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鲁迅的杂文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其讽刺手法的运用独具特色。文章认为其讽刺艺术特色有如下几方面:夸大讽刺对象、恰到好处运用多种修辞格的讽刺、以夷制夷的讽刺、不失幽默的讽刺和尖锐泼辣的讽刺用语。  相似文献   

2.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作为一部讽刺性作品,突出的成就不仅表现在继承了明清以前小说在讽刺艺术上对比、夸张等惯用手法,还独创了讽刺艺术的新特色。在讽刺的内容、手法、以及对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探索,单单从以往的典型性、真实性等角度来理解《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特色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3.
讽刺艺术是《围城》的一大艺术特色,它讽刺范围的广泛性、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故事情节及精雕的细节描写自然流露;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典故、比较、推理等随处可见;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4.
李贺的咏古诗众多,结合其自身经历和时代背景,其中的讽喻性能够体现李贺认清形势的睿智。本文将探讨李贺众多咏古诗中的讽刺艺术的特色,并探求其讽刺的对象以及原因,最后通过李贺咏古诗讽刺艺术的特色与杜牧的讽刺艺术进行对比来更好地概括出李贺咏古诗的讽刺艺术意向新奇和想象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儒林外史》杰出的讽刺艺术让鲁迅拍案惊奇,使其受益匪浅。鲁迅不仅继承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将之打上个性化的印痕,具有“同而不同”的特色,而且超越了吴敬梓的讽刺成就。  相似文献   

6.
张天翼的小说富有鲜明的讽刺色彩,他将讽刺的锋芒指向社会、人生,着重刻画了三种庸俗的丑态。辛辣的讽刺贯穿其作品的始终,他的讽刺之作,在现代讽刺文坛上具有特殊地位。幽默、诙谐、夸张的艺术手法,使张天翼讽刺小说的语言特色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7.
《围城》里的讽刺艺术特色浓厚,可谓无处不在。深刻的讽刺主题,广泛的讽刺范围,通过故事情节和入微的细节描写自然体现的精深讽刺意味;讽刺的手法多样灵动,比喻、借典、比较、推理等顺手拈来;讽刺的语言更是或泼辣尖锐,或幽默诙谐,令人拍案。  相似文献   

8.
提起文学作品的讽刺艺术,最突出的要数吴敬梓的《儒林外史》了。《儒林外史》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它的艺术特色和成就主要表现在讽刺方面。《范进中举》的故事见于小说的第三回,是《儒林外史》中写得最精彩的片段。下面,本文就以《范进中举》为例,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进行初步的探析。一、通过具体形象的艺术描写表现爱憎感情《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主要表现在人物描写上。小说通过人物描写来实现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  相似文献   

9.
讽刺艺术一直是《围城》的一大亮点,本文从人物、情节发展、讽刺手法、语言特色四方面论证了讽刺艺术在《围城》中的体现。《围城》以人物的活动为线索讽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它的入骨的讽刺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以精雕的细节来自然流露,没有给人一丝做作的痕迹,同时,它讽刺手法灵活多样,比喻、用典、比较、推理等处处见锋芒,讽刺的语言更是诙谐幽默、尖锐泼辣,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10.
幽默讽刺艺术是狄更斯《匹克威克外传》的主要特色,增强了小说的文学性和艺术感染力。从小说思想和语言角度出发,对漫画式、戏剧化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表现小说通过夸张、重复、强调、比喻、对比等手法取得的讽刺效果,从而理解作者的语言幽默艺术。  相似文献   

11.
把陈白尘讽刺喜剧跟中国现代讽刺喜剧的历史进程相联系,他那独特的艺术追求、创作特色和历史贡献等问题就具有了新的意义,在中国现代讽刺喜剧史上,关注重大的现实问题,自觉的类意识以及对讽刺喜剧艺术规律的捍卫等是陈白尘讽刺喜剧的主要历史贡献。这些努力有效地促进了讽刺喜剧跟社会现实和政治现实的结合。从总结中国现代讽刺喜剧经验和教训的角度看,陈白尘调整喜剧具有历史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2.
钱钟书先生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具讽刺艺术特色的佳作之一,作者把讽刺的矛头指向社会中的丑恶现象,运用高超的讽刺艺术技巧,把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置于抗日战争全面暴发前后的国民党统治区,巧妙地揭露了国民党的反动政策和汉奸文人、落后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肮脏的灵魂。  相似文献   

13.
《围城》最鲜明的艺术特色就是较多地运用比喻这一修辞手法,文中的比喻内容新奇巧妙,形式多种多样,达到了幽默讽刺的艺术效果。作者巧妙地安排语言,画龙点睛地暗喻其中,用冷峻幽默、睿智讽刺的艺术语言,刻画出了当时社会的丑恶和人性的懦弱。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表现角度的特殊、社会批判的深刻、幽默讽刺艺术的出色三方面探讨了《我是猫》这一作品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讽刺可以说是鲁迅从事文学创作的一个主要的艺术手法,本文结合小说《呐喊》来谈谈它的艺术特色——讽刺。从日常生活着手,对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精神体系的认识使鲁迅的讽刺指向自身,这是根源于对自己民族的无法言说的爱,是自我精神的觉醒与反思,嘲讽与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相对不发达,这主要是由于封建统治的残酷,绝大部分文人惧祸而不敢直接讽刺社会。这种现象导致作家在创作讽刺小说时尽可能委婉含蓄,在表现形式上往往假借其他文体形式来结构讽刺小说,诸如游记、寓言、志怪等。这种假体结构模式,既保留了原体的某些特色,又溶进了讽刺艺术的一些风格。因此,对中国讽刺小说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文学史上,《儒林外史》以其讽刺艺术的卓绝成就而独树一帜,它以“感而能谐,婉而多讽”①著称。鲁迅先生对它评价很高,认为只有它的问世,“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②,“在中国历来作调整小说者,再没有比它更好的了。”③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具有高度的鲜明的独创性。同中外文学史上的讽刺名作相比,吴敬梓笔下的调整艺术形象,闪耀着别是一家的异彩。所以,我们必须分析、探讨《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特色,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吴敬梓是一位谙于世态人情、娴于讽刺艺术的大师。 《儒林外史》描绘的大多为日常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18.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颇具特色,值得深入研究。笔者觉得:从其讽刺意义的透明度说,有的描写,讽刺之意较为显明;有的描写,讽刺之意隐匿在深层,读者须透过字面的表层意义,加以联想、破译,才能体会到。本文把后一种讽刺之意不很显明的描写拟称为隐匿性讽刺描写,今就这类描写的的特点和作者运用这类描写的缘由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讽刺艺术是海明威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方面 ,事实与表象的强烈反差 ,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及主题矛盾 ,反语、挖苦等语言手段是其特色  相似文献   

20.
讽刺艺术是海明威小说叙事艺术的重要方面,事实与表象的强烈反差,作品题目与作品内容及主题矛盾,反语、挖苦等语言手段是其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