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常云 《青年记者》2007,(20):84-84
行业报是中国经济类报纸的主要存在方式,曾长期担负着中央各大部委机关报的角色,并与中国改革开放同步走入繁荣。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行业报通常被称为"产业报",或者叫"部委机关报"、"专业报"或"产业经济报"。1998年中国报协产业报委员会正式提出了"行业报"这一称谓,即专指中央部委所属的全国性的经济类专业报纸,服务行业领域涵盖工矿、交通、运输、建筑、信息、商贸、金融、工商管  相似文献   

2.
王建 《青年记者》2006,1991(14):53-53
中国有为数众多的行业报,其数量在世界上也是名列前茅的。名目繁多的行业报,事实上主要承担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组织传播功能。中国的行业报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发展到顶峰。据《中国新闻年鉴(1991卷)》的资料显示,在这一年,全国各级新增的191家报纸中,行业报就占了77家。这些为数众多的行业报,绝大多数是计划经济思想的产物。在条块分割的政治经济运作体制中,在信息报纸还是一种简便快捷的大众传播媒介的时代,充当所在“条”内指导、布置工作的重要通讯手段,发挥着行业工作“宣传、鼓动、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息报把分众化、小众化作为新的发展空间,从2004年起,推出了《花木世界》、《浙江畜牧》等系列专刊,现在每月出版6种专刊。这些专刊不仅细分了农村信息报的读者,较好地发挥了农村报在细分行业中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重视舆论监督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党中央曾多次指示在报纸上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近些年来,舆论监督对端正党风、匡正时弊、严肃法纪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成为新闻宣传中最得人心的内容之一。尽管如此,目前新闻单位开展舆论监督仍十分困难。与社会综合类报纸比较,行业报开展舆论监督的难度更大。那么,在重重困难中,如何发挥行业报的舆论监督功能呢?1998年中国电力报新闻部开展的暗访供电营业窗口的活动,为行业报进行舆论监督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陈燕 《新闻爱好者》2008,(8):99-100
在报业数字化的国际大环境下,行业报网站的发展成为了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2007年6月28日,中国行业报新媒体研究会宣告成立,并在中国行业报新媒体研究第一次会议上提出行业报应加快数字化进程,要在传播行业经济信息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实现与母报的共融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这一切为行业报网站提出了一个明确的任务,即行业报网站应在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媒介宣传过程中承担起更为重要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整体提升。  相似文献   

6.
和综合性日报相比,产业报在时效性、可读性和社会性诸方面,无疑处于劣势。但产业报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一条明显的优势就是,在本行业及相关行业范围内,它的新闻报道,比起综合性报纸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办出特色一张报纸要满足读者的新闻、消遣和释疑需要,这是各报共有的功能,产业报也不例外。而唯有服务功能,则因报纸服务对象不同、需求不同,而显示其特有的个性,  相似文献   

7.
王圆圆 《青年记者》2012,(35):79-80
行业报是指我国中央部委和地方厅局为指导联系工作、发布行业信息而创立的所属相关行业或专业的报纸。2012年8月全国行业报新闻宣传研讨会文件中显示,全国共有行业报738家,占全国报纸发行量的38%。随着3G时代的到来,各大报纸纷纷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不断调整产业模式,以适应时代的快速发展。然而令  相似文献   

8.
产业报因受其成长背景的限制,其新闻报道一直存在着一些特定的误区,严重影响了报纸质量的提高,从而严重地制约了产业报的发展速度,使产业报远远落后于其他报纸。因此,要使产业报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就要遵循新闻规律,强化新闻意识,拓宽新闻报道的范围。产业报要克服指导原则上的混乱现象,遵循新闻规律,强化报纸的信息属性和服务功能。新闻工作有着很强的指导性,具体到产业报而  相似文献   

9.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1985年创刊的《中国化工报》,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日渐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权威媒体。在行业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与社会综合类报纸相比,产业报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辑记者,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10.
《山西物资报》是山西省物资流通产业协会主管并主办的物资行业报。 《山西物资报》以宣传物资流通政策、传递物资市场信息、交流物资工作经验、展示物资人精神风貌为其根本宗旨。面向全社会物资生产、流通、使用单位和个人,为物资流通产业发展尽心竭力。  相似文献   

11.
张培顺 《传媒》2005,(9):53-54
我们这里所说的行业报新闻信息资源深度开发,是指行业报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媒体已经获取的客观存在的新闻信息资源,根据媒体自身功能、特点和定位,针对目标受众需求,以独特的角度和方法展现其内涵和实质,进一步揭示新闻信息资源所蕴涵的本质意义,从而提升新闻信息资源使用价值所进行的一系列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12.
这几年各地专业报(行业报)发展较快,各系统几乎都办自己行业的报纸。但笔者发现,许多专业报出现报道过于“专业化”倾向。这势必影响报纸宣传、服务功能的发挥,也制约了报纸的发行数量。与各级党报相比,专业报同样具有宣传性、服务性的特点,同时还具有专业性、接近性的特点,这正是办好专业报的有利条件,也是形成专业报专业特色的一个  相似文献   

13.
审视我们经营着的产业报,发现有许多不利因素。论时效性和宣传效果,报纸不如广播电视;在报纸中,受出版周期影响,产业报的时效性又是最差的。 那么,产业报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寻找产业报与其他综合性报纸的区别点,探求产业报的属性及存在的价值。 “隔行如隔山”一句普普通通的话道出了问题的底蕴。每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某种规律性的东西,对发生在行业内部新闻的价值评判,相对而言  相似文献   

14.
和综合性日报相比,产业报在时效性、可读性和社会性诸方面,无疑处于劣势。但产业报也有其独特的优势,其中一条明显的优势就是,在本行业及相关行业范围内,它的新闻报道,比起综合性报纸具有更强的服务功能。办出特色一张报纸要满足读者的新闻、消遣和释疑需要,这是各报共有的功能,产业报也不例外。而唯有服务功能,则因报纸服务对象不同、需求不同,而显示其特有的个性,这正是办出报纸特色的重要手段。中国化工报自今年改版以来,所确定的读者群和各版的特色是:一版是综合要闻版,突出一个“重”字,做到化工系统重大新闻不漏报。主要面向化工系统各级领导  相似文献   

15.
陈玉仁 《新闻爱好者》2008,(12):162-16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地向纵深发展,报业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作为行业报,由于出版周期、报道范围、稿件质量等存在差距,不可能全方位参与报业市场竞争,但又不得不接受行业市场的各种挑战,因此,处于劣势而又客观不足的行业报如何提高竞争力,增强活力,已经现实地摆在行业报的面前。它要求行业报在激烈的竞争中挖掘和创新自己的优势,发挥自己独特的作用,那么,行业报的优势在哪里?作用如何发挥?  相似文献   

16.
行业报与综合性报纸相比,报道面相对来说比较窄,因此行业报的副刊办起来难度要大一些。如何在“报纸大战”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办出自己的“专业味”特色,为读者所喜闻乐见,是行业报副刊编辑认真探讨的一个课题。 行业报副刊应面向职工 副刊是一张报纸的有机组成部分。办好副刊,使其起有效地发挥配合“正刊”新闻的特殊宣传功能,需要我们既要把握行业报副刊的特性,又要重视处理好副刊角色面临的问题。 报纸副刊与其他版面既有共性,也有其鲜明的个性特色。这种特色,除了表现在思想性和新闻性之外,更多的则表现在文学性、娱乐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等副刊的功能上。 传统的行业报副刊,内容一般比较单一,形式单调,但与职工群众的生活较为贴近。近年来,面对新闻改革的大潮,行业报的副刊也在悄然变化,即更加面向群众,贴近生活,而且内容丰富,版面美观。  相似文献   

17.
王彩艳 《今传媒》2006,(11):30-31
《西北信息报》与《西南信息报》、《粤港信息报》等十多家报纸,同为1984年经济大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行业报纸,为中国经济报刊协会理事单位。1998年行业报整顿时,《西北信息报》划归陕西省经贸委信息中心。这些年,虽然报社在报纸发行、广告经营、记者聘用等方面,基本实行了市场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细分和专业化报纸的差异化竞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中国报业竞争激烈,相对于都市报、专业报(特别是体育类)的蓬勃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诞生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大批产业报(也称行业报)发展步履维艰,正经受一场严峻的生存方式变革。其实,即使在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产业报纸也有着自己独立的运行空间。在美国,几乎每一个行业都  相似文献   

19.
自河北经济日报1989年作为河北省政府主办的经济报创办后,全国许多省市自治区相继办起许多经济报,再以后又有许多行业与团体办起小型、多样、灵活的各种类型的经济咨询、经济信息、实用技术等经济报,如今它们已组成强大报业群,在我国经济生活中发挥了独特的重大作...  相似文献   

20.
在产业报的发展过程中,专版(这里主要是指正刊专版,不包括月末、周末等副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现在,一般的产业报专版都占了整张报纸的1/2,如中国交通报、人民铁道报等。有的产业报,如中国电子报,专版已占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