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列举了几个典型电路波特图的求解方法,总结出画线性电路波特图的一些规律,然后以一具体的电路为例,使用这些规律画出电路的波特图。  相似文献   

2.
状态变量法分析电路网络的动态过程,关键是网络状态方程的求解。本根据电路特点和计算误差的要求,介绍了网络状态方程的时域解法、频域解法、数值解法和精细积分解法。结合具体算例综合比较几种解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一般有限流接法和分压接法.两种接法的具体特点如下表: 关于两种测量电路的适用条件,在认识上比较模糊.本文拟从定量的角度来分析两种接法的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4.
本提出对《电工学》一阶电路零输入响应的两种认识,并对这两种认识产生的矛盾进行了辨析、论证,同时指出:不论哪种认识,都要服从基本定义。  相似文献   

5.
沈翠凤 《考试周刊》2011,(57):168-169
本文针对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几个电路,采用不相同的七种方法来分别进行分析讲解。这其中方法包括:单电源电路的三种分析方法;复数相量分析方法,相量图分析法.电源的等效变换分析法;多电源电路的四种分析方法: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作者通过以上几种分析方法的教学研讨.使学生理解在交流电路分析中各方法的具体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6.
一、区分串、并联电路 一般情况下,电路中的元件不止一个,因此在具体解决电路问题时,首先须识别这些元件是怎样连接的.它们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还可以混联(即几个元件并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串联,或几个元件串联后再和另一些元件并联).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区分串、并联电路有以下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基于MATLAB的电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MATLAB软件为工具,通过几个具体实例介绍了电路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电流倾注式功放电路是误差前馈理论的一种具体实现,同时降低电路失真的手段,误差前比负反馈有更多的优点。本文从电路模型出发,导出电流倾注式功放电路的输出通路平衡条件;对进一步降低失真的途径作一些探讨,最后,给出一款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9.
电流倾注式功放电路是误差前馈理论的一种具体实现,同时降低电路失真的手段,误差前比负反馈有更多的优点。本从电路模型出发,导出电流倾注式功放电路的输出通路平衡条件;对进一步降低失真的途径作一些探讨,最后,给出一款实用电路。  相似文献   

10.
彭芳 《中学理科》2006,(12):34-36
在电场中,电势、电势差的引入是为了表征电场能的性质;在恒定电流这一章中,电势差即为电压,它是形成电流的必要条件,在外电路,电流从高电势流向低电势,具体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11.
必然命题是逻辑学中一类重要命题,自从有了可能世界的理论.关于必然命题种类的探讨越来越深入,具体。本文初步探讨了关于必然命题的一些主要种类。  相似文献   

12.
扩音机和扬声器之间匹配关系是有线广播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定压式和定阻式扩音机输出特性不同;应用范围和匹配要求也不同,根据电子线路基本匹配原理,总结了有线广播匹配的最基本要求和不同系统的具体要求;介绍了两种扩音机的输出参数,运用简单的计算公式,通过实例计算,解决了不同形式具体线路匹配。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兼语短语的范围,学术界一直存有争议。文章列出了所有类型的兼语短语,并加以分类。其中有几种兼语短语结构复杂、难以辨析,我们从一种新的角度探讨了这几种特殊的兼语短语,会有大的收获。  相似文献   

14.
将商业广告中的“感性”作为一个单独的元素进行研究,对色彩、光影、文字、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等几种感性元素形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电子通信专业后续课程衔接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分析了电路课程的重要性,论述了电路教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通过课程组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分析了现行电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针对电路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出了几点看法。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6.
寓"理解"于数学概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数学概念理解是对数学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全面性把握,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数学概念内涵理解的多样性,数学概念外延理解的丰富性,数学概念表述理解的抽象性,数学概念符号理解的系统性,数学概念应用理解的多变性,数学概念定义理解的逻辑性.根据不同特点的数学概念所对应的理解过程和方式可将数学概念分为叙实式数学概念、推理式数学概念、变化式数学概念和借鉴式数学概念4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Chinese and U.S. teachers’ cultural beliefs concerning effective mathematics teaching from the teachers’ perspectives. Although sharing some common beliefs, the two groups of teachers think differently about both mathematics understanding and the features of effective teaching. The sample of U.S. teachers put more emphasis on student understanding with concrete examples, and the sample of Chinese teachers put more emphasis on abstract reasoning after using concrete examples. The U.S. teachers highlight a teacher’s abilities to facilitate student participation, manage the classroom and have a sense of humor, while the Chinese teachers emphasize a teacher’s solid mathematics knowledge and careful study of textbooks. Both groups of teachers agree that memorization and understanding cannot be separated. However, for the U.S. teachers, memorization comes after understanding, but for Chinese teachers, memorization can come before understanding. These differences of teachers’ beliefs are discussed in a cultural context.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几个电磁感应的佯谬实验出发,应用回路法则分析“佯谬”现象产生的原因,进一步证明了电磁感应定律两种表述的等价性.对于电磁感应定律的教与学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以晶体管单管放大电路为例,阐述了运用OrCAD PSpice在电子电路中的仿真方法和具体步骤,并给出了电路性能分析的仿真结果,其结果与理论分析完全一致,为电子电路的设计提供了更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个人主义"是一个内涵异常丰富而又特别模糊的概念,不同的时空里,不同的人赋予其不同的具体意味。这一概念本身及其变化历程对路翎产生了莫大的影响。路翎对"个人主义"的接受、改造并逐步形成独特的文学创作观念,来自于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他精神导师和亲密朋友胡风的推动,又有苏俄等外国文学的熏陶,还有他个人人生际遇、性格品质的影响。这几方面互促、互动、互融,铸成了路翎对人生、人性深刻的体验和独到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