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为社会结构转型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融入城市生活却又不被真正接纳。剧烈的文化冲突使这一群体难以融入城市文化,同时对乡土文化和主流文化又有一定程度的疏离和怀疑。重塑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认同,应以变革城乡二元制度、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权益、扩大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消费途径为切入点,培育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觉,强化新生代农民工的文化自信,满足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2.
在城乡统筹大背景下,农村变社区、农民转市民的进程中,社区居民的教育对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温州市城乡社区教育发展应创新体制机制,进行制度谋划和顶层设计;转变发展模式,加快社区教育与社区建设的融合;统筹资源配置,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革新教育手段,推进数字化学习;提升服务功能,提高居民生存能力和生活品质。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的改造,使乡村直接城市化,村落生活模式进入社区生活模式。生活环境转换引起了文化适应、心理适应等问题。乡村文化治理是乡村由传统村落向现代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变革的需要。通过考察温州新型农村社区村民“居民化”后文化心理认同的现状,采用了TOPSIS (优劣解距离法)等方法对7个社区在婚姻观念的变化等11个影响因素指标进行综合评价,总结社区间文化心理认同内在关联与特征,为探索有效的乡村文化治理策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4.
易地搬迁移民兼具“农民”与“市民”的特征,身份的双重性与搬迁方式的多元性使其社会融入问题更突出、过程更复杂、内容更广泛,因此,研究其社会融入问题更为迫切。易地搬迁让农户移居到“穿越式”空间,使其生计方式发生转变、交往方式得以延伸、管理方式产生变化,彻底实现了生活的“解放”。不过,搬迁后,农户也面临可持续生计保障难、社会关系网络重塑难、常规化治理资源不足等困境,产生“悬浮式”身份认同。由此,应从个体培育、家庭导引、社区协同和社会支持层面构建志智双扶长效机制,全方位激发搬迁农户的内生动力;应通过夯实经济基础、强化社区认同、重塑社区文化、加速社区融合等手段,实现搬迁农户经济空间、心理空间、服务空间、资源空间的“再生产”。  相似文献   

5.
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是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有利于农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文章建议从总体科学规划、强化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城乡文化交流四个方面入手,加快城乡文化一体化,推进和谐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6.
在培育我国开放大学社区发展文化进程中,积极沟通各种教育文化形态,建设连通式学习立交桥;打通各级教育文化层级,建设直通式学习立交桥;疏通各类教育文化规制,建设贯通式学习立交桥,这是搭建互通式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关键。基于此,整合各种社区教育资源,设计出适应居民学习者文化兴趣的"终身学习项目",构建课程选修立交桥;建立起能提供强有力社区学习文化支持的终身学习账户,构建灵活的学分积累立交桥;建设具有文化完善特点的居民终身学习档案,构架办学单位相互认同的学习证书资格立交桥。建立居民终身学习卡制度,是开放大学实现社区终身教育和居民终身学习的公益化、普惠化、福利化文化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7.
"十二五"规划纲要强调,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全面开展城市社区建设,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温家宝总理也在2011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以城乡社区为载体,以居民需求为导向,整合人口、就业、社保、民政、卫生、文化等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资源,实现政府行政管理和基础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这体现了中央对城乡社区建设的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凸显了完善城乡社区管理体系对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地域文化是培养社区居民的文明道德、提高文化素养、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要素。社区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包含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在内的人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携手大众传媒、对接网络平台、联合政府部门、契合民俗活动等策略将地域文化融入社区教育,唤醒社区居民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地域文化是培养社区居民的文明道德、提高文化素养、凝聚社会力量的核心要素.社区教育的价值在于提升包含价值理念和精神内涵在内的人的综合素质.社区教育承载着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是传播地域文化的重要途径.通过携手大众传媒、对接网络平台、联合政府部门、契合民俗活动等策略将地城文化融入社区教育,唤醒社区居民文化自觉,培养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品牌,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最终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老城区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基于利益相关性、社区认同和社区规范三个制约老城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三要素,对社区治理中居民参与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探索。通过转变社区功能定位,培育社区共同利益,拓宽参与渠道,强化社区沟通,构建社区认同等提升居民参与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1.
社区教育已成为我国社区治理的重要方式,社区教育的持续发展有赖于居民的积极主动参与.为了解居民参与社区教育的动因,以认同理论为研究视角,对广州11个市辖区居民展开调研,发现居民的社区教育参与呈现显著的类型分化,通过社区教育确认并强化的情感认同和个人价值认同是居民参与的主要动因.居民在参与社区教育的过程中通过方言和传统活动强化了社区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获得了基于情感的认同;又通过获得"面子"和权威认可,强化了对个人价值的认同.为促进社区教育健康发展,社区应创设多样化的教育活动,满足不同居民的实际需求;强化非户籍居民归属感和自豪感,促进文化融合;强调社区教育专业性,培养社区教育的专业权威代表,促进居民个人价值实现.  相似文献   

12.
竹红健 《成人教育》2015,35(4):10-13
加强新居民的教育培训和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是每一位职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必须坚持新居民培训与基本技能技术操作训练、思想道德文化素质教育、提供配套服务构建终身教育、方便子女就学解决后顾之忧、整合教育培训资源等五个方面相结合,让新居民尽快融入城市社区,完成从传统农民到现代文明市民的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是指农民工在流入地适应城市经济生活水平、接纳城市文化精神、与城市生活融为一体,在城市中找到接纳感与归属感的过程。其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心理资本是面对城市生存感、境遇、适应城市生活时的积极心理状态。心理资本作为积极的心理要素,影响农民工对待日常工作与生活的情感态度,并进一步影响其心理感受与行为状态。问卷调查对在城市工作的农民工心理资本与城市融入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城市融入水平具有直接性决定作用;心理资本各子维度对农民工社会融入与心理融入维度具有极显著的回归效应;效能感与希望子维度直接影响农民工的城市生活感受;乐观与韧性子维度直接影响农民工的挫折复原力。高心理资本水平带来的是正向的城市融入结果,因此通过引导组织学习、指导生涯规划、加强心理疏导、开展挫折教育等路径,可培育农民工的心理资本特质,最终提升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水平。  相似文献   

14.
顾德学 《成人教育》2012,(11):73-75
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培育大量的人力资本,而且它可以将多数人所认同的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法律规范等不断地传递。而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除了要实现经济一体化之外,也要实现城乡居民、制度体系、社会价值的一体化。因此,从社会资本的角度来看,城乡一体化的实质是在于加强对农村地区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选择以社会资本的视角分析成人教育也就更符合城乡一体化的战略性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15.
社区文化活动在丰富社区生活、促进社区和谐的同时,极大地推动着社区的发展。美国多样化的社区文化活动离不开地方政府、社区管理者、志愿者和社区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借鉴经验,我国的社区文化必须整合有效的社区资源,使政府、社区居民、非营利组织、志愿者等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互动。同时,发展我国第三部门,培育志愿精神;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满足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田野调查,总结了洛带客家古镇在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对当地社区居民生活的影响,对政府在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实现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韩国作为多民族国家,移民儿童的大量流入使其文化多元的态势愈加明显,移民儿童的社会融入度关系到其社会发展的未来走向.文化融入、教育融入和心理融入是韩国移民儿童社会融入的三个主要向度.文化适应压力、语言障碍、身份认同困难是韩国移民儿童社会融入的主要问题.韩国通过建立基于语言教育的社会支持体系、实施基于文化接纳的多元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青苗会是一种民间自发组织,以加强田间管理、保护庄稼为主要目的,主持相关仪式,举办乡村活动,协调村落内外关系。在其传统社会功能逐渐弱化的当下社会,传统青苗会的保护与生存,必须要积极适应新的生存环境,主动完成现代转型。最可行的保护形式就是保护“文化生态”的完整。“文化生态”势必发生改变的背景下,在改善民生、保证民众享有现代化权利基础上,激励保留传统。青苗会适应时代,积极与新时代相融,与民众、村落发展相契合才是根本。探索新的策略,吸引民众主动融入青苗会,激发、强化与民众民俗生活的关联性,再次将根扎入民间生活。这样,青苗会在乡土社会长期以来树立的社区权威会重新焕发生机,会在强化社区认同、传承民族文化、整合乡村社会秩序方面继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郑州市回迁社区NYZ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查回迁社区居民的生活情况,了解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现状,分析其文化特点及影响体育参与的因素,为更好的找出改善体育参与困境的对策提供前期基础性工作,为促进回迁社区农民的市民化融入和河南省的城市化建设进程,提供科学的实证材料。  相似文献   

20.
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大致需经历文化冲突、文化反思、文化重构和文化融入四个阶段。目前,城郊失地农民城市文化适应过程因政府支持缺位、社区支持乏力、媒体和原市民歧视、城郊失地农民人力资本与主观努力欠缺而步履缓慢,需要从政府推动、社区支持、社会认同和主体建设四方面入手,建构城市社会与城郊失地农民双向互动的促进机制,推动城郊失地农民快速适应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