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3)》第二章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与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进行的教学.随机变量是本节课的核心概念,引入随机变量实现了实数空间和随机现象的连接,  相似文献   

2.
说“棱柱”     
“棱柱”是人教版《数学》第二册(下A)第九章第七节的内容。本节课的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棱柱的概念,掌握棱柱的性质。能力目标:通过棱柱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通过棱柱性质的掌握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身为高中数学教研员,经常深入学校听课、指导,尤其对同一个课题不同的教学设计感兴趣。最近听了四节高中数学人教B版2-1《椭圆》课,看到了四种引入教学设计,今天就对这节课的四种引入教学设计谈谈个人的认识。一、几种引入教学设计及比较第一种设计:教材的设计。人教B版教材选修2—-2.2椭圆的内容是这样呈现的;首先举出四个生活中常见的椭圆图形,让学生感觉本节课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然后画图:利用一条长度为定值的细绳,固定其两端,用铅笔尖把绳拉紧,并使笔尖在画板上慢慢移动一周画出椭圆图形,之后得出椭圆定义。实际上这个过程是木工在制做椭圆型桌面是常用的方法。教材设计的意图应该是借助于生产生活实际来设计知识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4.
光的传播一课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一课。我在上课时紧紧把握物理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主要目标。本节课有以下特点:一、优化课堂教学时间本节课重点是光源、光的传播、光速。本节课的难点是理解光的传播和光速。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时间安排如下:在学习新课之前,我给学生出了一个谜  相似文献   

5.
抛物线是继“椭圆”后,学生学习的第二种圆锥曲线.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抛物线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从几何与代数两个角度去认识抛物线,为后面研究抛物线的性质打下基础.本节课采用问题链形式的探究式教学模式,并辅以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让学生在问题驱动下通过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经历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6.
说课案例     
这一节课是“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本)第三章第七节。是力学部分的重要内容,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从这个角度理解,它属于应用课,是对牛顿第二定律在实践中的进一步拓宽和加深。但本节提出的超重和失重又是两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对于后续的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内容的学习又是一个必要的准备。从这个角度理解,我更倾向于这是一节概念课,它是前后知识连接的桥梁。  相似文献   

7.
椭圆是高中数学学习内容中最重要的圆锥曲线之一.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椭圆的定义及其标准方程的基础上,第一次通过方程系统地运用代数与几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曲线的几何性质.本节课通过问题引导、自主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经历探索椭圆几何性质的过程,建构研究曲线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将从以下六个方面谈谈“双曲线”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一、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选自国家教委中等专业学校规划工科类专业通用《数学》教材,第二册第十一章“二次曲线’”中的第四节“双曲线”。第一节为曲线与方程,主要讲述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及由已知曲线求方程的一般步骤,为后续课程的教学奠定基础。第二节为圆,主要讲了圆的方程及其建立,其中特别强调了对同一曲线,坐标系不同时方程的差异及重要性。第三节是椭圆,讲述了椭圆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性质、图像的作法等,这一节的思想方法与第四节双曲线。第五节抛物线是相同…  相似文献   

9.
差异教学是给每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把学生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努力.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逐步经历由椭圆定义式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利用差异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讲解、变式、编题等力图使其牢固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10.
差异教学是给每名学生均等的学习机会,把学生从不良心理状态中解放出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进行创造性的努力.本节课的设计通过小组合作,引导学生逐步经历由椭圆定义式推导椭圆标准方程的形成过程.利用差异教学策略通过学生讲解、变式、编题等力图使其牢固掌握概念.  相似文献   

11.
下午,第一节是品德与生活课,我让学生做了“夸夸他”的卡片,并让每个小组选出一张优秀的卡片贴到教室后面的墙报栏内。第二节是口语交际课,我灵机一动:何不以上节课的内容为话题让学生说一说、写一写呢?  相似文献   

12.
许海燕 《辅导员》2014,(14):62-63
数学教师许海燕执教展示课 在我校第二届学术节“体验式课堂”交流展示课上,我有幸执教了《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本节课是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对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类三角形特点,能分辨各类三角形。  相似文献   

13.
一、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圆锥曲线的第一课时。它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和圆的方程的基础上 ,进一步学习用坐标法研究曲线。椭圆的学习为后面研究双曲线、抛物线提供了基本模式和理论基础。因此这节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是本章和本节的重点内容。从知识上看 ,学生已掌握了一些椭圆图形的实物与实例 ,对曲线和方程的概念有了一些了解 ,对用坐标法研究几何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看 ,通过一年多的实验 ,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观察事物的能力 ,积累了一些研究问题的经验 ,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了抽象、概括的能力和语言转换能力…  相似文献   

14.
微分是学生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概念,比较抽象,特别是课本上的引例,经过多次讲解,发现通过此引例引入,学生不易理解,因此如何引入微分的概念是上好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主要是针对此特别设计的.以问题驱动引入本节,让学生通过做题体会其中遇到的困难,进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带着问题引入微分的概念,其中主要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讲解概念,过渡自然,最终得出求微分就是求导数的.  相似文献   

15.
1 教学内容解析 "根式"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1(必修)》(人教A版)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第一节"指数函数"的第一课时.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中学习了平方根、立方根的有关概念、运算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n次方根的概念、表示和性质.这是一节概念课,数学概念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细胞,是理解数学本质的关键所在.概念课的教学又是中学数学中至关重要的课型,是其他课型的基础.而这节课又是指数函数的开端,教学设计的如何直接影响着指数函数的教学质量,所以这节课值得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背景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教参建议该内容5课时完成,本节课设计是第1课时,是一节概念课及其性质探究的教学。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探究,经历观察、分析、猜想、论证,归纳出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其中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核心内容。现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作一展示,和各位老师交流、讨论。  相似文献   

18.
《分散系及其分类》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我通过列表格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对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懂得如何鉴别它们。为了能顺利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我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让他们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例子、胶体的例子来认识胶体,掌握胶体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物理》第二份第二章第六节比热,即是本章教材的重点,又是本章教材的一个难点。“比热”又是初中物理热学部分的一个重要概念。而本节课又是典型的概念课。这一概念的正确建立必须通过有效的直观教具的演示、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目前,教材所采用的演示实验,我认为是有缺陷的:(1)温度计里的液柱上升和下降,多数学生看不清楚,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也必然降低了学生对实验结论渴求得到的强烈欲望。(2)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俗名:“热得快”),虽说是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在相等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1.相声引入 “极地地区”一课的引入可用学生自编老师修改的相声,请两位同学精彩表演,让同学们在笑声中了解本节课要学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带出本节课的主题。同时也培养学生在编剧和表演方面的能力,让学生的参与贯通到整个课堂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