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5年江苏省进入新课程改革,在课程设置、评价体系方面做了重大改进,特别是高考方案令人瞩目,高考科目为语、数、外,另加2门选修科目,语数外计总分,选修科目划等第,选修科目以外的四门科目则为必修科目,在高二下学期参加全省统考,称学业水平测试,按成绩划等第(90分以上为A,75分至89分为B,60分至74分为C,60分以下为D),如果6门必修全为A,则在高考总分中加10分。  相似文献   

2.
近日.江苏省教育厅考试院对2010届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加分政策做出了重大的调整:由原先的首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得6A(含两门选修科目)才加10分转变为首次参加学业水平测试有一门必修科目得A者加1分,得4A者加5分。  相似文献   

3.
许小涛 《物理教师》2013,(10):24-26
江苏省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将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高考成绩“硬挂钩”的省份之一(另一个是海南).必修科目达C级是作为填报普通高校志愿的基本条件,达A级(90分以上)能为高考成绩加上1分,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又被社会称为“小高考”.认真分析2013年江苏物理学测试卷的命题特点,对于指导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学测复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科目成绩等第转换是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中面临的问题。本文利用教育测量学和统计学基本原理,在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的必要性、等级划分的实用性、成绩相加科学性的深入探讨和分析基础上,建立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量表,给出具体的学业水平考试等第成绩赋值方法。该方法不仅能解决不同科目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等第转换问题,而且也可以解决高考选拔过程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与高考成绩之间的可加性和可比性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上海市近日公布2015年高校春季考试招生试点方案,高考科目为"统一文化考试+院校自主测试",分值分别为400分和200分;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2所高校参与试点。上海春季高考统一文化考试采用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接轨的方式,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总分400分。其中,语文、  相似文献   

6.
孙勤 《考试周刊》2008,(2):9-10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是江苏省高中学生高考的组成部分,也是高考的一个门槛.它的复习时间短,内容多,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如何搞好复习,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复习效率,帮助学生取得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优秀成绩,本文就地理学业水平测试的复习教学实践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10日,被称为"小高考"的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一发布,立刻引起了各种不同反响。各个科目之间难易程度不同,过A率严重不平等(江苏规定过A是90分,高考能够加一分录取,所以历来受到大部分优秀学生的重视)。这引起了那些指望过4A的同学强烈的不满,也给一些学科的教师带来沉重的压力。同时,在4月份的江苏省教育考试工作会议上,江苏省教育厅  相似文献   

8.
史小勋 《中小学电教》2010,(10):119-119
<正>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我省2002年实施了江苏省高中信息技术等级考试,时间为每年的五月份和十月份。2005年秋学期江苏省实施了新课程,根据要求,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被列入高考方案的必修科目测试。考试从系统管理员培训到安装系统、模拟考试、正式考试、成绩逐级上报。回顾几次考试,觉得  相似文献   

9.
<正>高考历史必修课程的学业水平测试[1]在江苏俗称"小高考"。为什么称"小高考"?因为它与高考科目挂钩,其一,江苏考生高校录取时必修科目必须合格(达到C等级);其二,测试等级获A等,可以在高三阶段的高考成绩中获得奖励加分。如此就使得每年3月份高二学生的学测应考充满着高考气氛,大多数中学就会要求教师、学生延长工作时间,家长督促着孩子加班加点,在不断地讲、背、练中实现"保C"、"冲A"的目的。这种"白  相似文献   

10.
《南昌教育》2007,(6):31-31
4月8日、9日,江苏省一场组织形式酷似高考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牵动了不少人的目光。不过,与高考不同的是,它的参加者都是正在上高二的学生。2008年,江苏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这批学生,将是新方案的第一批实践者。而这场“学业水平测试”,因为可以和高考成绩挂钩,也被俗称为“小高考”。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08年江苏高考方案实施以来,在不断的调整中,其中一项重要的调整是由原来的6A加10分,改成见A加分。必修科目学业水平测试(以下称"小高考")一个A加1分,4个A加5分。这一政策的调整大大增加了高考加分的人数,极大调动了学生对必修科目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冲A的信心。如何帮助学生地理小高考冲A成功,提高A级率,成为地理教学工作者重新思考的问题。结合数次小高考教学经历,我想谈谈地理  相似文献   

12.
高考成绩由统一考试和学业水平考试相结合,考生不分文理科,考试科目可自行选择……日前,湖南省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湖南省教育综合改革方案(2015—2020年)》,高考改革将从2017年起正式实施。根据《方案》,2020年湖南高考考生的总成绩将由语、数、外3门全国统一考试科目成绩,以及考生从理、化、生、政、史、地6个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任选3个科目的考  相似文献   

13.
涂皓 《教育》2015,(9):36-37
高考改革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高考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以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则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及自身特长,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由此,文理不分科正式尘埃落定。  相似文献   

14.
从2007年开始,江苏省取消原有的高考综合考试,在全省普通高中实行学业水平测试,信息技术也是从2007年开始成为学业水平测试7门必修科目之一.本文着重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如何进行信息技术学业水平复习,如何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正2014年9月4日,《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公布。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一、外语可考两次,考生可自选优势科目计入总分此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在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方面,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组成。保持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不变、分值不变,不分文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计入总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由考生根据报考高校要求和自改革之后,高考怎么考  相似文献   

16.
高二那年冬天,一场全省统一的铺天盖地的"学业水平测试"弄得人心惶惶。所谓学业水平测试,是所有科目的基础性测试,分A、B、C、D四个等级,若有不及格,就不能参加高考。得了,甭管什么考试,只要一与高考挂钩,绝对的身价百倍。这可苦了我们分科早的学生。我们高一的第二学期就分科了,平时的物理化学生物几乎都是掩人耳目,因为期末  相似文献   

17.
在新高考综合改革中,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选考成绩作为高考成绩的组成部分。高考选考科目由于考生能力和题目难易度不同,原始分无法进行比较。如果各科使用标准分或者比例等级计分,虽然解决了题目难易度不同的问题,但因考生能力不同导致的计分不公问题会更加突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计分定级方式,在强假设和弱假设下分别得到选考科目的统计校准分数,然后让学科专家小组在此基础上设定专家校准值。根据选考科目在必考科目有成绩之前还是之后定级,分别给出等级赋分方法,从而解决考生选科时"避难选易"和"避强邻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地方     
《教育》2011,(12):13-13
上海:减少高考应试科目 上海市教委近期公布消息称,2012年上海高考将取消英语口试。这是继取消“综合科”考试之后,上海高考政策调整的又一动作,旨在减轻学生备考压力。据了解,上海今年9月已宣布在2012年高考中取消“综合能力测试”科目,增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在专科层次自主招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如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定位不清、考试科目内容以及方式多样、与高考的关系不明确以及对学业水平考试公平性的质疑等。针对这些问题,建议从明确考试的性质和功能、合理确定考试科目内容和考试方式、科学处理与高考和综合素质评价的关系、健全考试评价质量监督和问责制度以确保评价公平以及完善学业水平考试理论体系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开始,江苏省普通高考模式推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3’为语、数、外三科,“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语、数、外以外的7门功课,其中选修科目2门,必修科目5门。选修测试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1门,在其余4科中选择1门。选修测试科目与高考统考科同同时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