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10 毫秒
1.
侗族属古“蛮夷”之一族,奇特的文化生存环境,铸造了侗族迥异于其他民族的心理特征及带有种族记忆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2.
侗族文化在大众文化层面、技术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价值文化层面都具有优越的价值和魅力,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侗族文化面临着传承者质的落后和量的微少,保护和传承主体责任不明确.资金不到位或缺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脱节,文化权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贵州省黎平县的实证调研,提出三条对策:第一,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满足文化主体的利益需求;第二,发展教育,培养文化专业技能传承人才,为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支撑;第三,在社会舆论与宣传方面,应该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加强对侗族生态文化的宣传推广,增进社会对侗族文化的认知,从而强化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3.
侗族属古“蛮夷”之一族,奇特的文化生存环境,铸造了侗族迥异于他民族的心理特征及带有种族记忆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4.
不同的文化背景决定着不同的思维方式,研究表明侗族地区数学文化是典型的古代中华民族以问题解决为目的的数学文化.本文介绍凯里学院开展研究性教学,发掘侗族数学文化的具体工作,展现侗族数学文化.同时,基于地域的限制和母语的影响,根据教育背景、师资状况和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提出在侗族地区实施数学教育的思考和建议.并以案例的形式,展现侗族地区地方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数学情境的创设.  相似文献   

5.
侗族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重要的文化传承价值.它在培养侗族儿童自尊、自信、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多样性思维及文化包容能力等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然而,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侗族文化经历着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压力,使得侗族文化的传承出现了断裂.为此,应以政府为主导,以社区为依托,以幼教机构为平台,倡导由家庭积极支持配合的学前教育侗族文化传承路径,以期促进侗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民族识别经过了四个阶段,其中"文革"后的民族识别、重建工作是其第四阶段。在这个阶段,地方政府依据村民族籍可变更的政策,更改了村民的族籍。族籍变更初期,由于民族文化集体记忆的碎片化,以及村民还处在追求基本的生存需要阶段,因此民族文化认同较弱。21世纪,当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渗透到经济领域时,民族文化便成了人们休闲消费的需要。在这种背景下,侗族乡尝试利用侗族文化来发展乡村旅游。在政府主导、大众媒介广泛宣传下,枫村自觉接受重构了的侗族文化符号,为村民建构了集体记忆;在与外来游人的互动中逐渐产生了较强的民族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文化商品化对民族文化传承的影响是民族旅游地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的重要问题.以贵州小黄村侗族大歌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探讨侗歌的商品化对侗歌传承的影响,发现小黄侗族大歌的商品化过程包含了文化资源的品牌化和商品化两个阶段.商品化过程中含有异地文化商品化和本地文化商品化两种形式,二者都推进了侗族大歌的传承:本地文化商品化主要体现为表演队、侗歌表演的出现,他们从多方面推进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以侗歌产品在异地的展演以及打(文艺)工等方式为主的侗歌文化的异地商品化则提升了小黄侗族大歌的知名度,增加了外界对小黄侗歌的关注,增强了村民自豪感,促进了侗歌的社区传承意愿.  相似文献   

8.
侗族文化又称为“鼓楼文化”,不仅因为鼓楼是侗族所特有而其他民族所没有的建筑。更主要的是鼓楼是侗族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是侗族的全部精神性的文化结晶,是最具有象征性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9.
侗族鼓楼、民居、民间工艺、服饰及刺绣等都蕴涵着丰富的数学文化。侗族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运算到生产实践的数学应用所表现出来的古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古老的侗族传承着人类古老的数学文化。  相似文献   

10.
侗族文化在大众文化层面、技术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价值文化层面都具有优越的价值和魅力,是侗族人民的精神支柱。随着社会转型的深化发展,侗族文化面临着传承者质的落后和量的微少,保护和传承主体责任不明确、资金不到位或缺位,文化价值与经济价值脱节,文化权益分配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贵州省黎平县的实证调研,提出3条对策:第一,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积极作用,满足文化主体的利益需求;第二,发展教育,培养文化专业技能传承人才,为侗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支撑;第三,在社会舆论与宣传方面,建立社会联动机制,加强对侗族生态文化的宣传推广,增进社会对侗族文化的认知,从而强化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传承,不仅是一种被长期忽视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同时,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和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是一个更具人性发现和理性精神的民族文化整合过程。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相互交融、重叠和互补,构成文化传承的教育主体,共同传承和创造着一个具有民族文化基因特色和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2.
位于湖南怀化南部的通道侗族自治县是一民族文化保持相对较为完整的侗族地区,这里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侗歌、侗舞、侗琵琶都是民族民间艺术的典型代表,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研究价值,其侗族喉路歌鏊是侗族多声民歌的典型代表,歌唱形态,在歌唱表演、曲式结构、和声织体等多方面都有着鲜明的特色,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笔者通过实地田野调查,在原始资料的基础上对侗族喉路歌蓥的调式特点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侗族民间叙事歌是侗族人民表达生活愿望与理想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其中《珠郎娘美》真实、生动、鲜明地反映了侗族民众的社会生活状况、审美意识及文化心理。从社会记忆理论视角出发,对该文本记录下来的这些民族文化内容进行考察,向人们展示侗族民间叙事歌民族性、地方性及时代性的文化特征,以展现时代背景下的民族生活状况、民族生活知识和民族生活智慧。  相似文献   

14.
黎族民间文学的形成和发展,源之于自身古老历史文化的独特创造,也得益于民族之间尤其是与汉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因此,黎族民间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存在,也是一种兼容并蓄的现实存在。它充分显示了黎族人民独特的民族心理特征、民族气质以及愿望和理想的表达,从而具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5.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侗戏是侗族传统的戏曲剧种,侗戏不仅是侗族的一种文艺形式,更是侗族的一种风俗。侗戏主要在传统节日、喜庆节日演出,与其多彩的民俗风情相统一。随着社会环境与人们生活需求的改变,侗戏的演出类型由单一型向民俗型、晚会型、展演型、旅游产品型、录像型等多种类型发展,体现其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侗族社区的田野调查,从"稻—鱼—鸭"共生生计方式在侗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人类学分析入手,发现侗族社会生活中的糯米与鱼不仅仅是侗族村民本体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条件,同时也是侗族文化载体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之一,甚至可以说是它已经作为一个小的文化系统在承载和构建起侗族文化。最好的和最理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就是将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放在其生存环境内加以保护和传承,而侗族传统稻鱼共生生计正好构成了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环境与传承场。  相似文献   

18.
龙胜位于广西桂林西北部,世代居住的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与侗族。他们因为地域和族源关系在文化上有着较多的相似,都以山区稻作文化为根基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本文主要是综述该地区壮族和侗族的民俗文化的生长环境和山区稻作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潮汕的民歌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学价值.潮汕古民歌由居住在潮汕的疍、畲、獠、俚等少数民族传唱,但根据潮汕民歌文献资料记载,至迟在明代潮汕地区已经有民歌文献资料存在,而清代以后潮汕民歌呈现了辉煌状态,渐渐被地方文献和文人笔记、诗词所关注.这些民歌呈现了潮汕地区丰富的人文景观,狂欢化的精神便是这种人文景观的直接呈现.本文拟从巴赫金诗学出发,探讨潮汕民歌的狂欢化精神.  相似文献   

20.
风雨桥作为侗族文化的标志之一,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从风雨桥的点点滴滴去了解侗族文化的深层内涵,如风雨桥的特色与传说、风雨桥的历史积淀、风雨桥的文化意义等。只有充分地了解侗族文化,才能很好地运用其传统来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