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推迟3天包含当天吗?算不算最后一天?这样的问题学生不容易理解。为帮助一年级学生清楚地理解“推迟3天”的含义,可以安排以下教学活动。【活动一】借助数数,初建模型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教师出示问题1(如图1),让学生独立想一想、算一算。教师引导学生在草稿本上写一写、画一画,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思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看谁最机灵     
活动目的要来: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活动准备:教师:4个同样大小正方体(每面上分别画有led个数量不等的点子),投影片学生:每组1个正方体,l张正方体展开图、打击乐器材分牌活动过程:1.找一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正方体六个面上点子的排列规律——相对两个面上点子数的和都是人2画一画教师出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国,引导学生画出其余三个面(空格)上的点子。3算一算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图(由四个正方体摆放而成),引导学生算出和我们正对面的背面的四个面的点子数…  相似文献   

3.
珠子的颜色     
<正>【例1】小丽把同样大小的红、黄、黑三种珠子按2颗红、1颗黄、3颗黑的顺序排列(如图),请你算一算,第26颗珠子是什么颜色?【思路点睛】26颗珠子不算多,我们可以动手按照题中的排列规律画一画,如下图:  相似文献   

4.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1)4/9×2=(2)10米的1/3是多少米?2.能力指向考查学生多元表征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和算理并进行正确计算的能力。学生通过“涂一涂,填一填,算一算,说一说”,进一步体会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模型——计数单位不变,计数单位个数相乘。  相似文献   

5.
宋莉萍 《四川教育》2009,(11):42-42
【案例】五年级下:“转化”思维训练课 (1)出示第1题:一件上衣165元,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一半,裤子的价格是多少元?  相似文献   

6.
<正>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基本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的综合应用。如何利用分割法、拼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帮助学生感悟转化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呢?可以设计如下教学过程。一、操作感知,分类提炼1.自主探究教师出示题目:求图1中草坪的面积,画一画,算一算,把能想到的方法都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7.
义务教材小学数学思考题教学提示(五)文/姜骏题27算一算:小明买一支铅笔和一个卷笔刀共用4角钱,小丽买一支同样的铅笔和一盒蜡笔共用5角钱。卷笔刀和蜡笔哪个价格贵?贵多少?(2·60)教学提示这是一道消元问题。针对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教师可按以下思路启...  相似文献   

8.
大清早,数学博士大猩猩点点一打开门,就看见服装店老板哈哈猴站在门口。哈哈候一见博士就说:“快帮我想办法算一算。我上次带一些钱向批发商小狐狸采购衣物,刚好买了9件上衣和24件内衣;后来想想上衣销路好,又把这些钱改成买15件上衣和16件内衣。这次我  相似文献   

9.
<正>一、习题展评习题一1.习题内容(1)算一算:15×3=(2)你是怎么想的?请在方框中写一写、画一画。2.能力指向主要指向运算能力和数学表达能力。本题的运算能力表现为以下两点:一是如何算,即对算法与运算程序的正确应用;二是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即对算理的理解,表现为运算合理性。数学表达能力则体现在运用自己熟悉的文字、符号、图形等方式描述或解释现实问题,即能合理地用数学方式表达内心想法。  相似文献   

10.
<正>如何设计圆柱与圆锥的练习,让其更有层次性?可以采用以下教学过程。一、基本练习,回顾关系教师依次呈现两组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如图1、图2),让学生先独立算一算它们的体积,同桌再相互说一说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回顾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金波 《湖南教育》2010,(6):46-47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上)第112~113页“数学广角”例1、例2.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金老师每天早上发愁,因为我发现上衣和下装有很多种搭配方法,不知道穿哪套衣服好.来看看我的衣橱里都有哪些衣服?(用磁性贴将衣服卡片乱粘在黑板上)有几件上衣?几件下装?  相似文献   

12.
在一次数学单元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选择题:某商店同时卖出两件上衣,每件都按99元出售了。若按成本计算,其中一件盈利10%,另一件亏本10%。问卖出这两件上衣是()。①不赚不赔②赚了9.9元③赔了2元④赚了2元这道题按常规思路,可分以下三步来解答:先分别求出两件上衣的成本:99÷(1-10%)=110(元)99÷(1+10%)=90(元)再算出两件上衣买入价和卖出价:买入总价:110+90=200(元)卖出总价:99×2=198(元)然后用买入价和卖出价进行比较:200-198=2(元)。所以卖出这…  相似文献   

13.
几只青蛙     
《数学小灵通》2024,(1):14-15+48
<正>池塘中每一根木头可以承载5只青蛙,每一片荷叶可以承载2只青蛙。请你数一数、算一算,是不是所有的青蛙都能同时到木头和荷叶上去休息?  相似文献   

14.
活动内容义务教材第五册P62页思考题。活动目标通过学生算一算、剪一剪、想一想、议一议、赛一赛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热爱数学的情感。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本课用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绳子两根 ,剪刀一把。活动过程一、设置悬念创设情境1 算一算。一根15米长的铁丝 ,要剪成3米长的小段 ,剪几次?师 :容易吗?谁起来回答?生 :15÷3=5(次)师 :大家同意吗?生 :同意。师 :老师很遗憾地告诉大家做错了。今天这堂活动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探讨看似容易却又容易做错的实际问题。2 揭示课题 :容易做错的实际问…  相似文献   

15.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信事业发展迅速,通话价格不断下调,若电信部门规定:长途通话3分钟内收取1.5元,3分钟后每分钟收0.4元.你能写出通话费Y(元)与通话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吗?其中哪些量在变?哪些量不变?能画出关于这些量的图象吗?图象又有哪些重要性质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次函数》这一章节.[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周静 《四川教育》2008,(7):52-52
案例:探讨“24×3的算理、算法” 师:同学们很轻松地算出了12×4的积,那么这些题你会不会算?(手指黑板上其余的算式,学生跃跃欲试)请先想办法算一算24×3等于多少,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相互商量一下。(学生尝试计算,计算后反馈结果)  相似文献   

17.
有些整数应用题,用整数应用题的思路解比较难,看成分数应用题反而很简便。例1小明从家里步行去学校。如果每分钟走60米,可以提前2分钟到校;如果每分钟走40米,则迟到3分钟。小明家离学校多少米?[分析与解]每分钟走6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60分钟;每分钟走40米,也就是每走1米需140分钟。前后两种走法,每走1米相差(140-160=)1120分钟。由相差(2+3=)5分钟,可以求出走的米数是:5÷1120=600(米)。综合算式是:(2+3)÷(140-160)=600(米)答:小明家离学校60…  相似文献   

18.
游泳的算题     
强强的爸爸是一位游泳爱好者,他每天早上都要在资江一桥与资江二桥之间的江面上游一个来回。一天,强强的爸爸刚游完上岸来,强强就迎上去问:“爸爸,你每分钟游几米啊?”强强的爸爸笑着说:“我从一桥游到二桥,每分钟游60米,从二桥游到一桥,每分钟游40米。好,你既然问我,那就请你算一算,我往返平均每分钟游多少米?”强强觉得这道题太容易了,很快列出下面的算式:(60+40)÷2=50(米)。爸爸一看:“不对,你再想想。”强强思索了一会儿,说:“爸爸,我算得没错呀!”爸爸拉着强强在岸边坐了下来,说:“老师教我…  相似文献   

19.
1.医生建议一个人平均每天吃盐至多5克,算一算:一袋(500克)你一家人至少能吃多少天?(安徽蚌埠市)  相似文献   

20.
最近,在听一位教师教学"勾股定理"时,为了突出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教师设计了让学生"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归纳与概括"等教学环节,先是让学生画出很多形状、大小各不相同的直角三角形.然后让学生分别量出所画直角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