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理论角度,对广西北海市旅游汉英翻译现状和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北海作为一座沿海开放城市和历史文化古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北海的旅游接待汉英翻译文本数量寥寥无几,质量参差不齐,亟需改进。本文还进一步总结出要想翻译出好的旅游文本,不但要求译者具备良好的翻译技能,而且要求译者应该充分考虑到目的语与原语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旅游文本是实用文本,而目的论作为极具应用性的翻译理论,为指导旅游文本的汉译开辟了新路径。笔者结合南美旅游翻译实践文本中的一些实例,提出了适于旅游翻译的策略,以探索旅游文本汉译的最佳宣传效果。一、目的论目的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打破了主导翻译界的结构主义的刻板印象,将翻译定义为有目的的行为,从翻译家的新视角解读翻译。凯瑟琳娜·赖斯的研究正式拉开了目的论早期研究的序幕。她借鉴德国心理学家卡尔·布勒关于语言功能的观点,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3.
李仕敏 《科教文汇》2011,(13):124-125,196
高质量的旅游翻译文本对促进中国旅游资源及文化的对外交流和宣传起着重要的作用。从语篇特征角度,主要探讨当前旅游文本中的旅游景点介绍翻译是否以语篇为基本单位,并且以天津热带植物观光园的景点介绍为例,对该景点介绍文本翻译具备的语篇特征中的衔接性和连贯性进行分析,提出以语篇为基本单位进行翻译,探索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语篇的翻译方法和策略,从而提高旅游文本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景区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的观感。本文以横店影视城的旅游文本英译为研究案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度探讨其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指出译者应不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恰当的选择,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旅游与旅游文化翻译良莠不齐,本研究以河南省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翻译文本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揭示英美读者对旅游英译本的期待和汉英篇章规范的差异,帮助译者总结出汉英旅游翻译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6.
文辛 《内江科技》2011,32(3):45-4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旅游资料更具有文化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负载浓厚文化信息的语篇。在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文化差异是导致翻译障碍的突出问题。本文着重分析了旅游翻译的策略,从而说明旅游翻译应该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Toury的翻译规范论角度探讨了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变译规范及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规范。为译出高质量的旅游英语文本,旅游翻译工作者一定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广泛阅读,勤查勤记,充分了解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规范和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翻译规范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8.
刘洋  张琳瑜 《科教文汇》2014,(22):157-159
通过研究海南地区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与指导,并结合中西方语言习惯与文化差异等诸多影响因素,总结概括出一些旅游文本的翻译规律,从而更好地为专业翻译和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翻译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海南地区旅游景区宣传手册的翻译,以目的论作为理论基础与指导,并结合中西方语言习惯与文化差异等诸多影响因素,总结概括出一些旅游文本的翻译规律,从而更好地为专业翻译和旅游相关部门提供翻译实践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龙江华 《科教文汇》2008,(26):243-244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旅游产业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Toury的翻译规范论角度探讨了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变译规范及旅游景点名称的翻译规范。为译出高质量的旅游英语文本,旅游翻译工作者一定要本着严谨认真的态度,广泛阅读,勤查勤记,充分了解旅游资料的汉英翻译规范和英语国家的语言和文化规范,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不断增强翻译规范的敏感度。  相似文献   

11.
黄莹 《科教文汇》2008,(19):251-25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旅游语篇更具有文化性。它是一种典型的负载浓厚文化信息的语篇。在旅游语篇的翻译中,文化因素导致的障碍是翻译中的突出问题。本文主要从词汇和语篇两个方面来探讨文化因素导致的翻译障碍。  相似文献   

12.
刘芳  邢杰 《大众科技》2010,(8):206-207,155
隐喻现象的翻译是一类特殊的翻译问题。隐喻现象本身所负载的文化因素与思维方式要求译者有所取舍,做出选择。译者需要考虑隐喻的成构方式以及所属文本的文本类型以采用合适的翻译策略。超越了直译、意译概念的翻译原则使讨论变得更有意义,也将对翻译教学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王鉴莺 《科教文汇》2008,(11):248-248
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不仅受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文化的制约,而且更为译者的文化态度所影响。本文将以林语堂的翻译为例,来探索这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4.
王鉴莺 《科教文汇》2008,(31):248-248
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翻译不仅受到源文本和目标文本的文化的制约,而且更为译者的文化态度所影响。本文将以林语堂的翻译为例,来探索这种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15.
蔡永丰 《科教文汇》2014,(20):105-106
随着旅游文化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外宣翻译在本土对外传播的旅游文化活动中愈加重要。笔者根据旅游文化外宣翻译行为的特点和旅游翻译教学改革的实际,总结出外宣翻译对高职本土旅游翻译教学的启示,期冀能促进旅游英语翻译教学,培养更多更好的本土外宣旅游翻译人才。  相似文献   

16.
宋丽 《百科知识》2023,(9):72-73
<正>翻译过程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过程。而在旅游翻译中,翻译更是文化传播的“形象大使”。旅游翻译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能否将相关的文化信息传递给游客,直接影响到旅游业的发展。贵州地处中国的西南部,经济水平在全国范围内相对滞后,但贵州牢牢抓住“旅游”这根“经济脉”,大力发展旅游业,打造旅游城市形象。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与少数民族相关的村寨和景区比比皆是。但因为语言表达习惯和风俗习惯等的不同,导致了外国游客在游览时对景区内的民族文化内涵和认知存在障碍。  相似文献   

17.
韩菲  罗雷  苏曼 《科教文汇》2013,(28):133-134
互文性对文学文本翻译有着一定的解释力。在后现代文本理论中,《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在跨文本语际翻译中已进入一个开放性的空间,与他者文化相互对话、碰撞。本文从互文性的视角分析了《红楼梦》在跨文本语际翻译过程中的源语文化重建的必要性,及其和译入语文化的关系,突出其日益明显的文本交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  相似文献   

18.
曾璐璐 《科教文汇》2010,(8):132-133
目前辽宁旅游景点公示语的英译不尽如人意。本文针对辽宁主要旅游景区内公示语翻译存在的诸多值得商榷之处,分析和归纳其中部分文本,并给出参考和建议的译文。同时,对汉英旅游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期改变现状,扩大辽宁旅游国际知名度。  相似文献   

19.
作为书面体的旅游篇章有文化覆盖面广,用词讲究和亲和力强的特点。在翻译旅游语篇时要考虑提高语篇的接近度,按照英美国家旅游语篇的特点安排表达顺序,注意文化负载词和古诗词翻译的技巧等。用大量实例说明旅游语篇翻译中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旅游翻译中出现的质量低下问题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和分析,认为影响旅游翻译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文化本身的问题。中英文的差异是影响翻译质量的因素之一,其中的文化差异在旅游英语翻译中体现在历史、审美、宗教、风俗习惯诸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