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活动,其对整个社会产生影响的过程也是教育价值实现的过程。对于农村基础教育而言,经济发展和城乡二元结构使得我国目前农村基础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偏差,极大影响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效能发挥。本文即立足教育价值取向基本理论,分析了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体系、现状及其中隐含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重构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价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的特点、性质和使命,科学认识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追求,理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充分发挥课程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美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两种价值取向:一是实施"城乡、地区不均衡发展和精英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二是追求教育公平的政策价值取向。美国基础教育政策经历了以"保障教育机会均等"为基相标指向时期、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基本价值导向时期和以"教育机会均等与教育质量相扶相携"为基本价值追求三个重要发展时期。通过对中美两国基础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对比分析可知,基础教育是公共产品,要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必须构建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承担最终责任的体制机制,必须建立权威、系统的基本公共服务法规体系。  相似文献   

4.
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明确新课程的特点、性质和使命,科学认识课程的任务、目标和追求,理清教学过程中的价值取向,不断形成政治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社会性与个体性相统一的价值取向,思想、道德与法律教育"一体化"的价值取向,以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实效来促进课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对于充分发挥课程的政治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真正实现课程的理论与现实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系统中基础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的科学定位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指导基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发展是基础教育存在的基础与意义,基础教育迫切需要将学生的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实现基础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位转变。"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价值在教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发展,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误区及其危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存在"城市中心"和"农村中心"两种误区,它们共同体现了教育工具化的价值倾向."城市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是农村教育目的的异化、投资无利化和对象边缘化;"农村中心"价值取向的危害则是农村教育发展的低层次、农村社会发展的低水平、农村教育发展的低质量.  相似文献   

7.
乡村教育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必要环节,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乡村基础教育在服务乡村振兴上预期能够发挥经济、文化、社会、象征四重功能。然而,在功能实效上,基础教育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果关系有待实证检验;在理念选择上,个体本位与社会本位的教育功能存在现实冲突;在目标指向上,地方性和全球化的乡村教育发展取向存在价值博弈。然而,这些矛盾分歧可以通过建立优质基础教育与乡村振兴的互促循环,以“儿童为中心”实现基础教育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耦合,以及以“全球在地化”理念促成地方意识与全球视野的辩证统一等方式化解。在此基础上,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资源优势,基础教育有望在打造优质特色教育以提升乡村社区吸引力、开展适合儿童发展和社区需要的社会服务以及培育心系乡村发展的“全球社会有根人”等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农村教育的价值取向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出路。运用Cite 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研究的时空脉络、热点以及未来可能的方向进行计量学分析。研究认为,中国学者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问题的研究可分为奠基期、繁荣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在这三个研究阶段中,不断重建的农村教育内涵,对"离农"与"为农"产生原因、表现和危害的学术争论,以及对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新厘定三个方面是学者们最关注的研究热点。未来的研究着眼点将主要以城乡教育一体化为目标,持续探讨"教育本体论"视角下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理论建构和现实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9.
论现代视阈中的农村基础教育取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当前,在我国加速城市化的社会转型时期,农村所面临的新任务使农村教育情境发生了变化。因此,我们必须以现代的视野来审视农村基础教育,准确地理解农村教育服务农村的现实含义,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摆脱城市取向或农村取向的限制。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出发,确立农村基础教育的大众化取向,使农村基础教育朝着有利于“三农”问题解决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于学校的教育价值取向。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学校的价值取向在学生利益、教育公共性、教育平等等方面还存在着认识上的缺失。学生利益的缺失导致人才输送论目标的形成;教育公共性的缺失导致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问题的出现;教育平等的缺失导致分层筛选被当作基础教育的基本功能。人才输送论目标的形成、优质学校的出现、分层筛选功能的产生使我国基础教育丧失了教育的公共性和公益性的根本属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流动日益加快,教育何以助推合理的社会流动备受各界关注,基础教育促进个体向上社会流动作用的发挥更是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知识与权力的"共谋"导致教育内容城市化倾向;文体特长的"越位"导致社会阶层内部的"复制";"择校"现象突出导致教育成就差距扩大等问题日益突出,使基础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呈现弱化现象。因此,需要正视城乡教育差距,转变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机制,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加强薄弱学校建设,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工具化倾向的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形成教育和人的“异化”。为摆脱农村教育工具化价值取向的危机,以人的发展为导向是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必然转向,只有将工具价值建立在本体价值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统一,方可促进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农村教育面临两大新的形势:一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二是基础教育目标从升学和普及向人的现代化和培养良好公民转变。为了适应变革的需求,农村基础教育应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与农村社会协同发展;基于核心素养;公平、多元、均衡的教育生态;与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相契合。教育宏观政策应向放权、制定标准和提供保障的方向转变,学校布局调整应充分考虑学校对农村的价值和功能,学校课程应立足于人的适应性和现代性,农村教师的比较优势要得到有效激发。  相似文献   

14.
一、理性地看待高考体制的政治价值1.高考体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建制科举考试和高考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都深刻影响着教育价值的取向。科举制度的一大负面影响就是使政治价值成为最高的教育价值理想,官僚地位成为中国大多数社会精英奋斗的最高目标。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上大学”成为最主要的教育价值目标,高考制度成为评判基础教育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高考成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其它功能被严重地边缘化了。  相似文献   

15.
农村教育价值取向是指教育价值主体在确立农村教育价值目标和价值预期时所呈现的价值倾向。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价值取向呈现出城市化、工具化、离农化特征,直接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从城镇化视角审视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嬗变和现实偏离,以探究农村教育价值取向的本体回归。  相似文献   

16.
蒋海燕 《文教资料》2010,(25):144-145
当前农村基础教育的价值取向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化"价值取向。而农村基础教育素质教育价值取向就是要从提升农村人的素质出发,协调平衡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统筹农村发展和城市发展间的关系,既满足农村人现时的功利的升学需求,让学生"学会生存",更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使学生养成对生命对生活的崇敬和热爱、对宇宙对知识的敬畏和向往,在理性思维过程中感受智慧活动的乐趣,在适应生活中学会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突出教育的超越性、引导性和批判性价值。  相似文献   

17.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高考是联结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主要桥梁。它不但可以调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而且可以有效引导基础教育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高中实现教育教学目标、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引导师生选择、追求教育教学目标的动机和价值取向等均有强化和导向作用。  相似文献   

18.
自然世界关注自然规律及自然呈现的客观事实,社会世界关注人类所生存的社会及其价值规范,而人文世界关注人类的心灵及其对价值规范的意义的反思。人文世界的核心理念就是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精神的载体,教育的意义在于传承文明和创造文明。教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价值取向,教育的整体性功能决定了基础教育中的人文世界的构建,而基础教育中的功利性的价值取向表明了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缺失。一、基础教育中人文世界的缺失今日的基础教育本质上就是“应试教育”,这早已是不争的事实。应试教育表面上看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实行的教育,为了考试而…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中,中国农村的发展被置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农村教育起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与要求,农村基础教育功能需要拓展:一是挖掘基础教育自身功能没有得到完全发挥的问题;二是在基础教育自身功能之外延展挖掘和探索的问题,进而发挥农村基础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三农"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一、理性地看待高考体制的政治价值 1.高考体制是一种新型的社会建制 科举考试和高考体制在运行过程中,都深刻影响着教育价值的取向.科举制度的一大负面影响就是使政治价值成为最高的教育价值理想,官僚地位成为中国大多数社会精英奋斗的最高目标.而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使"上大学"成为最主要的教育价值目标,高考制度成为评判基础教育成功与否的最主要标准,高考成为教育的中心,教育的其它功能被严重地边缘化了.高考为追求公平、公正,尽量使其形式客观化、标准化,这就不可避免地与人的本质特征发生矛盾,因为人是一种在多维的综合中生成和创造着的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