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州晚报自2001年元月1日创刊以来,在短短的半年多时间里,发行量就达到4万份左右,而且零售占75%左右,广告收入也比预期的效果好得多。一张新办的报纸,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广大读者的认可,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达州晚报从开创之初的3000多份,到1万来份,2万来份,3万来份的全过程,从亲身实践中总结出一条经验,那就是达州晚报重视舆论监督,以公正严肃的批评报道赢得了众多读者。舆论监督不能没有批评报道何为监督?《现代汉语词典》诠释得很简单:察看并督促。而舆论即包含群众的言论、意见和态度。舆论监督也有…  相似文献   

2.
面对报业的激烈竞争,针对全国不少地市党报举步维艰的现实,四川省达州市达州日报社党组一班人审时度势,提出了树立“四种意识”,创新“四种思路”的新举措,通过7年的奋力拼搏,使达州日报社冲出了困境。《达州日报》发行量达到5.5万份,《达州晚报》达到4.5万份,发行收入14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3.
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主办的一张四开晚报。它于1980年1月创刊,是“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出刊的晚报。它面向城市,以春城昆明以及省内其他城镇各阶层人民为读者对象。8年多来,编辑部执行创刊时省委批准的侧重思想教育、反映人民生活的办报方针,学习1983年冬在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交流的突出“晚”字特点等经验,使春城晚报受到城市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发行数近年一直保持在20万份左右,最高时曾达24万多份。  相似文献   

4.
春城晚报是云南日报主办的一张四开晚报。它于1980年1月创刊,是“文革”结束以后最早出刊的晚报。它面向城市,以春城昆明以及省内其他城镇各阶层人民为读者对象。8年多来,编辑部执行创刊时省委批准的侧重思想教育、反映人民生活的办报方针,学习1983年冬在昆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晚报会议交流的突出“晚”字特点等经验,使春城晚报受到城市各阶层读者的欢迎,发行数近年一直保持在20万份左右,最高时曾达24万多份。但在深化改革期间,编辑部要求改革的同志提  相似文献   

5.
《大江晚报》是芜湖日报报业集团主办的一份地方综合性晚报,自1995年9月28日试刊,1996年1月1日正式创刊至今已有15个年头了。她最初的发行量只有区区3000份,(对开8版)仅在本市市区才能一觅踪影;如今,她的日发行量已达80000万份左右,  相似文献   

6.
刘秀品 《新闻界》2003,(3):46-47
达州晚报从2001年元月1日创刊那天起,就与达州市天地大律师事务所达成共识:达州晚报聘请天地大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在编辑部腾出办公室,专门设立“律师室”;天地大律师事务所则每天派律师到报社“坐堂”,对报纸提供法律支持。经过两年的合作,不但天地大律师事务所提高了社会知名度,达州晚报更是受益匪浅。真正起到了“律师进报社‘坐堂’,报纸仗‘利剑’扬威”的效果。前不久,四川省委宣传部长王少雄在达州晚报考察工作时,看到“达州晚报律师室”“一派繁忙景象”,盛赞“律师室”“既有利于报纸,也有益于群众,要办得更好。”问题…  相似文献   

7.
上海新民晚报复刊一年多,发行数字从五十多万份增加到一百一十多万份,受到了较多读者的欢迎,原因是多方面的.报纸总是以报道新闻为主,因此,研究一下晚报的新闻,无疑是一个重要方面. 报界同志说晚报的新闻面较广;通讯员反映给晚报写稿颇难,它要更短更实;广大读者则认为晚报新闻又多又快又有趣.这些说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晚报新闻的特点;因为晚报不但要反映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经济新闻,更多的是要从社会生活和群众的角度去报道那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新闻.它着眼点往往不大,许多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发生的,读者可以看  相似文献   

8.
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于 2001年元旦正式与广大读者见面。《达州晚报》作为《达州日报》的子报,由《达州日报》社主管主办。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达州晚报》出周六刊,四开 16版。目前暂出周四刊,四开 12版。   《达州晚报》作为川东北地区唯一公开发行的晚报,确定了将《达州晚报》办成一张“融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市民化晚报,力求成为广大读者“居家的顾问、生活的朋友、人生的向导、工作的帮手”。 《达州晚报》元旦创刊@刘秀品  相似文献   

9.
唐山晚报1994年创刊以来,从最初的4版到现在的28版,从最初的4万份,发展到现在的10多万份,可以说是个极大的飞跃.然而,随着报业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受众需求的日益提高,唐山晚报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其他省市报刊的后面.  相似文献   

10.
《大河报》是河南日报社主办的省级晚报,创刊于1995年8月1日,是全省报界最具发展潜力的一支生力军,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日发行量达60多万份,是河南省发行量,广告量最大的报纸。《郑州晚报》的前身是《郑州日报》,是中共郑州市委创办于1949年7月1日的一份综合性报纸,它既是党报,又是晚报。已走过了50年的光辉历程。尤其是1984年该报仅次于《中国青年报》在全国第二家创办的星期刊",在新闻界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为了和《大河报》一争高低,《郑州晚报》在版面上、内容上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新闻知识》2003,(4):56-56
扬子晚报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它是如何取得快速发展的呢? 一、南京报业市场现状扬子晚报创办于1986年,到1995年,即只用了10年时间,发行量就达到100万份。从100万份到200万份则只花了7年时间,年增长超过10万份。 目前,经过激烈竞争站稳脚跟的报纸,除了扬子晚报以市区发行50万份外,处在第二平台的现代快报、南京晨报和金陵晚报(均在早晨出版)发行各约30万份,总发行量约100万份。处在第三平台的是江南时报、服务导报和江苏商报。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报业市场化的历程已逾10年。晚报作为社会生活类综合性日报,在经过了10多年的辉煌后,目前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展的新考验。作为地市级晚报,我们面临的生存空间更为狭小,在区域性报纸的压力下,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如何另辟蹊径,创新模式?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些都是摆在我们晚报人面前不容回避的命题。《扬州晚报》创刊于1996年1月1日,10年来,发行量从最初的几千份发展到近10万份,广告到账额2005年达到5600万元,目前在扬州的报业市场上独占鳌头。但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扬州距南京只有100公里,扬州成熟的报业市场早已成为外来媒体尤其…  相似文献   

13.
新闻事业在迅猛发展,新闻竞争日趋激烈;新闻竞争的日趋激烈,促进了新闻改革的加速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全国晚报不过10多家,改革开放以来,晚报像雨后春笋,蓬勃发展,全国晚报除台湾以外,已发展到130多家.这种发展速度,在我国新闻史上是极其罕见的.武汉晚报复刊10年来,尤其是近7年来,花了较大的精力,对晚报各类新闻写作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探讨,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从1993年10月份开始,我们就着手对晚报新闻中难度较大的会议新闻的写作改革进行了尝试.根据一些兄弟新闻单位的做法,结合我们的自身实践,我们把会议新闻写作方法的改革归纳为“会议新闻写作八法”.  相似文献   

14.
目前,全国有40多家晚报,期发数达1000多万份,读者多,覆盖面广,是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影响最大的一种报纸类型。晚报肩负着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丰富群众生活,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晚报的最大特色,就是它直接面对家庭。晚报新闻改革必须从增强它的可读性入手。强调可读性并非摈弃晚报的党性原则,相反将晚报办成一份面目可亲,生动活泼,市民喜闻乐见的“家常报”,更有利于党的各项政策化成细雨深入人心。新民晚报前社长赵超构曾说:“我们新民晚报走  相似文献   

15.
《宁波晚报》是宁波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的一张综合类的都市报。2003年开始,集团对晚报实行“成本核算,预算管理,基数承包,超额分成”的“新政”。晚报凭借集团赋予的经营权、分配权、人事权和经费审批权,两年来,在加快内部机制改革的同时,努力把报业经济做大做强,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2002年全年利润为2700万元,2003年猛增到5200万元,同比上升91%;2004年为6321万元,继续保持强劲的上升势头。从集团范围内比较,2003年与2004年,晚报每年上缴利润都占整个集团利润的1/2;从晚报自身比较,这两年的上缴利润总和,占创刊10年上缴利润总和的比例为52.…  相似文献   

16.
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我国报业蓬勃发展,各级各类报纸争芳竞艳,报苑秀色一片。《西安晚报》就是这满园春色中的一枝出墙红杏。 《西安晚报》的前身是1953年7月1日创刊的《西安日报》。虽几经更名,但在1994年以前,一直是中共西安市委的机关报。40多年来,在市委直接领导下,报纸发行量由当年日均8000份提高到日均20万份左右,年印数由不足150万张增加到9210多万张,当年的铅印四开小报已被胶印对开大报所代替。 1994年,随着《西安日报》复刊,《西安晚报》成为中共西安市委领导下的一张城市晚报,报道方针、内容、版面安排、栏目设置等都做了调整。 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办报方针是: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紧跟时代步伐,突出都市特点,面向群众,走入家庭,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移风移俗,丰富生活,融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服务性于一体,尽量满足社会各阶层读者的需要,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 改版后的《西安晚报》的主要特点是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追踪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积  相似文献   

17.
《郑州晚报》创刊于一九六三年十月二十二日,一九六七年元月停刊。当时发行四万份左右。一九八○年六月,郑州市委决定恢复出版《郑州晚报》,同年十月二十二日试刊,次年元月一日正式出版,为四开周六刊。一九八五年发行量达十三万份。一九八六年元月一日改为对开四版日刊。目前印行十五万份左右。《郑州晚报》是一张具有省会地方特色的报纸。它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党的方  相似文献   

18.
1994年1月1日,《青岛晚报》在创刊两周年之际,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成功地由四开四版扩为四开八版四开八版的《青岛晚报》,以崭新的面孔再一次赢得了读者。这一点,从年初20天发行量的增长上得到了明显的印证。去年年底,《青岛晚报》要扩版的消息传出后,一些读者对扩版是否有必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卖报人员对此也普遍感到摸不着底,所以在订数上都明显地加上了安全系数。1月1日的日总发行数由去年年底的22万份跌落至17.45万份。此后没几天,新扩版的《青岛晚报》在读者心目中的形象又迅速恢复,许多读者纷纷来电话来信反映,你们的扩版的确如你们的许诺一样,不仅仅是数量的增加,更是一次质的飞跃。由此,《青岛晚报》的日发行量又一次出现  相似文献   

19.
扬子晚报不属机关报晚报,但作为晚报家族的一员,也愿借此征文机会,谈谈思路,共图发展。 扬子晚报是1986年元旦创办的,如今进入了第10个年头。9年多来,扬子晚报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在新闻界迅速崛起,并以格调高雅、信息密集、八面临风、清新可读的独特魅力,受到党、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 扬子晚报日发行量从5万多份,已迅速增长到现在的80多万份。江苏省委宣传部日前印发了关于扬子晚报的调查。 扬子晚报在全国新闻界的迅速崛起,首先得益于独特的办报思路。多年来,人们对晚报以及周末版、星期刊之类的社会文化生活类报刊的性质认识,一般都约定俗成为“党报的补充和延伸”,“不承担主体任务的宣传,而是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寓思想教育于社会新闻和文化服务的报道之  相似文献   

20.
《舟山日报》、《舟山晚报》的发行工作,过去一直在低水平中徘徊。2001年开始,舟山日报社在不断提高办报质量的同时,着力从抓投递员队伍建设入手,营造团队精神,充分发挥每一个投递员的积极性,从而使发行量稳步上升。2004年度晚报发行量达到3.7万份,人均占有率列全省前茅;其中投递员的征订达到了总发行量的70%,最好的投递员一年订阅量达1100多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