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以“当代汉语小说语料库”和“汉语复句语料库”为语料来源,对汉语中三个同音词——“各各”、“各个”和“个个”进行了定量考察,并借助搜集的语料比较了三个词语的异同,总结了其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台商苏董关注祖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热心为我校残疾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便利,特意出资装修了两个培智教室并改造了学校的厕所。8月26日下午,苏董在百忙中来校察看厕所改造的情况。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决定在我校举办教学研究周,学校对此很重视,并围绕学校的公开课邀请了有关教师和专家进行了反复磨课,我有幸被邀。所磨的科学课是三年级的《纺织材料》一课。  相似文献   

4.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许多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让教师们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在某教育论坛上的倾诉:  相似文献   

5.
邓红叶 《现代语文》2009,(10):28-29
近年来,人们误用或混用“吗”和“嘛”的现象比较普遍,这几乎可以说是全民性的错误。本文从辨析的角度,分析了这两个字之间的差别以及人们误用和混用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语言规范问题。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谏言和纳言这种政治行为的含义及其历史背景,肯定了几千年来以比干为典型的因谏言而犯险乃至命丧黄泉的谏言精神,并说明了正是这种精神使得我国传统政治文化具备了底蕴深厚的浩然之气。  相似文献   

7.
陈雪 《中华家教》2020,(1):68-69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的品德教育要以情感教育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并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和各个领域活动当中。鉴于此,并结合“家园共育好儿童”幼儿培育指南,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有计划、有深度、多角度的活动。  相似文献   

8.
徐吉志 《师道》2008,(11):38-39
日前,教育部重新修订并公布了新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下简称《规范》),全国上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纷纷出台文件贯彻落实。于是,部分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便把《规范》作为师德考核的指标,对其进行量化并辅以不同分值,列入对教职工的年度考核之中。如此一来,《规范》摇身一变成为检验教师师德高尚与否的“试金石”。量化标准就如一把把“利剑”悬在教师头上,让教师诚惶诚恐,无形中增加了莫大的道德压力和心理负担,更引起了教师们的众多争议。且看教师们的议论纷纷:  相似文献   

9.
综合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的教学领域,首次成为我国语文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部分,成了新课程的一大亮点。表现在小学语文教材上,就是安排了专题性的“综合性学习”内容,这无疑拓宽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源和渠道,加强了课内外语文学习的联系,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思想。由于教材中安排的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注重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并深入,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因此,在综合性学习的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素质教育和政治教育的现状讨论了政治教育中的目标递进层次 ,即“知”、“用”、“做” ,并对政治教育的改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何满清 《课外阅读》2010,(12):190-191
本文研究了《朝野签载》和《资治通鉴》中的相关材料,通过了解历史事实,对《朝野签载》中两个看似相同实则涵义并不同的“和”以及“和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于众多的古诗和古文中的一些字词的解释,多年来一直存在争议.在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几个古诗文中常见的,解释有争议的词,并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做"与"作"的历史发展,并从共时角度分析其使用概率,归纳出两字的不同用法,并预测了其将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陈晴 《考试周刊》2014,(11):184-184,174
让教育融入生活并体现生活性是新课程教育教学的基本特性。结合日常生活的切身感悟,作者对幼儿园教育的生活化进行了观察和思考,探索了生活化的教育方法,并分析了生活化教育的功效所在,引导幼儿从实际生活经验、生活实践中感悟经验,获得新的知识,增强应用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5.
白凌志 《学语文》2014,(2):56-57
正笔者在教学夏衍的《包身工》(人教版高中第一册)时,对学生提出的"文中‘不假思索’是不是应改为‘不加思索’"的问题,也产生了疑惑。为了解决这个疑惑,笔者首先上网搜索了"不假思索"和"不加思索"的词义解释,竟然发现了问题:第一,《百度词典》、《百度百科》和"百度知道"等栏目均收录词条"不假思索",并对其作了解释,而未收录"不加思索"。唯有"互动百科"栏目收录了"不加思索"。第二,《百度词典》、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和"规范性"并不是相互矛盾的,规范性的行为并不会限制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创造性"的展示也应具有一定的前提和要求。幼儿"玩书"实际上是对图书内容失去了兴趣,教师应对此作出分析,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幼儿是看不懂内容,还是对  相似文献   

17.
统计是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体系,旨在让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了较多的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统计表,经历了把两个单式统计表,合并成一个复式统计表的过程。因此本节课要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自主探索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交流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联系与区别,进而认识统计图和统计量,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相似文献   

18.
“而且”“并且”“并”和“且”是常用的表递进关系的标记词语,语义上当基事和递事同为肯定结构时,四个词都可以实现由浅入深的逐层推进,但是当基事为肯定、递事为否定时,“并”则不能实现由肯定到否定的过渡。句法上“并”和“且”在使用上的限制要比“并且”和“而且”多。“并”不能连接句子,在连接短语时只连接动词和动词性短语。语用上四个词都有简化表达结构、强调突显递事的功能,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语体的指示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19.
在小学数学的知识体系中,有一部分知识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很陌生。例如:北师大版数学教材四年级上册中《乘法》与《除法》这两个单元是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和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之后的继续学习,显然,学生对于如何用竖式进行笔算乘、除法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和认识了。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汉语"但是"、"不过"和英语"but"的句法特征、语法意义和语用功能三个角度出发,对比了汉英语连词在句法分布、词语搭配和语气强弱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它们在互译时的常用方法和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其中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