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清空”“骚雅”论词,是南宋张炎提出的著名词学观点,他们在南宋中后期把词与诗进一步融合,建立了一种新的词学审美理想和词学批评标准。曹溶、朱彝尊等人更是以“清空”为旗帜建立浙西词派。姜夔、张炎等“清空”词人能自树一帜,浙西词派能主盟词坛近二百年,是融会“清空”与“寄托”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清顺治末年到康熙初年是清初词风胚变、词学振兴的重要阶段.广陵词人群体是这一时期一个重要的词人群体,他们的词学理论和创作都体现了不同于云间词派一统词坛时取法单一的宗旨,而是消除门径的偏见,提倡兼容并蓄、词风格多元化,这一词风的嬗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3.
王国维《人间词话》受传统词学影响,前人已有研究,而所受影响多大,有哪些方面,与晚清主流词派常州词派关系如何,尚缺少深入细致的梳理。通过对《人间词话》引用情况逐条考辨,发现《人间词话》征引常州词派词论达42则73例,占《人间词话》篇幅近三分之一,这充分说明《人间词话》最重要的古代词学渊源即常州词派。而且,在征引常州词派诸家词论的排序上,可以发现前五名的顺序依次是周济、陈廷焯、刘熙载、谭献、冯煦,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补充和修正了前人的某些认识。尤其是周济与陈廷焯,在词人批评与词学体系的创作论、鉴赏论、发展论方面,对王国维词学体系的建构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柳永现象     
柳永是中国词史上第一位专业词人,第一位大量创作慢词长调的词人,第一位俚俗词派的代表词人。他的出现在中国学史上是一个突出而罕见的现象,可称为“柳永现象”。“柳永现象”的出现标志着词的发展进入了慢词长调繁盛的时代,标志着中国学进入了通俗学与传统雅学分庭抗礼的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商品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大为壮大、职业人开始出现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明清易代之际,词坛领域也风起云涌,一时之间产生了大量的词人词作。康熙年间,王士祯拉开了清词中兴的序幕。王士祯的词论及创作深受云间词派影响,而陈子龙作为云间词派的领袖人物,自然也是王士祯学习的对象。王渔洋继承陈子龙的词论而又有所发展。这成为他词学观中的一大亮点,同时也将清代的词学创作领上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太原大学学报》2016,(2):41-45
地域性、家族性是明清文学的两大特点,这也是明清词坛上重要的文学现象。晚明以降,词学的兴盛、词体地位的提高,促使地域词人群体、家族词人群体迅速崛起,形成江南词学兴盛、词派纷呈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现象。家族词人群体构成郡邑词派的骨干,其中家族女性词人群体辈出亦是明清时期重要的词坛现象。明清之际家族词人群体的繁兴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现象,对于研究清词中兴和清初词坛具有重要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鲁竹 《台州学院学报》2009,31(2):54-57,82
浙西词人吴陈琰为“浙西前驱”曹溶的学生,于康熙二十年同淄川名宦唐梦赉相唱和,留下一百三十多首词,并与其他浙西词人有着广泛的交游。吴词境界阔大、慷慨俊爽,与其师曹溶一脉相承,却与典型的浙西词风迥不相侔。吴陈琰作词之时正是浙西词派发展壮大之际,他的创作从一个侧面展示了浙西词人从一个地理意义上的创作群体走向文学意义上的流派之经过。  相似文献   

8.
乾隆中后期,王昶将“格调派”诗歌理论融入“浙派”词学理论当中,强调词的“醇雅”风格,淡化朱彝尊、厉鹗词学中的“骚雅”精神;强调人品对词品的影响,淡化遭际境遇对词人创作的影响。他的理论,体现了“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和审美情趣,偏离了厉鹗词学抒写寒士悲情的基本特色,将“浙派”词学带到更加注重形式的道路上,是“浙西词派”走向衰落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9.
论清代浙西词派对蒋捷《竹山词》的接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西词派是以浙西一地为主的词人群体,在清初以至中叶影响了当时词坛的走向。以朱彝尊、李符等为代表,不仅推尊南宋词人姜夔、张炎,还与阳羡派的词学观念相交叉,对于宋末遗民词人蒋捷持有浓郁兴趣,积极评论、仿效、借鉴其《竹山词》,并以群体唱和蒋捷[惜秋华]为高潮,提升了蒋捷的词学地位,揭示出浙派更深层的词学图景,进而丰富了清词的中兴局面。  相似文献   

10.
<正> 词人姜夔虽不是南宋政治显要,也不是文坛巨子,但其词自成一家,影响深远,而被誉为“格律”词派代表,一向为词学研究者所重视。姜夔的一生,大部分时间是浪迹江湖。曾寓居、往返于合肥及江淮间。在他的七、八十首词作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与合肥有关。词人似与合肥结下了不解之缘、合肥成就了词人的创作业绩,是他创作生涯中一个很值得纪念的地方。  相似文献   

11.
南宋末年,词人张炎为总结一代词章而《词源》。在论中,他推崇白石,力倡雅正,标举清空。“雅正”是张炎论词的基本原则,“清空”则是他论词的理想境界、最高的美学要求。形成于康熙前期的浙西词派,以及嘉庆年间由浙西词派衍变的常州词派,其二的词学理论虽和张炎主雅正、清空的理论一脉相承,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他们的理论却不尽相同。由此,可以说《词源》代表了词论的一个时代。  相似文献   

12.
李慈铭词学思想与创作平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慈铭是晚清著名学者,也是同治时期颇具风骨的词家.李慈铭的词学批评涉及到清代词学中一些核心论题:其一为清代词学的南北宋之争,他推崇唐五代北宋词,对南宋词人,尤其是姜夔颇多批评,并直接影响到胡适<词选>的论词观念;其二是对词人性情与学养关系的讨论,在清代词学批评中,浙西词派重视格调之醇雅,常州词派强调比兴寄托、胸襟学养,但却忽视性情之抒写,纳兰性德、郭麐等虽倡导性灵,但却忽略学养,各有偏至.因此,李慈铭提出根植学养与独抒性情的结合具有重要的词学意义.他的创作实践了其论词主情、独抒性灵的思想,或写漂泊之苦,或咏家园之思,或感慨时事,均能将胸襟与识见、性情与学养完美结合,颇具风骨.因此,对李慈铭的词学思想与创作进行探讨,对学界更为细微地观察晚清词坛创作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从得名的缘起、词人活动情况和规模等方面对"临桂词派"的提法进行考辨,认为无论将该派成员界定为晚清四大家、粤西词家还是与王鹏运有交往唱酬的晚清词人,由于创作风格和词学主张的差异,"临桂词派"的说法难以成立.从临桂词人交往的实况看,他们并无树立宗派的意识,也不存在词坛的权威人物,理论纲领不统一,后继者乏人.所以,与其勉强凑成一派,倒不如将其还原成一个有密切联系的文学群体予以考察,以"临桂词人群"称之似更客观.  相似文献   

14.
两宋时期,江西地区涌现出较多的词人,取得了比全国大多数地区词人都要突出的成就,但由于他们的词学理论、词作风格及领袖人物都与全国其他地区词人相一致而未形成自己的区域特色,故不足于形成"江西词派",有的论者所提出的两宋"江西词派"之说并不成立,宋代江西词人是以词人群体的方式活跃在两宋词坛上的。  相似文献   

15.
晚清时期以四大词人为代表的词人群体将词学创作与批评活动推上了高潮。他们进行了大量的词学创作,但词作无不充满婉曲凄怆的悲情之美与低徊迷离的阴柔之美,本文试图在其文本之上分析晚清四大词人审美心态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常州词派的理论经过了一个开创、修正、完善的过程。常州词派开创者张惠言的词论将汉儒的比兴论引入词坛,带有明显的矫枉过正的色彩。尔后,其词学弟子董士锡、金应等人由于个人生活的坎坷,强调了词学创作自我实现和心理渲泄的功能,在陆机、钟嵘的理论中吸收营养,从另一个方面修正了张氏的比兴理论。周济在词学上受法于董士锡,但又称与张惠言、董士锡“各存岸略”,“或合或否,要其旨归,各有正鹄”。周济折中、完善了张、董词论,提出了“有寄托”与“无寄托”统一的主张,从而奠定了常州词派颇具特色的词学理论。  相似文献   

17.
以广西临桂词人为主的临桂词派主盟晚清词坛,临桂人王鹏运、况周颐作为词派领袖,标举“重拙大”之旨,建构《蕙风词话》词学理论体系,奠定临桂词派的创作成就和理论建树基础,形成在晚清词坛上与浙西词派、常州词派三足鼎立之势,并对浙派常派不断超越与创新,对词坛产生重要影响,确立其在词学史,尤其是晚清词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常州派词学思想是清代词学乃至历代词学的一座重镇,对后来的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皆有深远之影响。因此,深入探讨这一词派词学思想之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对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词不同于其他文体之美学特质、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优秀词篇的艺术价值所在,都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常州词人的士人心态、学术思潮以及嘉道时期词坛上出现的求变趋势作了具体的分析。说明常州词派之所以能够崛起于乾嘉之交,既与此时期特定之文化土壤及精神气候密切相关,同时也是词学自身发展规律的必然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以词之美感特质为主线,对嘉道时期常州派两位主要代表人物张惠言与周济二家的词学主张进行了爬梳整理。重点论述并评价了张惠言词学思想的基本内容,即立意为本之内蕴要求——近于比兴之表现方法——低徊要眇之审美追求——指发幽隐之鉴赏原则四部分;以及周济词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即“词史”说:周济对词之内蕴的拓展主张——“有无寄托”说与“寄托出入”说: 周济的创作论——重视接受主体之鉴赏思想——“空实”说与“浑厚”说:周济词境思想之萌芽四部分。在论述过程中,既力求真实地揭示常州派词学思想的理论价值,又试图反映出一条较为清晰的发展脉络,期望还常州词派以本来面貌。  相似文献   

19.
云间宋氏词人不仅是一个具有浓厚家族色彩的词人群,而且是云间词派的骨干力量.无论是词学理论还是词学创作,都体现出一种悄然走向浙西词派的动向.研究云间宋氏词人群,对整体把握云间词派、进而理清明清之际词学嬗变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论题:中晚期常州词派研究 答辩通过日期:2003年5月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界多重常州词派的词学理论,很少关注其创作实绩。该论文以常州词派创作实绩甚丰的中晚期作为观照重点,深入而具体地从理论与创作结合上探究了该词派的文学成就。 论文分上、下两编。主编“史论”提出常州词派中晚期作家可分为“守成型”与“变革型”两个群体。“守成型”代表有许宗衡、谭献、庄棫、冯煦等,其理论主张为“托志帷房,眷怀君国”,创作实践亦大致如是。“变革型”代表有蒋春霖、端木埰及所谓“清季四大词人”(王鹏运、郑文焯、朱祖谋、况周颐)等。他们与“守成型”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