毛泽东主编过的一份革命刊物。关于这份刊物的前身、创刊时间,特别是毛泽东接办的起止期数,长时期以来,在党史研究中、新闻史研究中都众说不一。《党史资料丛刊》1981年第一期上,钟镇藩同志在《毛译东同志创办与主编过的四种报刊》一文中介绍说:“《新湖南》周刊前身是《学习救国报》,从第三期起,毛泽东同志任主编。”《五四运动在湖南》(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一书中,周世钊先生在《湘江的怒吼》这篇文章内,说《新湖南》创刊于1919年1月15日。  相似文献   

18.
《曙光》是继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由爱国青年学生创办的一份在中国青年及学生中最具影响力的综合性刊物.该刊创刊初期宣传“改良主义、科学救国”,后在中国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北方早期组织的宣传阵地.《曙光》编辑思想的转变,正是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和中国一大批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进步热血青年、先进知识分子对俄国十月革命较全面的认识,并进而接受社会主义传播过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评论》2002,(1):20-56
一、第五届国家图书奖荣誉奖获奖 图书书 名:李大钊全集出版者:河北教育出版社著作责任者:《李大钊全集》编委会编 《李大钊全集》是在几十年来李大钊研究工作者不断搜集、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辑的。在编辑过程中,发掘了原来编辑《李大钊文集》时没有找到的李大钊的文章  相似文献   

20.
由彼得大帝倡导创办的俄国第一张近代化的报纸《新闻报》产生于 1 70 3年 ,是俄国资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开始。俄国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在农奴制改革之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1 9世纪后半期到 1 91 7年是俄国资产阶级报业发展的顶峰时期 ,其发达水平并不逊于欧美各国。十月革命后 ,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在本土消亡 ,部分流向境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