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筠  李婧  滕学芹 《科教文汇》2010,(30):135-135,138
医德教育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基础教学阶段和临床课学习期对医学生进行医德医风的教育尤其重要。本文对将医德教育融入人体解剖学教学之中进行了初步探讨,目的是加强医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提高其整体素质,为促其成为医德高尚的医务工作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科技风》2021,(29)
当前医学发展模式经历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后,医学发展模式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得更加社会化,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任务与使命也逐渐变得更加多元化。在国家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和"四个优先"的理念指导下,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以人才资源优先开发、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投资优先保证、人才制度优先创新四个理念为指引,在实施相关战略后,有效促进了高校人才队伍规模的壮大,在医学人才建设的外部要素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具体政策与措施的着眼点忽略了医学院校管理和实践中对于医学人才内部心理要素及人文要素的培养。当前新形势下的医学教育改革对医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强化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是夯实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基石,将兼具文学学科与医学学科属性的叙事医学教育应用于高等医学教育中,有助于促进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的培育。通过优化课程体系、提供全学程教育、全方位进行保障、运用多途径实践等措施促进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以推动实现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5,(18)
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如何提高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建立健全且科学的临床技能培训体系,是医学教育研究与改革的趋势,是临床教学改革的必然。本文对现代教育技术对医学生临床能力培养进行了探索研究,通过改变传统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介绍了现代技术教育技术在临床技能培训课堂教学的三种培训模式,将学生所需掌握的临床知识能快速应用于实践教学中,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培养医学生临床技能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何华军  吴定安 《情报探索》2014,(6):80-83,87
通过对美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的调查分析,论述了信息素养是当今每一位公民必备的重要素质,对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非常重要.认为美国高校图书情报专业信息素养教育具有课程定位准确清晰、突出教育能力训练,注重主动学习和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注重理论知识学习与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课程考核较为全面、各有侧重,教学大纲详尽明了,专业训练与图书馆实践紧密联系等特点.这些对我国图书情报专业教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循证医学思想在高等医学教育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等医学教育在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中已经表现出巨大的作用,我国医学生的教育模式亟需完善,应逐渐使高学历与高能力得到有机的统一;循证医学是21世纪新出现的医学教育模式,给医学生教育带来了挑战,循证医学成为21世纪医学生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分析高职学生信息素养现状,提出了加强图书馆意识教育、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教育范围、培养读者快乐的学习理念等高职图书馆学生读者信息素养教育可实践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阐释了信息素质的概念和信息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的关系,介绍了信息素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相关实践情况,构建了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模式框架,并对该模式的内涵作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转换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智晔 《情报科学》2007,25(7):998-1001
目前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不健全的,大部分高校只侧重于对学生的信息知识和技能培养,并不注重大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工作和实践的能力培养。本研究试图从信息社会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出发,来探寻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结构,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三层次四年一贯制”培养模式,并对不同层次所对应的信息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与概括。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寻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未来研究方向,运用统计分析法,对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的相关研究进行统计分析,从提升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的必要性、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途径、将新技术应用于高校图书馆用户信息素养培养、信息素养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应有的服务内容等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分析认为,目前的研究存在着范围广泛但不深入、内容重复率高、团队缺失等研究局限。基于目前研究现状,指出高校图书馆应构建基于新技术的信息素养教育平台,着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用户对泛在知识环境的理解与应用,并开展以学术团队为基础的信息素养教育深度研究。信息素养教育研究应不断向纵深发展,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育在新时期面临变革时代的新任务:培养高校师生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培养他们成为拥有信息素养的终身学习者。该文从高校师生的信息素质现状阐明了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实需要以及高校图书馆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对用户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等医学教育中医德教育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医学院校充分认识到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通过临床专业理论课、临床见习课、毕业实习阶段,积极开展及融入职业道德教育,切实提高医学生的医学职业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12.
从个人知识管理的视角简要回顾了国内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现状.信息素养课程教学目标中尚未增加个人知识管理内容,企业界知识管理刚刚起步,导致了信息素养教育中尚未普遍加入用户个人知识管理内容.应通过培养用户学习、保存、共享、使用及创造知识的能力来提升用户个人知识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文章指出: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的素质教育,它对高校合格人才的培养有着十分重要意义。高校图书馆具有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得天独厚优势,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加强图书馆建设,发掘馆员潜能,积极推进信息素养教育,认真地履行图书馆的教育职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财经高校图书馆构建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必要性,揭示了当前财经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从高校教学管理、教育目标、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开展形式、从事信息素养教育工作者能力培养6个方面探讨了财经高校图书馆信息素养教育体系的构建和拓展。  相似文献   

15.
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时代的出现,正以有形或无形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社会。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已成为教育、社会等多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医学生作为国家医疗领域的后备军,其信息素养水平关系到国家医疗服务水平的高低。本研究从全国23所中医药院校中选取7所中医药院校进行调研和问卷调查。主要调研分为两部分,对学生们目前所处的信息素养能力水平的调研及对图书馆老师所进行提升学生信息能力的对策分析,力求找出不同院校之间的共性及个性,研究出适合中医药院校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模式。通过调研结果,找出目前的文献检索课开展状况及老师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状况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高等医学教育培养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学生需要在实习阶段将中医学的宏观辩证和西医学的微观检查相结合,更需要临床实习来培养其诊治思维。但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教学存在医学生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科如何发展和定位的困惑、理论知识差和学习缺乏主动性、动手操作机会少、受就业和考研影响大等问题,临床实习教学模式的陈旧、临床教学老师带教意识薄弱也是临床实习教育较为突出的问题。因此,加强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转变临床教学模式,加强教学经费投入,积极引导医学生建立正确的择业观,处理好考研和实习的关系,是提高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临床实习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学习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曦临 《现代情报》2007,27(11):199-201,206
本文从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和高等教育理念转型这两方面入手,就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和内涵作了分析与阐述,结合目前网络环境下高等教育与学习模式所发生的转变,对我国高校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深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图书馆的高校信息素养教育与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阐述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究与改革,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综合实践操作及运用的能力得到提高,以达到信息技术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将信息技术教育的课堂变成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阵地,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19.
高校图书馆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信息素养已成为高校学生综合素质和整体能力的重要标志。图书馆应高度认识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明确教育目标,制定教育内容,扩大培养途径,利用自身优势对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  相似文献   

20.
新生入馆教育是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研究淮阴师范学院不同阶段采用的新生入馆教育模式,分析了优缺点,设计开发出3D仿真图书馆新生入馆教育自主学习平台,并阐述该平台的模块功能、实现方法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