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史冠中 《传媒》2016,(9):28-30
《地球科学》是由教育部主管、中国地质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地球科学学术理论期刊。1957年创刊,经过近一个甲子的努力,《地球科学》已经发展成为载誉海内外的地学名刊,目前拥有中文版和英文版两个独立期刊。《地球科学》(中文版)被Ei Compendex全文收录,荣获2013“全国百强科技期刊”的称号,入选2014年度“中国最美期刊”,并被评为“2015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地球科学》(英文版)于1990创刊,定名为《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7年被国际SCIE100%收录,2009年更名为《Journal of Earth Science》(《地球科学学刊》),荣获“2015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的称号。《地球科学》官方网站被授予2015年“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优秀网站”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2.
2014年11月28日-29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会林文化基金和英文国际期刊《ICCC(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年会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话语体系与文化形象”国际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文联、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国民间组织国际交流促进会等领导,以及60余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实践家和15位青年学者出席研讨会,组织参加了两场大会.  相似文献   

3.
曹萌 《传媒》2019,(5):34-36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2009年创办了英文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al Science》(以下简称《IJOS》),2010年即被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SCIE)数据库和PubMed(MEDLINE)收录,2011年编辑部主任王晴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优秀出版人物奖,2014年获先进出版单位奖,2018年1月17日,又荣获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相似文献   

4.
19世纪晚期在上海出版的《字林西报》(North China Daily News)、《晋源西报》(Shanghai Courier and China Gazette)与《上海文汇报》(The Shanghai Mercury)等英文外报,以其有关"中国国民性"的评论与报道为研究对象,考察英文外报中国国民性知识话语的生产机制,梳理与分析这种知识话语所呈现的媒介图景,探究这种知识话语生产内在逻辑、价值立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探索英文科技期刊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与同行期刊交流参考。以英文期刊《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JMSA)为例,从聘请外籍主编开启双主编办刊、外籍主编在促进期刊国际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期刊国际化发展的显著变化等方面阐述了外籍主编对提升英文期刊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作用。自双主编办刊以来,《JMSA》国际稿件的质量和比例、国际影响力和认可度显著提升。实践表明,聘请支持期刊发展且具有高影响力外籍主编、充分发挥外籍主编引领作用,能够快速提升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并大大加快期刊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逗号》编委会会议的会中会——中外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于2006年9月13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逗号》编委帕赖因·卡纳瓦乔(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秘书、国际档案理事会副秘书长)、南希·鲁斯·巴特莱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图书馆大学档案文件部主任)、安娜·斯文森(瑞典马尔默市档案馆馆长)、乔治·路德维奇(德国萨克逊州档案馆博士)、杜梅(中国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和来自中国的部分档案期刊《中国档案》、《档案学研究》、《档案学通讯》、《历史档案》、《档案与建设》、《浙江档案…  相似文献   

7.
李智 《兰台世界》2017,(19):120-123
《北华捷报》、《大陆报》和《密勒氏评论报》都是在近代中国境内创刊发行的英文报纸,是记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资料。1933年发生的哈尔滨"卡斯普绑架案"吸引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北华捷报》等报纸对此持续关注,并对由此引发出的关于伪满洲国一些问题做出了揭示和分析。三份英文报纸对案件的报道表现了专业媒体的专业性、中立性,客观上揭露了日本殖民主义者的阴谋,起到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用,为学者研究近代中国问题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Altmetrics指标、《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和期刊引证报告(JCR)等数据,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进行统计分析.截至2020年5月,中国正式出版(取得CN号)英文科技期刊371种,约占中国科技期刊总数的7.5%.本文对当前主流Altmetrics工具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有63.6%的期刊被Altmetrics的统计源提及,被提及文章数少于100篇的期刊占到58.1%.中国英文科技期刊的社会影响力相对较高的主要集中于生物医学领域,近10年新创办期刊社会影响力表现突出.本文对提高科技期刊社会影响力的途径进行了归纳,包括同国际出版商的多样性合作、提高编委国际化程度、适当扩大论文规模、加快出版流程、加强市场营销意识、塑造国际品牌形象以及关注国内外出版及评价领域新动向等.  相似文献   

9.
2004年2月2日的《时代》周刊亚洲版的封面用了一个中国的少女作家春树的形象作为封面,并将春树和韩寒等人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中国新一代的代表。并且创造了一个从中文借来的英文词“linglei”(另类)来形容他们的崛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日报》是中国国家英文日报,创刊于1981年,是唯一有效进入西方主流社会、国外媒体转载率最高的中国报纸,是中国了解世界、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被全球读者誉为中国最具权威性和公信力的英文媒体。同时中国日报传媒集团紧贴时代脉搏,坚持创新驱动,秉持“内容为王”的理念,报道中国、点评世界,不断加快海外“本土化”发展步伐,完善全球采编和传播网络,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期刊是"科技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却难以充分发挥服务科技创新、产业进步、企业发展的作用。基于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目标,笔者提出了科技期刊"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提升我国英文科技期刊的国际地位;第二步,改革与发展并重,建立国际化的英文科技期刊出版单位和发布平台;第三步,重视双向译介,推动中文期刊的国际化和英文资源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12.
中国科技期刊如何走向世界?如何创办一流的英文学术期刊?本文以《国际口腔科学杂志(英文版)》为例,介绍了该刊运用国际化办刊思维和媒体融合发展于办刊实践之中的探索,其经验和做法对于提升中国科技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中国科技学术期刊“走出去”具有很强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1997年下半年起,中国网络传播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996年底,网络用户刚过10万,2001年上半年,网络用户数2650万,而到了2004年年底,我国已拥有9400万用户,9年间增加了900倍之多。互联网络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使传统的电视传媒遭遇到空前的挑战。互联网络具有多媒体、即时性、交互性、大容量、国际  相似文献   

14.
ICA工作动态     
2006年11月24日,国际档案理事会(英文缩写为ICA,下同)在库拉索岛举行的国际档案圆桌会议通过了一份文件:《ICA面向未来:2006库拉索意见》。  相似文献   

15.
作为国际档案理事会会刊《逗号》编委会会议的会中会——中外档案期刊工作研讨会于2006年9月13日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召开。来自世界各国的《逗号》编委珀瑞因·卡纳瓦乔(国际档案圆桌会议秘书、国际档案理事会副秘书长)、南希·鲁斯·巴特莱特(美国密歇根大学本特利图书馆大学档案文件部主任)、安娜·斯文森(瑞典马尔默市档案馆馆长)、乔治·路德维格(德国萨克逊州档案馆博士)、杜梅(中国国家档案局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和来自中国的部  相似文献   

16.
杨频  陈瑾  盛慧锋 《编辑学报》2018,30(2):205-208
以《贫困所致传染病》 (英文) 的创办和发展为例,从办刊理念、发展目标、办刊策略、期刊宣传途径、办刊特色等5个角度进行分析探讨我国创办国际科技期刊的策略和方法.自2012 年创刊以来,该刊在先进的办刊理念和明确的办刊目标指引下,秉持"专家办刊"的策略,通过与国际知名出版社合作,以多元形式推广宣传期刊,以发表跨学科和流行国家的研究成果为着力点打响期刊品牌,使该刊在创刊后2 年即被美国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并已具备了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相似文献   

17.
《中国文献编目规则》与“原则声明”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1961年,IFLA在巴黎召开的国际编目原则会议通过了《原则声明》。根据国际编目规则第四次专家会议的要求,对《中国文献编目规则》和《原则声明》的"一般资料标识"、"连续性资源"、"多卷/多部分资料"、"个人名称"、"团体名称"、"统一题名"等进行比较,并对《国际编目原则声明(草案)》提出评估。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记者缪立平)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推出了"艺术中国""当代中国""传统中国"、"学术中国""原创中国"和"魅力湖南"6大系列"走出去"图书。其中《吴冠中全集》目前已被新加坡吴冠中艺术馆洽购该书的东南亚英文版权。BIBF期间,湖南出版集团与韩国IMPRIMA KOREA出版社签约,输出《青瓷》、《书香三千年》等图书版权;与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签订了《长沙窑》版权输出合同。  相似文献   

19.
杨跃珍 《传媒》2015,(4):33-34
《北京周报》是中国唯一的国家级英文新闻周刊,面向关心中国的读者提供中国时事和经济发展的报道和评论,评述重大国际事件,提供权威咨询以及实用的信息服务.目前,《北京周报》已经成为我国外宣周刊中的佼佼者,在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英文新闻周刊在寻求自身定位、拓展受众群和打造品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创新和大胆实践.在国际传播格局日益复杂的环境下,新时期对外传播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和战略突破.笔者将从四方面探讨《北京周报》的发展之路,以期对我国英文新闻周刊未来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泰安市档案馆众多珍品档案中有一本美国慈善家安临来所著的英文书籍《Home of Onesiphoyus》(译名《阿尼色弗孤贫院》)和一册《山东泰安孤贫院募捐册》。《Home of Onesiphoyus》出版于1934年,长22.9cm,宽15.3cm,共十七页。安临来在书中图文并茂地介绍了"泰山孤贫院"的情况,书中提到:"在中国,还有更多的孤儿需要救助","全国各地不断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