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辑同志: 笔者考察过十多所农村职业中学,感到多数学校没有充分发挥自己的办学优势,因而越办越不景气,越办越难办。农村职业中学要想越办越兴旺,必须办出自己的特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一、每所农村职业中学一定要有一至两个骨干专业。骨干专业应根据学校  相似文献   

2.
职业中学的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必须根据市场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发展。在职业中学试行“专业责任负责制”是实现这个目标,提高办学效益的新型管理形式。一、职业中学“专业负责制”的内涵“专业负责制”又叫专业责任人负责制。它是由具有事业心、责任感的教职工对社会人才市场进行调查,分析论证后向学校提出专业设置报告,经学校行政讨论决定专业开设与否及专业负责人的选聘,在学校统筹管理下,由责任人负责实施专业教育、教学计划的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影式规定,专件负责人…  相似文献   

3.
南昌市第一职业中学,是一所由国家教委认定的省级重点职业中学,始创于1985年。学校设有服装工艺、服装设计、电子电器三个专业,学生900人,教职工153人,其中高级教师19名,一级教师44名。 南昌市第一职业中学的前身是一所普通中学,从“普通”到“职业”,从“更名”到“改型”,一职经历了一个探索开拓的历程。1988年学校在深入体会教育方针,综合分析学校诸多因素,总结办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之后,制定了南昌一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育人与创收相结合,以育人为主”的办学原则,以及与办学原则适应的专业基础教学,技术操作训练,生产经营“三结合”的教学模式。这一创造性的“三结合”教学模式,既强调了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又突出  相似文献   

4.
报刊集萃     
报刊集萃职业中学不宣设初中部职业中学不宜设初中部。这是因为,职业中学的办学性质、培养目标以及办学形式和普通中学不同,“职教与普教并存”这种办学结构弊端较多,给学校管理工作带来许多困难。从领导方面来看,职高部和初中部挂.的是一块牌子,是一个领导班子。由...  相似文献   

5.
一、转变工作思路,创新办学模式1.开展联合办学。与区内学校联合办学。近年来,隆德县职业中学先后与宁夏固原农业学校等区内部分中专学校联合办学,开办了“农林栽培”、“汽车驾驶与维修”等专业;与宁夏交通学校等学校联合筹建宁夏汽车职业教育集团,探索了新形势下与区内学校联合办学的新模式。与外地职校联合办学。2004年3月,与福建晋江职业中专学校联合办学,每年向该校输送一批“服装制作”、“电子技术”专业学生去该校学习、就业。目前赴福建就读的200多名学生已经顺利毕业并就业。2007年,学校服装制作、电子电工专业的160名学生赴山东烟台一职就读,55名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赴山东龙口一职就读,另有692名学生到山东蓬莱、滨州等地学习。与部门联合办学。职业中学不断加强与县人事劳动部门、劳务经济管理部门、农牧部门、扶贫部门的合作,开展对全县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学校先后被确定为隆德县“劳务输出培训基地”、“就业与再就业基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面向“三农”已培训各级各类人员8000多人。  相似文献   

6.
商南县职教中心前身为商南县高级职业中学,创办于1983年,2003年建成县级职业技术教育中心,2004年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重点职业高中”。  相似文献   

7.
拓宽专业适应经济发展开发产业增强办学实力吴明贤,周唤民会宁县郭城农中是一所开设农艺、家庭生产经营、家用电器、果树蔬菜、服装、农用机电、工业与民用建筑等7个专业16个全日制长班、3个短班的较大规模的农职业中学。办学10年来,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主...  相似文献   

8.
在远近闻名的南昌市象山南路筷子巷深处,有一所“袖珍”型学校———南昌市第二职业中学。学校创办于1985年,是全省第一所单一制职业高级中学。十余年来,在占地面积仅为2.8亩的菁菁校园中,却走出了数以千计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遍布南昌市各行业,学校以其办学的高质量闻名遐迩,被市教委誉为“高产田”、“精品屋”。长期以来,南昌市第二职业中学在坚持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以德育活动为突破口,以德育基地建设、主题班会为立足点,不断探索职业中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努力实践“科研领先,科研兴校,科研治教”的办学思…  相似文献   

9.
《新职教》1999,(3)
当前,作为中等教育中站在市场最前沿的职业中学。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职业中学都普遍面临生存危机,究其原因除了当地经济落后造成职高毕业生就业困难和普高以升学为诱惑抢走了生源外,最根本的还在于职业中学面对市场冲击,缺乏市场意识,办学思想落后,管理方式陈旧,不懂市场规律,不善市场运作。职业中学和生产企业一样有自己的“供产销”几个环节,即“招生——培养——推荐安置”的过程。“生源”是保障,“质量”是根本,“安置”是关键。下面就这几个环节谈谈职业中学发展的市场策略。一、抓招生:优化育人环境,合理设置专业“生源”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基本保证,优美的校园环境和较高档次的硬件设施是吸引生源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10.
安徽省蒙城县高级职业中学,建校 15年来,勤奋的蒙职人脚踏实地办职教,滚动发展上台阶。其成功的地方在于瞄准市场,围绕市场需求办职教。  一、依据市场需求,探索办学途径  “大学扩招了,中专萎缩了,普高爆满了,职高不行了。”职业中学真的山穷水尽了吗 ?蒙城县职高师生在深思,多少个不眠之夜,多少次通宵达旦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分析职高办学形势,探讨职高办学出路。 1999年,学校提出改革职高办学模式,实施“因需办学,因人施教”工程,办职教也要根据市场需求。通过大量市场调查,认真分析研究,决定“两条腿走路”。一是满…  相似文献   

11.
一、职业教育现状“八五”和“九五”期间,西部及时启动重点职业中学、“职教中心”和地方性特色专业建设,促进了内源性资源的集聚以及向周边地区的辐射,办学效益得到明显提高,形成了与支柱产业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现代商贸、机电一体化、建筑、服装、旅游等职教专业,进一步促进了职业院校布局结构的优化和职教资源的开发利用。之后,各地区进一步推动职业学校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职业中学骨干专业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业中学教育是一种职业定向教育,其专业设置是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切入点。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通过专业水平来评价;从这种意义上讲,专业水平势必成为衡量职业中学教育质量的根本量度。故加强职业中学的骨干专业建设,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学校生机和活力的根本性措施。所谓骨干专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有较大影响,办学水平高;在为当地及邻近地区产业或行业发展培养和培训专门人才,在为科技示范推广等领域开发能工巧匠并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长线专业。职业中学的骨干专业建设,一方面要以地方产业结构调整为依据,以地…  相似文献   

13.
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江苏省海安农业工程学校王友林我校是一所多科性的农村职业中学,为了适应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几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不断更新。目前,全校有11个专业,1200多名学生。众多的专业,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困难。由于专业不同,...  相似文献   

14.
晋中市第二届职业中学校长论坛在左权县举办。参加论坛的有各县(市、区)职业中学校长等共计40余人。本次论坛围绕“如何提升职业中学办学水平,提高职业中学教育质量”这一主题,着重从“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两个方面进行论述和交流。本次论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学校剪彩影     
学校剪彩影商南职高办学走新路本刊讯:陕西省商南县职业高中创办十年来,坚持为农村经济服务的方向,走出了一条培养实用人才,提供技术服务,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新路。立足县情设专业。改革开放以来,商南县经济发展基本形成了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板粟、茶叶等为骨干的产业...  相似文献   

16.
我校是一所年轻的职业中专学校。起初,学校还鲜为人知,近几年来发展较快,变化较大,办学规模由1988年的在校生470人增加至1500人,专业设置由1988年前的养殖、园林两个专业转体到以机电、计算机应用为主体的等5个为第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学校经湘潭市政府批准为市职业教育中心,经湖南省教委批准为湖南省计算机教学中心。目前,学校正努力争创国家级重点职业中学。 一个底子薄,先天不足的职业中学,在短短的近几年中,靠什么取得较大的发展?它的办学经验是  相似文献   

17.
农职业中学“专业组”改革的尝试余金宝弋阳县农业技术学校是听示范性农职业中学,几年来,学校进行了诸多方面的改革,其中内部管理就是一个重要方面。弋阳农校将专业相同或相近的二、三个班级组成一个专业组,专业组长在全校实行招标,中标的组长有权聘任、辞退任课教师...  相似文献   

18.
我校位于“板鸭之乡”、秦淮河畔的江宁县湖熟镇,是一所以第三产业为主的农村职业中学,创建于1983年。1993年被确定为省重点职业中学,全省12所走社会化、产业化办学试点学校之一;1994年被评为“省德育先进学校”,同年,被评为市模范学校。  相似文献   

19.
专业责任制──职高管理的新形式肖贻光,刘庚新职业中学的管理工作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必须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必须根据市场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促进职业技术教育本身的发展。在职业中学试行“专业责任负责制”是实现这个目标,提高办学效益的新型管理形式。一、职...  相似文献   

20.
萍乡市宣风职业中学是一所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村职业中学。这所学校主动适应现阶段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遵循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规律,走出了一条“人毕业,树挂果,家致富”,繁荣农村经济的办学路子,为当地农村的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办学效益,受到了广大农村干部和群众的赞誉和欢迎。宣风职业中学的办学实践有力地说明,只有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农村职业中学就会生机勃勃,越办越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为了适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全省各地对农村中等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调整,农村的职业技术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各地普遍办起了农村职业中学。在办学实践中,许多农村职业中学十分重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逐步树立和强化了“以质量和效益求生存、求发展”、“以质量和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