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 这是广东教育出版社高中版信息技术《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四节“程序的循环结构》的第一节课。For循环是循环结构中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常用的一种结构,是程序设计的基础。因此,学好本节课非常重要,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精神。本节课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
本节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二章第三节和第五章第三节。以第二章第三节内容《冒泡排序算法》为主,第五章的内容主要用于学生进行程序编写及上机实践。  相似文献   

3.
本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VB的编程环境、VB中的数据类型、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处理 本节课以教育科学出版社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的第一章《如何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和第二节《算法描述与设计》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用一节课时间完成。  相似文献   

5.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浙江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一节。主要介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以及在VB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应用。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学习了必修内容《信息技术基础》。其中,第三章第四节《算法及其实现》整合到选修内容《算法与程序设计》中学习,对于学生来说,这是第一次接触程序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6.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虑,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排序"和第五章第三节的"排序算法的程序实现"教学内容合并起来教学,以加深学生对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关系的体会。排序算法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算法,对它的学习既是对已经学过的三种程序设计结构的综合运用,又能为后续对分查找的学习作好铺垫。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对应标准模块为“算法与程序设计”选修模块,对应标准条目为(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相似文献   

8.
潘宁 《中小学电教》2011,(3):132-133
一、教材分析本教案采用的教材是《算法与程序设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版选修本)第三章"算法的程序实现"中第四节"对数据进行排序"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For循环语句》是浙教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四单元第三节第3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的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For语句的格式,理解For循环语句的功能和执行顺序,并会简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正>前段时间,笔者在市里开设了一节观摩课,课题是"任意角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锐角三角函数,所以本节课属于下上位关系的学习.怎样讲解,才能让学生觉得新学习的知识与初中的不矛盾,是合理的,尤其在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师生互动活动环节上有一定的难度.一般这节课的程序是:先复习初中所学知识,要求学生注意到锐角三角函数实质是  相似文献   

11.
《二分法查找数据》是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教材《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三节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数组的基本操作以及使用顺序法在数组中查找数据的基础上,学习利用二分法查找数据,为后续“数据排序”的学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本节教学内容选自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算法与程序设计》。出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虑,将教材第二章第三节的排序和第五章第三节的排序  相似文献   

13.
对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用编程与未来对话<第9课猜数字游戏>》进行了深度探究。本节课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引导学生完成猜数字这个游戏的python程序编写,进而拓展出二分查找算法,并以猜数字游戏为例对二分查找算法的优缺点以及适合的应用场景进行阐述,使学生理解猜数字游戏背后的算法原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算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课堂教学程序一般可分三个部分:一是阅读程序,它的作用是理出本节知识的要点;二是深化讨论程序,它的作用是弄清和辨析本节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三是反馈信息程序,主要是作巩固本节知识和运用本节知识解决问题的练习。我所采用的课堂教学程序,大致按照如下所述进行。启迪→看(看书、观察实验)→学生填写程序空白→议讲→练习。其中启迪即启发思维,明确任务,是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和关键,它将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阅读一般是让学生根据启发提纲或教师的指令选读或精读。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重要的概念、论述、关键的字、词和句作必要的标记,有疑  相似文献   

15.
丁吉安 《考试周刊》2011,(56):167-168
Applet程序是采用Java创建的基于HTML的程序,具有多媒体支持功能,但对初学者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本文从采用多媒体和实例化教学,加强对原理的理解和培养学生兴趣及动手能力等方面介绍本节内容的学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算法与程序设计》第三章第五节《用递归法解决问题》,内容包括自定义函数及调用、递归算法思想和程序实现。因为自定义函数往往是递归算法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科书在讨论了什么是递归法之后,还介绍了什么是自定义函数,以及在VB中如何定义、调用自定义函数,这两者是本节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17.
尝试《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教学的学校非常少,其实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史中,"程序设计"一直占据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算法的学习比较抽象、枯燥、难理解,很难调动学生积极性。学习算法与程序设计就是要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如何使用计算机解决问题,尤其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学习本模块的关键。从简单程序入门,激发学生兴趣;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巧妙解决问题;从设置悬念中,提高课堂效率;从错误中总结经验,教会学生自己调试程序。  相似文献   

18.
保证课堂教学的条理性和延续性,理顺和简化知识结构,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 “算法与程序设计”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选修模块,以问题解决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本模块的学习“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这就是《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三章第二节。在获取信息之后,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就是对信息进行加工,信息的编程加工是利用计算机加工信息的三种类型之一。本课通过引入《象棋与麦粒》的故事,阐述了用编程实现信息加工的主要过程。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计算机加工信息的内在机制,同时也为学习选修模块“算法与程序设计”做好铺垫。  相似文献   

20.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初三的一节咏物散文复习课。学生在此阶段已有一定的相关知识积累,但对咏物散文的阅读还没有总结出一定的方法。基于此,在本节课中,以《紫藤萝瀑布》和《行道树》为例,总结一定的方法,再用此方法研读林清玄的作品《心田上的百合花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咏物散文的习惯与技能,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