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离骚》题义关于《离骚》题义诠释,古今学者主要有以下观点:一、“离忧”说。刘安“离骚者,犹离忧也”。二、“遭忧”说。班固《离骚赞序》“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三、“别愁”说。王逸《楚辞章句》“离,别也;骚,愁也,言已放逐离别,中心愁思”。四、“离隔扰动”  相似文献   

2.
屈原的《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抒情长诗。对于《离骚》的篇名历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比如司马迁认为:“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班固则进一步加以诠解:“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离骚赞序》  相似文献   

3.
《离骚》: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屈原的代表作。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离骚者,犹离忧也。”汉代班 固在其《离骚赞序》中写道:“离犹遭也;骚,忧也。” 在古汉语中,“离”与“罹”通用,“罹”是遭受之意。 故“离骚”可理解为“遭到忧愁”。 《楚辞》:总集名。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以及汉  相似文献   

4.
(一)《离骚》之骚为地名说前人解释《离骚》题意,颇多异说,如:一、离骚者,犹离忧也。(《史记·屈原传》)二、离犹遭也。骚,忧也。(班固:《离骚·赞序》)三、离别也,骚愁也。(王逸:《楚辞章句》)  相似文献   

5.
本对屈原《离骚》命题,作进一步探讨。认为“离骚”的含义,既不是班固所说的“明己遭忧作辞”的“遭忧”,也不是王逸所说的“离别之愁”的“别愁”;既不是游国恩先生所说的“乐曲名称说”的“牢骚”,也不是龙海清、龙玉二同志所说的“苗族语言”的“要诉说”。在辨析诸家之说后,提出:“离骚”本是楚地方言,亦可称“骚离”。其意义,如司马迁所说,“离骚,犹离忧也。”“离忧”,就是忧伤、忧愁、忧痛,寓有楚语“连骚离”(即“亲痛”)的意思。故“离骚”,可释为“无限忧伤”。  相似文献   

6.
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的代表作品《离骚》,是我国文学史上光辉的艺术杰作。诗人把他那为之奋斗而不能实现的忠君爱国的沉痛感情熔进诗作,以具有深刻现实基础的浪漫主义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两千多年来,关于《离骚》这部杰作有各种各样的解释。首先依据淮南王刘安的文字为屈原作传的太史公司马迁说:“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又说:“信  相似文献   

7.
汤炳正先生在《文史》第一辑所发表的《〈屈原列传〉新探》,是一篇好文章。它解决了我平素对《屈原列传》的不少疑团,也减少了我对屈原研究的一些困难。不过其中有的地方我认为还可以斟酌。现在提出来就正于汤先生及屈原研究者。汤先生认为刘安《离骚传》被进《屈原列传》的,就今本《屈原列传》说,一是“离骚者犹离忧也……’到‘……虽与日月争光可也’”一段,一是“由‘虽放流……’到‘……岂足福哉’”一段。关于前一段的意见,留到后面再说,关于后一段的“虽放流”之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启动,高中语文课程内容也有了调整。例如《屈原列传》在之前是整篇学习,而如今只保留了其中的这一段: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相似文献   

9.
屈原作《离骚》的根由,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的那样:“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对此,班固无异词:“屈原痛君不明,信用群小,国将危亡,忠诚之情,怀不能己,故作《离骚》。”(《离骚赞序》)又说:“楚贤臣屈原被谗放流,作《离骚》诸赋以自伤悼。”(转引自《楚辞补注·目录》)司马迁和班固的论断,是非常正确的。从屈原的作品中,我们也可找到证明:如《九章·抽思》,“道思作颂,聊以自救”,为了表达心中的忧  相似文献   

10.
《离骚》是屈原晚年的作品。其中“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一句之“反顾”,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莫哀一是。现略举几家异说如下:王逸《楚辞章句》曰:“……故忽反顾而去。”洪兴祖《楚辞补注》曰:“言虽已回车反顾,而犹未能顿忘此世,故复反顾,而将往观四方绝远之国。”王瑗《楚辞集解》、《楚辞蒙引》曰:“反顾者,回首而视也。”余萧客《文选纪闻》曰:“灵均才为世出,忧在生民……忽忽不忘此念。反顾,犹言转计。”  相似文献   

11.
班固,是东汉著名的史学家,他撰写了汉代国史——《汉书》,他也是著名的经学家,整理编撰了东汉国宪——《白虎通》,他还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诗、赋、文兼善。班固一生著述颇丰,在其部分著作中,他还阐述了他的文学观念,虽不系统,却极有特色。班固的文学观念集中体现于他对屈原及其作品和对汉赋的评价上。班团对屈原及其作品的评价,主要见诸《(离骚)序》和《(离骚)赞序》(均见《全后汉文》卷二十五)。在们离骚)赞序》中,班固对屈原的人品及作品作了评价:“……屈原以忠信见疑,忧愁忧思而作《离骚》,‘离’,犹遭也;‘骚…  相似文献   

12.
上海师大历史系王廷洽在同题文章中,通过对楚辞中“离”与“骚”用法的统计分析,指出《楚辞》中用作“遭遇”解的文字及用法完全与中原相同,故大可不必用与“离”的意思相反的“罹”、“遭”来解释“离”;《楚辞》中表达诗人“忧  相似文献   

13.
《汉书·淮南王传》载,刘安尝为汉武帝作《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此《传》既评文,又对词句典故进行训释。而班固不满意《离骚传》对屈原作品和人品的推崇,也不满《离骚传》对《离骚》名物的训解,故其《离骚序》云:“又说‘五子以失家巷’,谓‘五子胥’也。及至‘羿’、‘浇’、‘少康’、‘弍姚’、‘有娀佚女’,皆各以所识有所增损,然犹未得其正也。”关于“五子”等人名,今不细论:单言“有娀佚女”,则可辨其得失。《离骚》云:“望瑶台之偃蹇兮,见有娀之佚女。”《淮南子·地形》云:“有娀在不周之北,长女简翟,少女建疵。”则刘安释《离骚》,当用此说。案:“简翟”,《楚辞·天问》作“简狄”,《大戴礼·帝系》、《史记·殷本纪》同(《索隐》言旧本“狄”作“易”,又作“逷”);  相似文献   

14.
《中学语文》今年第二期《离·儸·罹》一文认为“‘罹’是‘儸’的简化字。”这种看法缺乏根据。“儸”,《康熙字典》:“从音砢,懡儸,渐也。”《中华大字典》:“音砢,懡儸,渐也……又少貌。”旧《辞海》:“罗我切,哿韵,见懡儸、(酉麻)儸条。”查此二条,均注为“渐”,后者又释为“稀疏貌”。“罹’,《康熙字典》:“音离,……古多通用离,……遭也。”《中华大字典》:“音离,遭也。”旧《辞海》:“罹,音离,遭也。”“儸”“罹”二字,三种工具书均无“简繁”之说。“儸”,音luo,义“渐”、  相似文献   

15.
对《离骚》结构的分析,王邦采《离骚汇订》提出的三大段说影响甚大,而其实打断了原作的线索,并不可取。《离骚》全诗可分为两大段,一过渡,一尾声。第一大段从开头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写诗人在现实中的斗争与失败;第二大段从“跪敷衽以陈辞兮,耿吾既得此中正”到“仆夫悲余马怀兮,蜷曲顾而不行”,写诗人在幻想世界的求索和牢骚,其中心为“求女”。处于两大段之间的部分是一过渡;“乱曰”以下为尾声。  相似文献   

16.
《神曲》称“神圣的喜剧”。但诗人的悲愤忧思之情流贯始终。它既是一部忧思录,也是一部指述救赎之作。《神曲》抒发了但丁三重忧患:党派纷争之忧、民穷国弱之忧和遭放逐之忧。  相似文献   

17.
<正>读《离骚》不能不寻绎其"忧",知屈子不能不深思其"忧"。然则屈子所"遭"何"忧"呢?本文拟从四个方面窥测屈子之忧心,想见其为人,品读其精神,并借此就教于各位专家学者。一、忠君、怨君——"哲王不寤"之忧《离骚》这首诗感染我们最深的当是诗人那坚定不移地追求理想的精神。屈子所追求的政治理想,就是要在楚国实行"美政"。在内忧外患的情形下,他念念不忘  相似文献   

18.
汉司马迁解作“离忧”,班固解作“遭忧”,王逸解作“别愁”,扬雄解作“牢骚”。后世学者多主“遭忧而作”。这里“离”与“罹”通。“骚”就是“忧愁”。即是遭到了忧愁,要发泄一种郁郁不平的感情.现代研究者认为是楚国一种歌曲的名称。楚国有一种叫“劳商”的  相似文献   

19.
《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有这样一句话 :“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而公子亲数存之。”对“鼓刀”一词 ,教材解释为 :“动刀宰杀。”如此作注 ,实似是而非。翻开古籍 ,不难发现 ,古时屠者多鼓刀。如屈原《离骚》载 :“吕望之鼓刀兮 ,遭周文而得举。”又《战国策·韩策》载 :“聂政曰 :‘嗟乎 !政乃市井之人 ,鼓刀以屠……’”凡此等等。其中的“鼓刀” ,王逸的《离骚章注》作 :“鼓 ,鸣也。”姜亮夫先生在《楚辞通故》中注 :“‘吕望之鼓刀兮’ ,此鼓字 ,王叔师训鸣 ,释其义也。以训诂言当训击 ,即击鼓之引申义 ,专言则指击鼓 ,通言则凡击皆可曰鼓。…  相似文献   

20.
上一次教《离骚》,用的是人教社2000年12月版的教材,我上得索然无味,就像是一碟子馒头落肚,估计学生的感觉也不会好到哪里去。2005年9月,本人再次教到《离骚》,发现选段已变了:2000年版选的是长诗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一段;而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