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竞技本质非“游戏论”——就本质主义立场与军献兄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两种主要哲学观中,本质主义寻求着事物的共性和普遍性,反本质主义认为本质是一个幻影。本质主义立场寻找着竞技确定的本质,而反本质主义以语言游戏为据认为游戏无本质。在文化语境中游戏存在着一个泛化的乱象,其自身的不确定性使得游戏本质难以寻找与琢磨,因此,无法成为规定其他事物的实体概念。原始游戏和文化游戏的区别,又使得游戏概念复杂和易变,虽然在表现形式上游戏与竞技存在着联系,但在本质上却不是同一事物。在本质主义视域中,身体性、乐趣和竞争也寻找不到游戏和竞技的同一性,它们缺乏共同的本质。作为一个泛化的"游戏"概念,无法成为规定"竞技"本质的内核,竞技本质不在游戏之中,因此,"竞技本质游戏论"不成立。竞技是生存技能的传习、演练和展示,是一种改造自然的技艺,最后认为:竞技是身体性运动竞争的技艺。  相似文献   

2.
千年巨树果满枝——中国技巧六十载辉煌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蹦床与技巧》2010,(1):15-22
是惊与险的展示,是力与美的组合;是刚与柔的交融,是动与静的编织~._这,就是现代技巧运动。展示着音乐与舞蹈的魅力,升华着体操与杂技的技艺;折射着传统与发展的演进,融汇着体育与艺术的精华一这,就是现代技巧运动。纵观林林总总的现代竞技体育项目,没有哪一个竞技项目的历史能象技巧项目那样源远流长、那样历史悠久;没有哪一个竞技项目的运动形式能象技巧项目那样腾跃灵动、那样丰富奇特。  相似文献   

3.
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特点与社会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竞技武术套路脱胎于传统武术,又区别于传统武术。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基本特点是:技术发展以规则为导向、规则强调技术动作的高度技艺性、技术体系的开放性,竞技武术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建  管月泉  陈欣 《体育世界》2013,(10):47-4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对传统舞龙的起源、古籍和种类进行了梳理;竞技化、非遗化、高校化、产业化是舞龙运动的现代发展趋势;最后得出,传统舞龙运动承担着传统哲学理念、技艺和文化传承功能,并逐步成为传统舞龙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桥梁。  相似文献   

5.
论竞技武术套路的审美特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观察法,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趋势和审美特征进行了探讨研究。结论认为:竞技武术套路正由目前追求难度的竞争性走向追求演练技巧的高难技艺的竞艺性,在追求整体艺术观的前提下,竞技武术套路整体意义上的审美特征为和谐、气韵和意境。  相似文献   

6.
论竞技体育的法律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竞技体育的基本属性与法律调整的关系竞技体育相对于社会体育、学校体育而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或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以取得最好运动成绩而进行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行为。从行为主体看,竞技体育可以分为公民个人即运动员的竞技行为和团体即运动队的竞技行为两种。竞技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为,兼有技术与社会两方面属性。从技术角度看,竞技体育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行为要素的技艺性。竞技体育是一项高度专业性运动,运动的动作、幅度、次序、时空限制、速度、位置、排列、频率等均有严格的要…  相似文献   

7.
崔乐泉 《收藏》2008,(4):66-73
中国古人的休闲健身活动可以分为自娱参与类和被娱欣赏类两大形式。自娱参与类主要是指人们通过亲身参与而达到休闲健身目的的活动形式,如传统的欢歌载舞(图1)、运动竞技等。其中既有闲暇、节日期间的歌舞娱乐(图2),又有传统的保健养生,军事与武艺竞技、娱乐性竞技和其他的民俗游乐竞技等等体育活动形式。而被娱欣赏类则主要是指对一些艺术形式,如戏曲、技艺表演等的欣赏休闲,休闲者藉此达到愉悦心智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论我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的社会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民间游戏,俗称“玩耍”,是指流传于广大人民生活中的嬉戏娱乐活动,它是游艺民俗中最常见、最普遍、最有趣的娱乐活动。它主要流传于少年儿童中间和节目里成年人娱乐节目之中。而民间竞技则是指在民间举行的各种形式的赛力、赛技巧和赛技艺的活动。中国民间游戏与民间竞技作为一种传承的民间文化形态,从产生之日起便深深植根于神州大地,并在传承的过程中体现着自身的社会价值。一、早期的启蒙功能席勒在《美育书简》里这样说:“只有当人充分是人的时候,他才游戏;只有当人游戏的时候,他才完全是人。”从中展示了游戏(包括竞技)本身所具有的社…  相似文献   

9.
竞技格斗类项目作为竞技体育活动的主要运动项目,是竞技格斗运动员进行格斗技艺比赛的重要方式。竞技格斗类项目中由于其自身具有过当行为,深深影响了竞技格斗赛事的推广和中华格斗文化的深入发展。目前中国竞技格斗类项目的过当行为界定既有体育规则界定,也有包括刑法在内的法律界定,两者的界定标准的不一致造成了界定过当行为时的混乱。因此,需要弄清楚竞技格斗类项目中过当行为的定义是什么,特征有哪些,体育规则和法律理论如何界定竞技格斗类项目中过当行为的性质,两者矛盾如何解决,最后如何正确界定竞技格斗类项目中的过当行为。通过分析总结法,将竞技格斗类项目中过当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阐述竞技格斗的过当行为的体育性质和法律性质,从而对竞技格斗的过当行为进行正当化界定。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世界体坛,女运动员已同男运动员一样在参与各竞技项目中,表现出高超的技艺和大无畏的拼搏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