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基于认知负荷理论,运用实证方法,从测试总分、视频类型和提问类型三个不同角度出发,对比分析视频组与音频组学生的听力成绩,研究视频因素对听力理解的作用和影响。结果表明,两组学生在各层面上的测试分数均不呈显著性差异,说明视频在整个听力过程中兼具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自2005年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以来,国内的专家学者对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听力测试的信度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随着2008年大学英语四级网考的推广,网考下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的信度研究成为了一个新兴课题.本文在对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网考和信度的分析基础上探讨了网考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的信度水平,对网考大学英语四级听力测试形势下的英语教学提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3.
现代语言测试理论认为被试的认知风格差异是影响测试结果的因素之一,本研究通过实证方法重点考察场独立/依存的认知风格与商务英语听力理解语言测试形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四级网考试点推出以来,给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提出了新的问题,网考的形式与内容与710分制的四级考试相比,又有了新的突破,听力所有的材料取自真实生活。这要求教师在安排听力教学的时候,以四级网考为导向,有针对性的调整语料输入策略,提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使用语言的能力。通过构建新的听力模式,将自主学习延伸到听力课堂,关注课堂内容的层次与设计的多样性,提高听力课堂语料输入训练效率,充分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媒介,完善考核与监控体制,使得听力训练效果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随着CET网考的提出和试行,培养学生的大学英语听力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然而,传统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CET网考听力的需求。因此,通过对比CET纸考与网考的听力题型,分析大学英语听力教学现状,提出了CET网考模式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建议,使学生能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有效地提高听力水平。  相似文献   

6.
随着大学英语四、六级网考项目的实施和推广,传统意义上的听力焦虑研究因为测试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了改变。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对大学英语网考环境下的听力焦虑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学生对大学英语网考不适应而增加了在听力过程中的焦虑感。选择真实听力材料,优化网络课程,熟悉网考考试模式,加强策略训练是缓解网考环境下听力焦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学英语四级网考已成四级考试趋势.提高测试效度是使测试反拨作用趋于积极的有效手段.四级网考听力测试在共时效度上相对有保障;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则可能因测试使用目的不当、题目过难、样本多样性不足而受损;结构效度有待更多实证研究证实或证伪.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7,(18):1-2
新汉语水平网络考试是国家汉办为了顺应教育信息化发展趋势而研发推广的一种在线标准化考试。考试内容和时间跟纸质版相同。为此一些学者产生了网考形式会造成纸笔考和网考成绩的差异,导致考试不公平现象的疑问。本文运用统计研究方法对参加新汉语水平考试1-6级的32680个成绩样本进行差异分析后,指出网考形式对考生的考试成绩有一定的影响。考试级别上,3-4级的纸考和网考的成绩差异性最大,1,2,5级差异性较小,6级最小。考试题目上,听力部分的纸考和网考成绩差异性最大,书写其次,阅读最稳定。但网考成绩不一定总是高于纸考成绩。最后文章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性的原因,指出了减少考试形式的改变带来的纸考和网考成绩差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孙桐 《考试研究》2022,(1):66-75
借鉴社会认知框架中的“认知效度”和“语境效度”框架,对《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二版)全6册教材中听力测试任务的效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教材中的听力习题对不同层次的听力认知能力考查不够全面,对听力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体现不够突出,对作答过程中的书写负担控制不够。此外,建构性作答方式听力任务的设计有待系统性改进,听力语篇真实性有待提升,听力和口语任务的衔接不够紧密。针对这些问题,建议听力任务设计遵从科学严谨的测试编写方法和原则,以提升听力习题的认知效度和语境效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其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效果及师生反馈。  相似文献   

10.
听力理解能力是影响学生第二语言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听力理解涉及语篇认知的微观过程和学习者学习策略应用的宏观过程。通过分析认知心理学家Anderson提出的感知、解析和运用三步骤结合的听力理解微观过程,并以O’Malley和Chamot的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社交/情感策略为理论框架,对东北林业大学英语专业189名学生做了实证研究。目的在于了解学生在使用听力策略,特别是认知策略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学生听力理解,特别是大语篇理解方面的症结所在,为听力的教与学提供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1.
语言结构反映认知结构。语言结构的顺序映照人们的思维顺序。语言结构的排列顺序反映人们实际经验的顺序,即人们感知世界的顺序。句法结构及语篇结构顺序反映时间顺序及焦点—背景顺序、无标记—有标记顺序、突显顺序、对称结构及整体—部分顺序等认知模式顺序。象似性原则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语言结构。语言结构的象似性为我们研究语言与认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新的视角。由于受到诸如语法化原则、韵律原则、省力原则或经济原则及语用原则等因素的制约,语言的象似性程度会有所减弱。语言正是在象似性与任意性的互动中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就教学视频中教师的体语符号进行了定义和分类,并具体分析了各类体语符号在构建学习者心理认知一致性时起到的作用,从体语符号所引发的心理效应角度进一步确认了其认知平衡价值,最后提出关于体语符号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金银芳 《海外英语》2011,(11):43-44
Tough结构即使是对那些以英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来说,习得也相对较晚。现有的研究表明对于传统的以"主-谓-宾"、"施-动-受"教学背景下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并不能最终习得这一结构。运用认知语言学来阐释这一结构更符合人类的认知特点,并在此理论的基础上对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大陆地区培智教育的恢复,人们越来越关注对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研究。本文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了1980年至2009年的相关文献,主要从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四个方面对中国大陆地区智力落后儿童的认知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存在两个问题:(1)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不均衡问题;(2)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科学性与系统性问题。最后提出两点建议:(1)把握认知研究新进展,加强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时代性;(2)多学科合作,多种方法运用,提高智力落后儿童认知研究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外来词的翻译应该顺应一定的认知规律。感官感知是认知的起点和基础,它在认知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样体现在外来词的翻译过程中。根植于人类认知体系的隐喻是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它对外来词的汉译可起到很强的理据性作用。感官感知和隐喻是认知语义学的重要内容,对外来词的翻译有很强的解释力,以此二者为认知理据翻译外来词,译者可选择更易于理解和传播的译法。  相似文献   

16.
词汇在二语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旨在借助非英语专业学生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成绩,研究Nation 最新的词汇量测试能否预测语言水平。96 名非英语专业大二学生参加了此次实验。实验 结果显示词汇量跟四级成绩显著相关,与六级成绩的相关性不明显。这一研究结果或将是对目前我国大学英 语词汇知识教与学过程中重广度轻深度、重接受轻产出现象的一个醒示。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认知角度分析了语言模糊性的原因,阐述了模糊语翻译的认知理论基础,并提出了认知范畴理论对模糊语翻译的积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The condition of deafness presents a developmental context that provides insight into the biological,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factors underly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ural systems that impact social cognition. Studies of visual attention, behavioral regulation,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face and human action perception are discussed. Visually based culture and language provides deaf children with affordances that promote resiliency and optimization in their development of visual engagement, executive functions, and theory of mind. These experiences promote neural adaptations permitting nuanced perception of classes of linguistic and emotional-social behaviors. Studies of deafness provide examples of how interactions and contributions of biological predispositions and genetic phenotypes with environmental and cultural factors including childhood experiences and actions of caregivers shape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 M. I. Posner & M. K. Rothbart, 2007 ).  相似文献   

19.
语感是当前语文教学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从其产生的心理机制看,语感是在同化与顺应的相互作用及循环出现的过程中获得了生成与发展的,直觉性、整体认知性、情感性是其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20.
王闽汕 《莆田学院学报》2005,12(6):56-58,71
为推动大学英语教学,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通过结合当前语言测试的研究,对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可能产生的反拨作用进行探讨,认为改革将对大学英语产生相应的一些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