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任民教授根据邓小平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践和理论创新,从民族精神的精华、邓小平的继承培育和超越三个侧面展开论述,一方面集中再现了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中民族精神的理论精华,另一方面又充分展示了邓小平民族精神理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超越,深刻地阐明了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实现民族复兴必然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邓小平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从民族精神是凝聚力的精髓深挖民族传统精神的理论资源,从升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提升民族精神,从开拓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新境界提升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
图书馆在高校文化建设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更应该重视如何在弘扬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使得优良的传统得到继承和创新,我认为这是高校图书馆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当今时代,文化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它既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主要因素,同时亦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凝聚人心、陶铸国魂、开拓创新所赖以依靠的重要精神资源.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源头活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研究二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从中挖掘、继承并弘扬优秀文化因子,对于推动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4.
朱泽忠 《文教资料》2006,(30):171-172
文化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种文化保持其青春活力的不竭源泉。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新,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正确对待民族传统文化和外国文化,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相似文献   

5.
分析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在教学中的必要性,就如何继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讲述意见,提出建议和举措.在继承并吸收的基础上整理具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使其更好地进入学校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6.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构建具有民族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开展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实践活动、重视地方传统文化教育、关注民族传统文化创新等,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使学生能够理解并认同民族文化,继承并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7.
创新不是盲目地吸收和妄自菲薄,而应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继承传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传统,发展传统才是真正的继承传统。在艺术多元的新世纪,广泛吸收人类一切明成果,已成为一种趋势,立足于传统,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生活,兼容并蓄,不能创新求变,是发展传统 圆通大道。  相似文献   

8.
中国画是我国独具特色的艺术门类,在传统与创新的争论中,中国画的创新、发展,应在继承传统中有益的东西,发挥我们各种绘画传统长处和特色的同时,借鉴西方优秀的艺术特色.既不能固守传统,又不能完全模仿西画,而是需要以中国民族精神为根基,开拓和丰富中国画的表现力,创造出现代性的中国画来.  相似文献   

9.
现代大学是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和人才库,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自然又承担起继承民族传统、创新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代大学应该结合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育富有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国家精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0.
如今,我国流行声乐已经走向了世界,这样的发展趋势必然要求我们接受外来的、新鲜的事物和先进的理念为我所用.我们应尊重流行声乐的传统审美原则,植根于民族文化,在保持民族传统韵味的前提下,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审视流行声乐发展中的继承和创新.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汇集实例,印证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绵延不断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的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这些内容标准的教学,都需要我们深入研究文化继承和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一、关于文化继承1.文化继承事实的客观存在2005年10月25日是台湾光复60周年纪念日。台湾沦陷后,日本侵略者不仅在政治上残酷统治,更在文化上不断渗  相似文献   

12.
现代大学是民族国家繁荣昌盛的动力源和人才库,为国家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做出积极的贡献.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自然又承担起继承民族传统、创新民族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重任,现代大学应该结合自身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优势,充分吸收民族文化的精华,培育富有民族意识和民族情感的国家精英,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谭贞 《天中学刊》1999,14(4):70-7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创新教育逐渐成为教育战线的热点。江泽民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的动力。可见,没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民族是一个愚昧的民族,它必然落伍于时代,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众所周知,教育是人类文明成果的延伸和传递,人类一切文明成果都要通过教育继承和发扬。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传授知识,让学生继承人类文明成果。但继承不是最终目的,继承是为了人类的衍生和发展,传统的墨守成规,因循守旧教育是一种“守成教育”,它只能使社会停滞不前,使…  相似文献   

14.
通过文献综述、调查等研究方法,了解恩施市城区全民健身与民族传统体育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状况,并从实际出发通过全民健身的开展推广该地的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校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建立专业注重实践性和生活性,尊重民族风俗习惯,加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创新,注入时代特色和体育气息为其在继承中得以发展提供现实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传统民族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继承和发展传统民族艺术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高等院校进行设计艺术教学的必经之路。如何将传统民族艺术与实际应用完美结合.积极吸收新的艺术元素并加以创新是艺术院校设计艺术教学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龙狮运动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体育活动,是中华民族传统民俗中最优秀的文化遗产.本文通过分析我国舞龙运动的发展历程以及我校舞龙运动的开展状况,探究舞龙运动的创新与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这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弘扬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赋予了高等教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历史使命.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与世界文化的会通和融合中推陈出新,并加以传播,建立民族自信,引领时代方向,这是大学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主题说明及活动目的 在中华大地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都有着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并激励我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活动中继承和创新民族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与创新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相似文献   

19.
母语教育植根于民族的悠久历史 ,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是其永恒课题 ,必须在继承传统中创新 ,在开拓新路时汲取传统之精华。这一意识应浸透在语文教育的方面。举例而言 ,可从朗读与背诵、考试以及打基础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等来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母语教育植要于民族的悠久历史,继承传统和不断革新是其永恒课题,必须在继承传统中创新,在开拓新路时汲取传统之精华。这一意识应浸透在语教育的方面。举例而言,可从朗读与背诵,考试以及打基础与培养创新能力的关系等来思考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