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对构建和谐高校校园构成极大隐患,它不仅严重干扰着学校教学秩序和管理秩序,也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不利影响。作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的辅导员,如何提升自身能力应对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对高校预防、处置学生危机事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特征及影响的基础上,指出辅导员在高校学生危机事件处置中存在的能力不足,并科学探讨如何提升辅导员自身能力以应对高校危机事件。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高校连年扩招,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也呈增加的趋势.高校学生危机事件一般都具有突然性、难控制性、易发性和易扩散性,需要在短时间内迅速做出回应,且高校危机事件往往会受到社会更高的关注,处理不好会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严重影响着高校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如何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理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成为摆在高校学生工作者面前的重大课题,高校辅导员作为高等教育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和学生健康成长,处理学生危机事件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正确定位高校辅导员在危机事件中的角色,相应地提高辅导员的危机事件处理的素质和能力是非常重要而迫切的.  相似文献   

3.
高校辅导员的主要职责之一就是对校园危机事件的应对,学生军训工作是辅导员在学生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危机事件之一。通过军训工作危机事件,及时掌握危机事件信息并按程序上报,学会对危机事件进行有效预警并能够进行积极应对与处理。  相似文献   

4.
在高校学生管理当中,需要辅导员能够科学合理应对学校当中的突发事件,及时解决学校存在的学生安全问题,为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做出重要贡献。目前,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层出不穷,发生事件的情况和因素越来越复杂,需要高校辅导员根据当前出现的问题做出有效的策略,明确突发事件如何解决的基本原理,完善事件的应急预案,让高校辅导员在应对突发性事件当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校辅导员作为连接学生和学校的桥梁,不断进行沟通、协调、教育、管理,对高校危机管理质量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文章综合运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供给侧改革视域下的高校危机管理进行研究。研究结果为:对供给侧(辅导员)方面,辅导员在危机事件预警阶段做预防,在危机事件解决阶段妥善应对,在危机事件恢复阶段总结反思;对需求侧(学生)方面,辅导员应增强学生的危机意识,教授学生危机事件处理方法,帮助家长树立学校危机管理观念。  相似文献   

6.
高校学生危机事件是在社会、学校自身、学生个体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诱发的,是无法避免的现象。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发生会严重影响社会的和谐、高校的稳定及学生的成长,因此,学生危机事件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点。建立起有效的危机应对模式和有效策略机制,是高校管理者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为了推进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管理工作的高效化和科学化,文章就高校学生危机事件的事前管理、事中管理和事后管理进行了分析,以期为高校的危机管理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本文通过对高校学生管理危机的一般概述,阐述高校学生管理危机频发的诱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以建构完整的学生危机管理体系、建立健全高校学生危机管理规章制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来应对与学生管理相关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高校突发事件严重危及大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本文论述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于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意义,总结了商丘师范学院对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经验与对策,指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实施对高校教工尤其是学生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工尤其是辅导员应该挺身而出,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保护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心理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校学生突发事件危害和损失。  相似文献   

9.
近年,高校学生的心理问题与日俱增,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也趋于普遍,危机事件的诱因具有广泛性、复杂性和不可控性,高校必须通过建立科学的管理团队,实施有效的方法加以引导才能实现对学生心理危机的有效干预。高校辅导员就是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中坚力量,其在危机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0.
高校辅导员应对学生突发性事件能力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学生突发性事件的发生,不仅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隐患,也给高校的学生管理带来新的挑战。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的引导者,在大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中,高校辅导员的应对能力提升显得十分重要,辅导员要加强对学生突发性事件的理论研究,明确角色与职责,掌握步骤与流程,完善策略与方法,积极预防与应对,使突发性事件有序、快速解决,减小损失。  相似文献   

11.
浅论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预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预控是防止高等学校危机事件发生的基础工作,也是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分为稳定危机、心理危机、安全危机和恐慌危机四种类型。引起高等学校学生工作危机的因素有大学生自身因素和外部因素。要避免学生工作危机出现,就必须进行全面的危机预控,包括危机源辨识、日常监测、预控中心信息处理、危机控制措施评审和制定、实施危机控制措施等环节。高校学生工作有关部门只有根据本校自身特点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危机预控体系,才能尽量避免校园危机事件,和谐校园的建设才能尽早实现。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承担着重要角色,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者、事件处理的协助者、危机事件干预后的关注者。辅导员要提高自身能力素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加强分类指导,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掌握这些工作策略,才能发挥好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危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德人格对个人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道德人格的危机,并导致一部分大学生行为失范。产生这一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何解决这一危机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意义重大,应从多方面入手,不断塑造和完善大学生的道德人格。  相似文献   

14.
论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职责与素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越来越复杂,从而需对这支队伍的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本文提出,作好辅导员必须具备五种基本素质,重点把握促进大学生成长的五个重要关口。从真心爱护学生出发,作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15.
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经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大学生人生导师的辅导员,对女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从入学之初开始,贯穿整个大学生涯。通过危机意识培养、有计划有步骤的就业教育、就业心态培养、就业信息搜集技巧等多方面的指导,以提高女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国家奖学金、助学金的评选是每一位高校辅导员年度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国家资助政策覆盖面广,涉及到的学生人数多,如何用恰当的方法进行评选事关学生的实际利益及高校校园的和谐与稳定,评选工作结束之后对获得资助学生的教育与监督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7.
试论学校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理危机干预指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创伤性事件后采取的迅速、及时的心理干预。危机会造成心理失衡的状态,学校有必要承担起心理危机干预的责任,尽量减轻危机给师生带来的身心问题,恢复其正常的功能水平。学校不仅要在危机后及时进行心理危机的处理,还需要建立完备的危机干预体系,重视危机前的预防以及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心理危机干预团队的建设应着重考虑成员组成和职能分工两个方面,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优势,以保证心理危机干预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医学院校辅导员的角度,提出了在日常工作中,从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关注弱势群体和帮助学生身心放松三方面探讨了如何疏导医学生校园压力,希望能够为高校辅导员提供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Latino students represent the fastest-growing population in the state of Californ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California Community College (CCC) system. Unfortunately, compared to other ethnic groups, Latino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continue to lag academically. Given the importance of counseling services and the scarce research related to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and community college counseling services, this study explored how 26 first-generation, low-income, Latino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perceived, negotiated, and developed a relationship with their community college counselor. Using a qualitative grounded theory research design, participants’ counseling experiences were captured through face-to-face semistructured in-depth interviews, and a theoretical model was developed. This study extended the literature on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ty college counseling services in assisting and motivating students to reach transfer and graduation and emphasized students’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unseling experiences. The research findings suggest a need to improve community college counseling services. Thus, based on the research findings and other published research, this study proposes a set of the following: (a) guidelines for applying cultura (culture) to community college counseling that can assist relationship building between students and counselors; (b) questions that can be included in students’ evaluation of counselors; (c) counselor interview questions that may elicit behavioral response and assess cultural competence; and (d) community college students’ preferred counselor characteristics that may be used by hiring committe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