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构建适当的问题串能有效推进教学,一组问题串就是一条解决某一问题的基本线索。在教学中,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设计并合理运用问题串,能为学生有效构建概念图提供一种思路和方法。下面以"免疫调节"为例,说明利用问题串构建概念图的基本思路。1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免疫调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2章第  相似文献   

2.
所谓"问题串",是指在教学中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景或主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连串问题,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度、高效的"问题串",不仅可以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贯穿教学过程,使学生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萌生自主学习的动机和欲望,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并在实践中不断优化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素质.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使用问题串进行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任务)进行积极的自主学习,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问题串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是:首先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归纳的出自己的答案,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教师作出归纳简评."问题串"教学设计的最大优点在于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得出答案,经历了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引言: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达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以数学问题为背景,以知识和方法相交融,积极倡导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链条,从而形成探索问题的有效途径,达成较好的课堂效果.问题串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构建适当的问题串是有效教学的基本线索,"用问题引导学习"  相似文献   

5.
<正>运用问题串教学,是指围绕课堂教学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设置一组有针对性的问题,或一串连续的追问,诱发学生带着问题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探究,自主建构知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由于数学知识较抽象、难理解,因此,教学中适当创设有效问题串,能促进知识的形成和领会,达到高效学习的目  相似文献   

6.
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教师围绕一定目标或某个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在概念生成、习题讲评、专题复习等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问题串促使学生有条理地思考,以培养其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7.
所谓"问题",上海辞书出版社编撰出版的《辞海》给出得解释是:"一个人在进行某种行动时所处的特别背景."据此可以认为,"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和主题内,围绕一定的目标、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的一组问题".课标课程高中数学教材的编写,以问题为载体,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问题"成为数学教学的心脏,学习的动力.本人参加了高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研究课题组,下面我就"问题串"为载体实  相似文献   

8.
李果 《中学物理》2020,(4):32-34
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串导学"就是以课程标准和教学基本要求为依据,以教学目标为主导,以问题串为抓手,将教学目标中的每一条子目标细化为一系列问题,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生本互动的形式,使目标有效达成.本论文以"上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章第2节"光的折射"第一课时为例,从教学目标的细化、问题串的设置两个方面,讲述基于教学目标的"问题串导学"的教学思路,以期对初中物理"问题串导学"的教学实施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因为"问题"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进程,决定着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通常某个教学内容,需要分解为几个问题才能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也就是所谓的"问题串"。"问题串"是指在教学中围绕某个教学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而设计的一连串问题。有效的"问题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0.
"问题串"教学是指课堂中依据学生心理特点确定学习层次,将一节课的知识、能力、情感等构成"问题"系列,将教学内容设计以"问题"为纽带,以知识形成、发展和学生思维过程为主线,师生合作互动,从而激发学生思维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新课程数学教育实验中,如何精心设计"情境 问题串",用问题引导学习,使教学过程适度开放、真正有效?"情境 问题串"是将情境和问题串的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使问题情境在激发学习兴趣、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指向数学核心思想的发生过程,成为学生探究核心问题的平台.在这里设计好的"问题串"是关键,好的问题串能搭建起"适切"的"脚手架",有利于突破核心思想教学的难点,"有意义""适度"的问题串,能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在过程中形成思想.  相似文献   

12.
所谓"问题串"教学,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围绕一定目标和某个中心问题,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思维方式以及知识点的逐层深入,设计不同的问题,并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将其有序地组合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系列,以正确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启发学生积极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问题串"教学法,巧设"问题串",引导学生围绕知识核心展开讨论,主动探究解决问题,进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巧设"问题串",提高教学效性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所谓"问题串",是指在教学中围绕具体知识目标,针对一个特定的教学情景或主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而设计的一连串(一般三个以上)问题。问题串也称问题链,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指向一个目标或围绕一个主题,并成系列;(2)符合知识间内在的逻辑联系;(3)符合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条件。有效的问题串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旺盛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所谓"问题串"就是在一定的学习范围或主题内,教师围绕一定学习目标或某一中心问题,按照一定逻辑结构而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问题串"教学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努力为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提供条件,促进学生乐意并积极的投入到自主探究性的数学活动中去,把课堂还给学生,在快乐的时空中放飞学生的智慧,务实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培养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的学习是不断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数学题便是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提出问题".有层次、有针对性的数学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能够在解决数学题目的过程中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本文探讨如何以题为媒,打造初中数学有效课堂.一、巧设问题串,引领学生探究问题串是指在一定的学习范围内或主题内,围绕一定目标,按照一定逻辑结构精心设计的一组问题.问题串具有的层次性能够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易到难地思考问题.学生回答问题串的过程实际上是进行知识自我构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正>"问题串"即在一定的学习目标与学习范围中,教师围绕某个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结构设计的一系列问题,"问题串"是辅助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该种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而将"问题串"应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带着问题来学习,有效提升教学的效果。一、设计生活化的"问题串",引起学生共鸣有关的研究显示,学生对教材中知识点的兴趣远不如对生活中普通问题的兴趣,因此,在设计"问题串"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物教学》2016,(22):25-26
<正>"问题串"是指将独立的问题串联起来,即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按照思维逻辑安排课堂问题的顺序。由于生物学知识之间具有较强的连续性和层次性,教师要尽量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设置丰富多样、科学实用的问题串,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文将从"问题串"出发,探究生物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以提高生物学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8.
问题串教学法是指教师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或经验,以"问题"为线索,将教材知识设计成层次分明、具有系统性和递进性的一连串问题,与学生展开不同角度、不同深度的互动对话,引领学生主动探究,促进学生思维向高层次发展的一种教学法。利用问题串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不仅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可以突破重点,化解难点,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中应通过创设情景.力求将知识融入情景.构建有效性问题,将"知识串"变成"问题串".同时,有效性问题应当体现目标导向功能、激活思维功能、知识建构功能、反馈评价功能和总想引导功能等.  相似文献   

20.
数学习题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解题实践中发展和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数学能力和数学素质,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的重要途径.本文在阐述问题串及问题串对习题教学的优化作用、初中习题教学中"探究式问题串"设计原则的基础上,以"最短路径问题"教学设计为例,探讨了初中数学优质高效探究式问题串习题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