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长跑比赛的实践充分说明,除了进行身体,技战术训练之外,更重要的是加强赛前心理训练,使队员达到最佳竞技状态,这是运动员能够超常发挥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马琳在第45届世乒赛上发挥出色,成绩优异,被国人誉为“打虎英雄”,被大会评为最佳运动员.马琳这次能够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量,我认为跟赛前的准备紧密相关.在赛前的两次封闭性训练中,我们教练组对每个重点队员的训练重点都进行了专门的讨论.同时与科研人员进行了紧密的配合,对世乒赛上  相似文献   

3.
1赛前训练安排的重要性 赛前训练是前一阶段训练过程的延续,应将前一阶段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充分应用到赛前训练中来,即赛前阶段的训练手段和方法的安排应有连续性,与前段相衔接。而6-8周的赛前训练是指在竞技状态初步形成的背景下进行的,此时竞技状态并没有达到最佳程度,其构成因素之间联系还不稳定,需要进一步协调和巩固,  相似文献   

4.
青少年皮划艇运动员赛前训练安排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动员能否在比赛中发挥最高水平,取得最佳成绩,与赛前的训练安排是否得当关系密切。赛前训练是指运动员如参加比赛,经过系统的大运动量训练阶段后到进入比赛之间所安排的一个过度训练阶段,其目的是通过调节训练结构和负荷量,使运动员机体能量物质获得全面的恢复和以最佳技  相似文献   

5.
江汉大学龙舟队成立于2011年,同时也是一支学生军队伍,并屡屡在国际级、国家级比赛中获得佳绩。在目前龙舟竞赛越来越繁荣的状况下,江汉大学龙舟队这一支学生军队伍也遭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这种压力表现在诸多方面,例如:身体素质要与专业队抗衡、技术动作要有所创新、学习成绩与训练成绩要成正比等。这就导致了队员们需要长期处于备赛状态,并且长时间大强度进行集体训练,同时也要兼顾学业。这些现象极有可能形成赛前过度训练。为此对江汉大学龙舟队成员赛前过度训练的早期症状展开调查和分析,旨在了解龙舟队员在备赛训练时的身体疲劳情况。本着早发现早处理的原则,监测参赛队员身体疲劳状况,为龙舟队赛前科学训练、预防运动性疾病提供参考,并降低对队员们造成的生理性伤害,为运动员发挥最佳水平提供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6.
郭克军 《体育世界》2008,(8):110-111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而比赛能力是指运动员在正规的比赛中,表现出的最高专项成绩或战胜对手的能力。赛前训练阶段是运动员在比赛期能够达到最佳竞技状态的重要阶段,对运动员比赛能力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赛前训练的任务是要把运动员已获得和已具备的运动竞技能力,通过赛前训练更好地表现出来,形成最佳竞技状态和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创造最高专项成绩。  相似文献   

7.
赛前训练的竞技状态调控中存在着许多“时间生物学”和“时间运动学”规律,运用这些规律调控赛前竞技状态,对提高赛前训练安排的科学性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田径、游泳、羽毛球和射击等项目的教练员和专家、学者进行有关影响赛前训练的时间因素的调查,确立了包括“时间生物学因素”和“时间运动学因素”在内的14个影响赛前训练效益的具体时间因素,并对这些时间因素对赛前训练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排序。还对这些因素在赛前训练中的调控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确立了一个“优秀运动员赛前中短期训练阶段的时间学整体结构及整体调控模式的构想”,并据此设计了具体的赛前训练时间学调控方案。  相似文献   

8.
一、模拟比赛训练法就是使训练尽量接近于比赛实际。不断提高队员的实战能力,可排除参加比赛时的不良心理状态,使运动员处于适宜的兴奋程度,巩固“最佳战斗状态”心理,从而在比赛中才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发挥正常、视比赛为训练。二、达标训练法教师在训练中将队员编组,进行“达  相似文献   

9.
1.赛前训练的任务 赛前训练阶段是决定运动员成绩诸因素的优化与协调阶段,其任务不在于继续提高运动员的机能能力和训练水平,而是把已经获得和具备的运动技能,通过赛前强化训练表现出来,促使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完善比赛能力,并使影响专项成绩的各训练因素趋于平衡。形成最高竞技能力,保证运动员在重大赛期创造最高专项成绩。[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正> 不论任何体育项目,为了正确制定赛前身体训练计划,首先都必须对那些可以使该项运动达到最佳效果的肌肉群、身体各系统及能源储备进行分析。排球比赛所要求的身体训练是提高柔韧性、肌肉力量、爆发力和灵敏。这些素质必须融为一体,使每个运动员达到最佳技术状态。排球比赛的各个阶段中,要求身体各部位都参加活动。因此赛前的身体训练必须包括肩韧带、手臂、躯干、腰部和腿部。综合身体训练计划包括非赛季、赛季预备期和赛季的身体训练计划,这样可以产生最佳训练效果(表一)。  相似文献   

11.
很多项目的教练员都要以详尽的统计材料分析本队队员甚至对方队员在比赛中的表现。然而,大多数统计材料仅仅是比赛的静态概括,几乎通用了“总计”、“平均数”或采用“失误率”的定式来反映队员的场上表现,这些数据几乎没有体现比赛的动态情况。录像机的使用使教练员能够反复地训练自己的队员,观察运动员的动作,做好赛前准备。由于录像设备能使研究者更严谨地分析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比赛中的行为,所以体育科学研究者很欢迎这种工具。录像带提供了比赛的永久性资料,由此,研究人员把比赛的实况带回实验室并作出较为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在门球比赛中,如何使参赛队员正常发挥打出好成绩,是门球界有识之士一直关心和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赛前动员讲“四忌”,赛中教练员适时向击球员警示“四忌”的方法,使队员牢记“四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简要地叙述一下“四忌”的内容及作法,供球友们参考。一忌:上场心慌:队员上场后心慌紧张,主要是思想压力大,包袱重,怕打不好。我们赛前动员不提拿奖杯、争名次的话,而是大讲如何通过参赛相互交流球艺,学习别人之长补己不足的内容,要求大家不背包袱、轻装上阵、平心静气、沉着稳重地参赛。若发现有的队员一直心慌无法控制、调整的话,…  相似文献   

13.
赛前训练是教练员、运动员最感兴趣的话题之一。近年来,我们教练员积累了丰富的赛前训练经验,也饱尝赛前训练安排失当的痛苦。“九运会”决赛即将开始,为协助教练员安排好4年来国内最重大比赛最后阶段的训练,特将马格利索所《Swimming Even Faster》一书的第十一章赛前减量训练译出,以飨读。  相似文献   

14.
在有限的时问里要取得最佳成绩是教练员在为比赛准备运动员时所面临的任务。赛前往往没有足够的时间研究每个运动员要取得最佳成绩需要什么,也没有时间来满足这一需要。作为一个运动队,个人的成绩通常是以小队或者全队的目标为转移的。在全队情况范围内,教练员(教师)怎样来取得最理想的个人成绩,而不使个别队员或全队队员技术遭受损失呢?研究学习的理论家认为训练和教学策略尽可以极不相同,但是“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却是教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这一点为准则,教练员有责任去选择适当的训练计划,将其与自己的训练条件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5.
金明  周进  徐贞 《体育世界》2014,(4):133-134
以南昌航空大学跆拳道队14名队员加1名教练为研究对象,用Inbody230体成分分析仪对队员在开始训练时、比赛前进行体成分监测。结果显示,在赛前两月中队员们在教练指导下进行系统规律训练,在不影响体能的情况下节食以减轻控制体重,结果在赛前均将体重控制在比赛要求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跳水     
G861.214.86 9801426跳水运动员赛前心理状态分析及训练浅谈[刊中,I]/袁连英//体育科研.-1997.-18(1).-15-17参2(MYL)跳水//赛前训练//心理训练//心理分析根据少年儿童的特点进行训练的实践表明,心理训练能有效地发挥运动员的最佳水平,只要找到了每个队员的心理特征、个性,调整好兴奋点,就能促进技术水平的发挥.  相似文献   

17.
<正>笔者一直负责铅球的训练工作,在队员的心理训练以及赛前调控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希望和各位同行共同探讨。一、赛前异常表现1.紧张。具体症状:小便次数增多,四肢  相似文献   

18.
四、赛前训练与田径运动员比赛能力的培养 赛前训练是比赛的专门准备与训练阶段,其时间长短、目标设置、训练结构与具体安排,受多年与全年训练的制约。 (一)比赛期与赛前训练阶段 1.比赛期 比赛期分为两个阶段,即比赛准备阶段和赛前训练阶段。比赛准备阶段主要是通过模拟比赛和各种非正式的比赛(表演赛、测验赛等),对训练水平和比赛  相似文献   

19.
对参加2016年全国春季冠军赛辽宁赛艇队女子公开级运动员进行赛前训练监控,探究赛前训练负荷安排引起赛艇运动员身体机能和运动表现能力的变化,以期为赛艇运动员赛前科学安排训练负荷,使运动员在赛前保持最佳竞技状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赵鹏 《体育科研》2013,(5):67-71
目的:对国家男子举重队重点队员在2012中国举重锦标赛(奥运选拔赛)和奥运备战赛前的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控,总结现有的赛前训练的模式,为教练员及时了解运动员的身体反应、修订训练计划和调整训练负荷、保证运动员在大赛前机能处于良好状态提供参考。方法:在国家男子举重队2012年奥运选拔赛和备战奥运的赛前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国家队5个重点级别,6名运动员进行训练监控。结果:奥运选拔赛前的训练模式为赛前第2周训练强度和负荷达到最大,之后训练强度和量缓慢降低。奥运备战赛前的训练模式是大强度大负荷周与小强度小负荷周交替出现,总体呈下降趋势。选拔赛的赛前模式优于奥运备战的赛前训练模式。结论:两次赛前训练结果比较发现,锦标赛赛前训练模式优于奥运备战赛前训练;训练强度起始较大随后缓慢下降,整体训练负荷较稳定的训练可以保持运动员在赛前训练阶段的生理机能的稳定,同时提高运动员的肌肉爆发力,增强竞技状态;强度中等、训练负荷较大且整体训练量呈波动趋势的训练易于给运动员造成一定的身体不适,引起运动疲劳的积累,导致赛前竞技能力的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