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 :同学们 ,我们相处这么久了 ,你们了解我吗?(同学们不作声)那么你们想了解我吗?生 :想!师 :好!这节课 ,同学们就来当一回崔永元 ,采访采访老师。(用笔作话筒 ,注意作记录)你们向老师提问 ,问什么问题都行 ,老师保证实话实说。(学生交头接耳 ,准备提问题)生 :老师 ,您今年几岁了?是哪里人?师 :我今年31岁。我就是本地人 ,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不过 ,现在316国道就在我家门前经过 ,交通很方便。生 :老师 ,您结婚了吗?有小孩吗?师 :你看我结婚了吗?(学生笑)我的孩子和你们一样 ,也是一名小学生 ,她很聪明 ,学习很…  相似文献   

2.
王勇  杜官鑫 《湖北教育》2003,(23):16-17
片断一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采用“读书沙龙”形式,学习了《开国大典》的第一部分,同学们充满热情,积极而又主动。这节课我们仍以“读书沙龙”的形式学习课文后三部分,希望同学们把课下自读自悟的体会在这里进行交流,让大家在与你的交流中,获得新的感受。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3.
覃旦君 《湖北教育》2003,(11):32-33
片段一 师:同学们上学快一年了,到现在为止,教我们班课的老师你们都认识吗? 众生:认识! 师:那今天老师就来考考你们。 师:下面我要出示一些照片,同学们看清楚了就告诉老师,照片上的人是谁?或者说,这是谁的照片?  相似文献   

4.
张淑英 《山东教育》2005,(16):32-32
师:同学们,你们把课文读得这么流利.老师真替弥们高兴!现在生字朋友从课文中跑出来了,它们想单独和我们交朋友,你们愿意吗?  相似文献   

5.
准备:黑板上书写“想同谁坐就同谁坐,只要你情绪好”。学生自由组合成多个小组,小组人数多少不限。第一环节聊天实录师:当你们遇到烦恼时,你们愿意和你的同学、朋友聊一聊吗?生(异口同声):愿意。师:今天,老师专门模拟设计了一个聊天室,请看(多媒体演示,轻音乐响起),欢迎进入“情绪花园聊天室”。不过请同学们注意,国家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在家里上网也要得到父母的同意哦!下面请同学们和我聊一聊你们进入初中以来出现过哪些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生:有一次我和我的朋友闹了矛盾,他误会了我,我感到非常痛苦。师:和…  相似文献   

6.
师:同学们,一春就知道你们都是守纪律、爱学习、懂礼貌的好学生,我非常愿意给你们上课,你们欢迎我吗9 生:(异口同声)欢迎! 师:你们谁知道老师姓什么,叫什么? 生:老师姓康,叫康希艳。 师:对,老师姓康,健康的康,叫康希艳。谁能用上我姓名中的一个字对我说一句祝愿的话? 主;祝老师身体健康! 师:你们果然又聪明又有礼貌。 师:同学们,你和老师、同学或亲人、邻居在一起的时侯,会发生很多事情,在你的记忆中,一定有不少事让你难以忘怀。如果我们每人都选出一件来讲一讲,一定是个别开生面的故事会。咱们这节课就开这样…  相似文献   

7.
一、创设教学情境师:同学们,老师昨天收到一封来自远方的小朋友的信,信的大概意思是这样的:他住在很远的地方,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他的朋友很少,因此倍感寂寞,想和我们五(1)班的同学交朋友。你们谁愿意和这位远方的小朋友交朋友?生:(不约而同地举起小手)我愿意,我愿意……师:很好,五(1)的同学很懂事,很热情。可是怎样才能  相似文献   

8.
刘维芳 《湖南教育》2000,(15):58-59
师 :同学们在一年级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 ,你们见过哪些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物体?请举例说明。生(综合) :黑板面、方桌面、文具盒面、手帕 ,等等。师 :刚才大家都说得很好。其实 ,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 ,你们想知道吗?不过 ,这些奥秘老师要让你们自己去发现 ,相信你们一定能发现!先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教师在黑板上贴上长方形纸片) ,想办法找出长方形边的特征。(先独立活动 ,再组内交流。)师 :请说说你们的发现。生 :(举着长方形)我通过测量 ,发现长方形上面的边和下面的边长度相…  相似文献   

9.
康立军 《山东教育》2004,(10):44-44
片断一:师:今天有这么多领导和老师来指导我们学习,你们高兴吗?生:(异口同声)高兴。师:(指一生)我看你最高兴了,告诉大家你今年几岁了?生1:我今年12岁了。师:还有想说的吗?生2:我今年11岁了。生3:我今年10岁了。师:还有年龄更小的同学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生4:(王兵)有,我今年9岁。师:那你们想了解有关老师的问题吗?(想)生1:老师,你今年多大了?生2:老师,你的体重是多少?……师:刚才同学们问了有关我的一些问题,告诉你们,我今年27岁。至于有多重,一会儿你们会知道的。(这时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了)师:根据王兵今年9岁,老师今年27…  相似文献   

10.
片段一:课首巧设悬念——扣人心弦。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昨天我刚学了一个本领,今天忍不住想来卖弄一下,你们愿意成全我这个愿望吗?生:(齐答)愿意。师:谢谢。我学的本领是你们任意报一个数,我都能在不计算的情况下迅速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11.
一、引入本课师 :同学们 ,在这次读书周活动中 ,大家读书了吗 ?生 :读了。师 :有没有收获 ?生 :有。师 :你们喜欢文学吗 ?生 :喜欢。师 :好 ,今天 ,我们就把大家的收获作一次展示和交流 ,让老师也来分享一下你们丰硕的成果吧 !(打开电脑 ,屏幕显示本次活动的主题“我爱文学”。)二、课堂活动1 .学生交流读书感受师 :画面上的人物大家认识吗 ?(屏幕显示古今中外 6位文学名家的画像 )生 :我认识冰心 ,我读过她的《繁星》《春水》。还有苏轼 ,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 ,课本有他的词《水调歌头》 ,其中我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是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  相似文献   

12.
<正>一、解题神州,初识中国美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几月份吗?生:四月。师:是呀,看看外面的天气,春和景明。最美人间四月天,真想出去走走。你们想吗?生:想。师:老师现在虽然不能带你们出去,但是可以让你在教室里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咱们一起出发吧!(播放祖国壮美山河的视频)师: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生:祖国的风景真是太美了!生:我们的祖国有这么多美景,这么多美食,我感到非常自豪。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求平均数”的课尾师:同学们,这节课你们表现得非常出色。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在这堂课中学到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生活中有许多地方要用到平均数。生:我知道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师:快下课了,你们想和老师说些什么呢?生:老师,我喜欢上这样的数学课。生:希望以后老师还会为我们上课。师:老师也想再和你们一起上课,但快下课了,我们下课吧。(师一动不动,期待的眼神仿佛还在等着什么。多数学生在想,以往上课,老师说完下课就收拾东西走了,这位老师还想干什么)师:(深情地)下课,行吗?生:不下课。(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位学生很聪明。他的…  相似文献   

14.
秦玲 《科学课》2008,(6):40-41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老师手里拿着什么?生:手电筒。师:现在我把开关往上一推,你们看到了什么?生:小电珠亮了。师:关于手电筒,你最想知道什么?生:想知道小电珠是怎样亮起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数学广角(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对排列、组合数学思想方法初步渗透的教学。教学中,通过让学生操作、实验、猜测,培养学生有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创设情境师:同学们,圣诞节快到了,老师想上街买些圣诞礼物,想请同学们做个参谋,你们愿意吗?生:愿意!师:那我们就出发吧!二、实践体验感受新知情境一:猜寄存柜子的号码录相:沃尔马超市寄存处。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我把物品存在几号柜子呢?提示:这个号码是由1和2组成的两位数。生1:12号。生2:21号。(师同时板书)生…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第八册“用字母表示数”案例一: 师:老师第一次来你们班上课,和同学们还不熟悉,谁愿意介绍一下你自己,你叫什么名字? 今年多大了? 生:我叫丁雨琳,今年10岁。 (老师板书:小琳的岁数10) 师:你想知道张老师今年多少岁吗?猜猜看!  相似文献   

17.
课首巧设悬念——扣人心弦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昨天我刚学了一个本领,今天忍不住想来卖弄一下,你们愿意成全我这个愿望吗?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通过自我展示,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学习的快乐。2.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把自己的本领展示出来。3.在活动中发现自己在知识方面的欠缺,坚定信心,努力学习新知识。课前准备1.学生制作“我的成长小档案”。2.搜集资料,准备考题。3.老师制作一张“祝同学们学习进步”的音乐卡片。活动过程一、设境,导入师:同学们,大家好!傅老师有件事想请大家帮忙,愿意吗?(学生异常兴奋,一起高喊:愿意!)师:你们评价一下,我今天穿的这件毛衣好看吗?生1:傅老师,我觉得你这件毛衣颜色太深,要是浅一点就好了。生2:我觉得在你的衣服上再装饰几朵花就更好看…  相似文献   

19.
课首巧设悬念——扣人心弦 师:同学们,告诉你们,昨天我刚学了一个本领,今天忍不住想来卖弄一下,你们愿意成全我这个愿望吗?  相似文献   

20.
课首巧设悬念——扣人心弦师:同学们,告诉你们,昨天我刚学了一个本领,今天忍不住想来卖弄一下,你们愿意成全我这个愿望吗?生:(齐答)愿意!师:谢谢!我学的本领是你们任意报一个数,我都能在不计算的情况下迅速判断出它能不能被3整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