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轼的《教战守策》,是他一组策论中的《安万民》之下的一个小题。“教战守”,乃是教民战守;教民战守,乃是“安万民”之策。欲安万民,必须教民战守,这是苏轼写《教战守策》一文“用意俱要”之所在,即文之“主脑”者也。然,众家皆说文之开篇句“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是文之中心论点(见《中学语文教学》84.1、84.5;《语文教学通讯》84.4《语文教研》84.1;等等),我以为此见不当。还是依清代刘熙载之说:“文固要句  相似文献   

2.
苏轼的著名散文《教战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是东坡先生26岁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时所写的6篇进策中的一篇。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上大人特诏举行的考试,很多时候皇帝要亲自到场参与监考、阅卷。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谓之策。《教战守策》乃是苏轼系列应  相似文献   

3.
苏轼的著名散文《教战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是东坡先生26岁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考试时所写的6篇“进策”中的一篇。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上大人特诏举行的考试.很多时候皇帝要亲自到场参与监考、阅卷。应试者根据命题所作的论文谓之“策”。《教战守策》乃是苏轼“系列应试作文”中最具影响力的篇什。  相似文献   

4.
北宋王朝自太祖至仁宗的一百年间,社会基本安定,经济较为繁荣,可谓太平盛世。但是,由于豪强并吞,边备松弛,官僚机构庞大而无能,北宋王朝的内外危机正在滋长。敢说敢为的青年政治家苏轼看到了北宋王朝的这种潜在忧患,于仁宗末年向朝廷上制策,提出厉法禁、决壅蔽、教战守等政治上的改良主张。在《教战守策》这篇策论中,苏轼针对当时海内习于安逸,不知危劳的情况,向朝廷申说教民讲武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根据当时战争必不可避免的严峻形势,建议朝廷早作准备,以免发生不测之患,表现了宏图大略和卓识远见。  相似文献   

5.
苏轼的《教战守策》,大约写于宋仁宗嘉祐元年(公元1056)至六年(公元1061)间。是苏轼当时应试时写的时务策之一,其中详尽地陈述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希冀朝廷能接受采纳以实现自已的理想和抱负。众所周知,苏轼的散文长于说理,而“策”这种文体要求立意高远、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因此,《教战守策》在表现方法上,鲜明地体现了条理清晰、长于说理这一特色。  相似文献   

6.
古文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终其生写了大量传世的散文。他的散文特点,具有孟子的浩然之气,庄子的诙谐之风,战国策纵横捭合之格。人们惯与韩(愈)、柳(宗元)、欧(修)、苏(轼)同列并论。有“韩如潮,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海”之誉。从苏轼的《教战守策》中来看,无怪乎人们韩柳欧苏并称。《教战守策》是北宋论说文中的杰作,主旨论证的是国防问题。劈头就提出“尊尚武勇”常备不懈的主张。这是审时度势之后,忧国忧民的高识卓见。众所周知,宋仁宗嘉祐年间,是北  相似文献   

7.
《原毁》是韩愈的一篇政论文章,同《原道》、《原性》一起并称“三原”,但以《原毁》价值为最高。《教战守策》是苏轼在二十一岁到二十六岁期间(仁宗嘉佑元年至六年),应考时所进时务策的一部分。它是苏轼策论中难得的好文章,堪称政论文的典范之作。韩愈同苏轼,同属“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曾尊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①可见他是推崇韩愈、步武韩文的。从文学主张看,苏轼重视文章的内容,反对“未  相似文献   

8.
《教战守策》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作者正视现实,提出了居安思危,以劳求逸、常备不懈的正确主张,而且在于其论述快速锐利,事理通达,观点鲜明,说理透辟,富有战斗性。刘熙载在《艺概》中评论苏轼的论文时曾经指出:“坡文多微妙语。其论文曰‘快’、曰‘达’、曰‘了’,正为非此不足以发微阐妙也”(《艺概·文概》)。这一断语十分精辟地概括了苏轼的论文的主要特点,这些特点,在《教战守策》一文中也有生动具体的体现。兵贵神速,文亦贵神速,思想倾向性极强的政论文尤需如此。《教战守策》开篇,就在“快”字上着力,它避开了一切冗词套语,单刀直入,一针见血地指出:“夫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目的的确定《教战守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1031——1101年)的一篇政治论文.作者于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年)应制科考试时,作《进策》二十五篇,包括《策略》、《策别》、《策断》三个部分,向朝庭提出厉法禁、抑侥幸、决壅蔽、教战守等主张,要求“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以改变政局,加强封建王朝的统治.本课是《策别》中的一篇。当时边备松弛,辽和西夏对宋朝有很大的威胁,随时都有武装侵犯的  相似文献   

10.
<正>不管从思想上还是艺术上,《教战守策》都可以代表苏轼散文,尤其是政论文的最高水平,因而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1.
苏轼的《教战守》选自《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因这篇文章是作者向宋仁宗所进的二十五篇策论之一,故有的选本亦题作《教战守策》。苏轼这二十五篇策论规模宏大,思想深邃,见解透辟,论及范围极广,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联系。作者自谓“大抵皆劝仁宗励精庶政,督察百官,果断而力行。”它是者以锐敏的眼光,考察当代时政,针对当日官冗、兵弱、边弛、财乏以及赋役不均诸问  相似文献   

12.
《教战守策》作为一篇策论,具有条理清晰,长于说理的特点。本章的长于说理固然与它的条理清晰有关,但更主要的则是得力于对比手法的运用。所谓对比,即把完全相反或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从而分清是非优劣,决定褒贬取舍,以达到肯定与否定之目的。《教战守策》一文,对  相似文献   

13.
《教战守策》的中心论点何在?人教社出版的高级中学语文第六册《教学参考书》说: 《教战守策》一开篇就避开一切冗词套语,单刀直入,斩钉截铁下断语:“当今生民之患”“在于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此其患不见于今,而将见于他日。今不为之计,其后将有所不可救者。”这才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这个中心论点的核心是一个“患”字,中心论点的全部由三层意思组成,第一层,为患之因(知安而不知危,能逸而不能劳),第二层,为患之形(不见于今日,是隐患);第三层,防患之策(“为之计”就是献策,“策”就是“教战守”)。三层中第一层是关键,第二层、第三层意思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巨匠,在诗、词、散文诸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教战守》这篇策论,是他的政论文的优秀代表。嘉祐五年,苏轼在准备“制科”考试期间,写下了《进策》二十五篇。苏轼在他《感旧》诗引中也说:“嘉祐中,予与子由同举制策,寓居怀远驿,时年二十六。”由于这组《进策》写于苏轼意气风发的青年时期,因此  相似文献   

15.
苏轼的著名散文《教战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是东坡先生26岁参加“才识兼茂叫于体用科”考试时所写的6篇“进策”中的一篇。宋朝以策论取士,制科是皇上大人特诏举行的考试,很多时候皇帝要亲自到场参与监考、阅卷。  相似文献   

16.
苏轼的名篇《教战守策》是一篇不折不扣的“高考作文”。这篇文章是宋仁宗嘉祜六年(1061年)苏轼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制科考试时所写的一系列“进策”中的一篇。制科是皇帝特诏举行并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宋时制科选拔极严,每次所取不过数人,甚至有一人也不取者,25岁的苏轼此次考中第三等(第一、二等历来空缺,故第三等即为最高)。  相似文献   

17.
古时宋金两代科举考试曾以策论取士。“策”是策问,即以经世治国问题书之于策,令应试者作答;“论”是议论文体。苏轼的《论战守策》就是一篇陈述国防政见的著名策论。以策论取士,应该说要比八股文取士更有利于选拔经世济民的人才,因而也更进步。由此想到,在中学作文教学中,选择有关当前国家大事、社  相似文献   

18.
一宋仁宗嘉祐六年(1601),苏轼应制科试,写了《御试制科策》,引《周易》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全面地提出了自己的革新主张。仔细考察苏轼的这篇制策,我们可以发现,它和王安石的变法,有不少相似之处,尤其在富国强兵这一点上,二者的意愿和指归是相同的。苏轼指出,北宋军队是“盗贼攻之而不能御,戎狄掠之而不能抗”,将不专兵,军纪松驰,兵士骄惰,已成积习。对此,苏轼提出改革的办法是“定军制”“倡勇敢”,  相似文献   

19.
据《苏轼年谱》,元丰八年(1085)八月下旬,苏轼从常州赴知登州任途中经过扬州时,杨康功献醉道士石请苏轼赋诗。在次年九月,苏轼在大风淮口舟中写下《醉道士石》诗。由此看来,苏轼作此诗时,他只是凭他的记忆写,石仍然为杨所藏,这就排除了苏轼在石上自书的可能性,现存于山东青州博物馆里的醉道士石上的苏轼的《醉道士石》诗并非苏自书,当是后代好事者所为。  相似文献   

20.
苏轼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诗人 ,同时 ,他又是一位颇多见识的政论家。他一生几度沉浮 ,屡遭坎坷 ,对民间疾苦深有了解 ,所以许多思想和主张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和要求 ,人口论就是其中之一。苏轼的人口思想 ,主要体现在他的《策别》和《策问》两篇论文中 ,字数虽不多 ,却很能说明问题 ,现摘录如下 :《策别》 :“夫中国之地 ,足以养中国之民有余也 ,而民常困于不足 ,何哉 ?地无变迁 ,而民有聚散 ;聚则争于不足之中 ,散则弃于有余之外。是故天下常有遗利 ,而民用不足。……可使天下之吏 ,仕至某者 ,皆徙荆、襄、许、邓、汝、蔡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