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建安时期,诗赋等文学作品在其文人立言价值观中的地位、价值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与凸现。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之一就是文人的文学活动。其表现为:文人创作日益生活化、普遍化,并成为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人进行了有意的文学品评活动;文人在文学活动中表现出非凡的文学才能.其通常被时人、后人以文学家的身份来对待、看待;文人的文学活动的文学性较以前大为增强。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我国文化的鼎盛时期。在宋代妓女与宋代文人互动行为耻形成的妓女文学,包括由文人创作的发妓女生活为题材的作品,和由妓女本人创作的文学作品,丰富了宋词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薛绍徽、吕碧城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杰出的女性文人,她们的诗词作品反映了清末女性文人独有的思想情感。该文结合薛绍徽、吕碧城的生活阅历,就她们诗词创作的题材和风格进行比较分析,以此了解清末女性文人的生存状态及其创作原貌  相似文献   

4.
<正>明清两代所谓传奇,专指在宋元南曲戏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长篇戏曲。明清传奇有文人创作、民间创作、宫廷创作之别,我们把文人创作的长篇戏曲称作文人传奇。通观全部明清文人传奇,我们大致可以归纳出三大时代主题,即忠奸斗争,人性探索和历史反思。以下分别论述之。  相似文献   

5.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文学史是一部动态的发展史.每个时代的文学都有着自己的特征。生活在其间的文人儒客们受纷繁世界的影响呈现出复杂的心态,作家的生活遭路、生活实践决定着他们创作的风貌和成就的高低,元代文人的生活道路与以往各代文人大相径庭,构成了元代文学总体风貌的独特性,俗称“唐诗、来词、元曲”,元曲主要包括散曲和杂剧两大部分。  相似文献   

6.
《花间集》第一次从整体上向人们展示了文人词在结构、视点与创作意旨上的一些特点。具体地说,《花间集》在结构形态上是截取一特定的生活片断,并以人、事、景、情四种因素的组合、交融链建构这一特定的生活片断。在视点类型上主要采用“旁观者”与“切入角色”并用的视点,并形成了词独特的视角运行方式。而创作的核心意旨或根本目的乃在于揣度他人,以表现泛化的私情。《花间集》所开创的词的文体创作范式对以后文人词的创作,有着很大的制约性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元代文人与政治的关系密切,许多诗人置身于官场生活中。权力导致诗人的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创作诗歌,与诗人的“宗唐”的主张是格格不入的。  相似文献   

8.
晚清的戏曲创作,文人再一次成为主角,但随者社会的动荡,此时期的戏曲新作与以往的文人戏曲创作呈现出迥然不同的艺术特征。就此时期文人戏曲创作的形成原因、表现内容、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9.
将“建安文士群落”作为考察对象,以三曹诗歌创作情况为参照,论述了建安文士乐府诗创作低靡的原因,从而进一步说明了建安时期文人乐府创作的真实状况。在三曹的时代,文人乐府的创作还是不成文的贵族的专利,此期的乐府诗创作没有与音乐活动完全分离,文人的创作受到很多人文因素和物质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受中国传统诗学发愤著书说的影响,中国古代文人创作历史剧时有着强烈的情感倾向:抒发作者科场蹭蹬、知己难遇、去位巷处的忧愤之情。情感支配创作心态,进而表现为历史剧创作中题材选择的现实写照性与主旨表达的自喻性、补偿性。文人创作的历史剧不仅展示了历史剧作品所描写的既往历史,也反映了文人剧作者身处其中的当代史以及文人剧作者个人的命运史。  相似文献   

11.
嫖"作为唐宋文人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激发起文人的创作激情,丰富了唐诗宋词的内容,而且也成为了文人失意后最惬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明末清初,云南遗民陈佐才以代表中国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陶渊明、杜甫、王维等诗人为模范进行创作。他从人格品性、创作主题、艺术风格三个维度紧紧靠拢中国传统士大夫的生活情趣、文化理念和文学审美好尚,体现出边疆文人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其诗歌推动云南地方文学与中原主流文学的交融,促进中原文化在云南地区的传播,可谓明代云南汉文学发展的表现。  相似文献   

13.
《济南大学学报》2005,15(6):87-87
刘培在《论北宋后期辞赋与文人的文化生活》中认为:在北宋后期,随着文人与现实政治的逐渐疏离,辞赋也逐渐远离了纵口揽时政的传统,而是深入到文化生活之中,表现文人生活的种种怡情雅趣,在优游不迫的闲雅情调中展现着人与自然相谐的美韵.北宋后期文人的辞赋创作,为赋苑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当时,辞赋在点缀文人生活方面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辞赋与文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也促进了辞赋的发展.在当时,文人雅事,常有辞赋等来助兴.赠答、赠别、吊死问生的赋在当时颇为流行.在表现燕居生活的艺术性方面,辞赋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文人们还喜欢用辞赋来表现对书画的看法,他们优游的园中小亭、草堂台榭,点缀雅趣的砚、茶、酒、药,也是辞赋表现的重要题材.文人们也喜欢品评前代和当代的辞赋作品,以显示才学,展示胸襟识力.辞赋创作与文人文化生活的密切结合,开拓了辞赋的表现范围,深化了辞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辞赋议论化倾向和科举改制造成的负面影响,促进了辞赋内容与风格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14.
论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下文人群落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代建阳书坊媒介生态下的文人创作群落、文人刻印群落和文人传播群落具有不同的特征。书坊主、中层文人、下层文人、高级官僚等形成了文人创作群落。文人刻印群落表现为家族性和绘、刻一体性的特点,文人传播群落主要包括建本白话小说的注解、评点者和序者、销售者,注解和评点者大多为书坊主本人,序者以作者和刊印者队伍为主,销售者以坐贾和行商为主。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既是唐代文人生活和文学作品创作的主要文化背景,也是唐代文化和唐代文学内在的精神命脉,作为儒家思想核心的礼乐文化与文士、文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国家文化政策为文学发展提供导向、文人积极参与礼乐文化建设、礼乐文化在不同文学形态中的渗透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明代永乐时期,有一围绕在东宫太子周围的文人群体,他们表现出与占主流地位的台阁文风不同的文学兴趣与审美追求,王汝玉可算是此群体中最主要的文人之一。有关王汝玉的史料较少,但根据《明史》、一些诗话及《青城山人集》等可大致看出其生平思想的轨迹,王汝玉的诗文创作多表述的自已隐居生活和入仕后企慕隐居生活的诗歌及题画之作等,讲究诗法,注意诗文的审美性,于此也可窥测东宫文人群体与台阁文人所存在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7.
论宋祁的文     
宋祁是宋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在文学、史学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思想和创作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北宋前期文人士大夫的审美心理和生活情趣。本文试图对宋祁的文学思想和骈散文创作进行研究,以加深对其文学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沈复是乾嘉时期的游幕文人,其创作的自传体散文《浮生六记》一书流传后世。此书主要以夫妇生活为主线,记叙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居家生活和浪游各地的所见所闻。书中多次提及沈复的游幕经历,因此文人与幕僚的双重身份使沈复的游幕文人形象自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19.
苏轼是北宋文坛上成就最高的文学家。作为一位封建士大夫文人,他除了政绩卓著为人称道以外,也在文学艺术各方面表现出杰出的才能.可以说苏轼的生活和创作构成了一个封建立士夫文人的完满形象,给予当时和后世文坛以很大影响。讨论苏轼世界观和文学创作,对于我们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生活,进而了解古代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佛教思想观念和宗教实践,是苏轼个人生活的一部分,也是形成他丰富的内心精神世界的重要因素.本文试图分析佛教思想观念对苏轼思想、创作的影响,它在苏轼世界观和文学创作中的表现,以及苏轼…  相似文献   

20.
李渔作为明末清初著名的文人,其小说创作既是世俗性,又是职业性的。本文试图从明清时期的人文环境、地域特点及交友等角度探讨李渔小说创作的职业性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