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前不久,在"第六届‘现代与经典’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孙双金老师执教的两堂观察作文课,他让学生观察的只是一块普通的砖,没想到这一"砖"竟敲开了学生的写作之门!  相似文献   

2.
在讲授“毛细现象”一课时,备课前先按可能运用的思维方法归类分节,与课文内容协调后开始讲授,①首先运用实验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有孔砖和无孔砖浸在水中后浸湿(?)  相似文献   

3.
初中物理教材中的许多章节都安排了“想想议议”,提出了不少值得思考、讨论的问题 ,这恰好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的阵地 ,利用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等综合能力。一、侧重于知识的灵活应用例如 ,一册第十章中压力和压强一节后的“想想议议”,提出 :A组一块 ,B组两块 ,每块砖的长∶宽∶高 =4∶ 2∶ 1,要使这两组砖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可以怎样放 ?要使 A组砖对地面的压强比 B组砖对地面的压强大 ,应怎样放 ?你能各想出几种放法 ?许多学生看后望而生畏。在这种情况下 ,不能简单地把答案一股脑灌输给学生 ,应当启发…  相似文献   

4.
上期回顾:琴砖的拥有者也是华光学生,“怀级”武班的,叫郦怀琛。他开办了一个“露两手服务公司”,经过一次奇妙的历险,得到了这块稀有的琴砖。  相似文献   

5.
朱芬蓉 《教师》2012,(14):106-106
如按现行教材的方案做“乙醛滴进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实验,学生往往不能观察到砖红色沉淀,而是一种类似红褐色的沉淀,有的学生甚至得到深棕色乃至黑色的沉淀。为此我组织学生重新对该实验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用“插针法”测定玻璃砖的折射率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必作的学生实验之一.这里讨论一个细节问题:即已作好了实验前的各种准备,可是在插针时不慎将玻璃砖移了位.问对其折射率的测定是否有影响?许多学生凭主观想象认为:玻璃砖向上(或向下)平移,等效于砖固定不动,针向下(或向上)平移;玻璃砖绕原位置发生偏转,等效于砖固定不动,  相似文献   

7.
陈枫 《小学语文》2021,(4):35-38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重要途径。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在三年级专门编排了学习“观察”要素的习作内容,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并把观察到的内容写清楚。教师要立足“教材”、链接“学材”、聚焦“习材”,帮助学生在三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具备观察能力,习得表达技巧,提升习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给爱心加分     
一年级学生毛毛参加数学测验,试卷上只有一道题错了,老师在旁边扣了一分。这是一道连线题,左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是“一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画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卷上要学生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这段话是不算分的。打动老师的是毛毛的这样“一段话”:  相似文献   

9.
黄桂林 《江西教育》2000,(10):32-32
一看图学文课的功能  1.培养理解能力。“看图学文”中的“图”活现了课文内容,显示了课文情境,“文”描述了课文画面,拓展了课文空间。教学中,以学文为目的指导看图,以看图为手段促进学文,可促进学生语言文字理解的形象性、全面性、深刻性,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  2.培养观察能力。“看图学文”中的“图”为引导观察提供了凭借;“文”为指导观察提供了范例。通过“看图”时观察方法的渗透,“学文”时观察方法的探讨,可让学生逐步把握观察事物的方法。  3.培养思维能力。“看图学文”中的“有序观察”与“理清文序…  相似文献   

10.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学困生除了学习基础差或学习方法不当之外,主要是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如:有的学生散漫无羁;有的因“偏科”造成数学成绩不佳。有的学习被动敷衍、甘居落后。但是少年儿童的可塑性极大,决不是“出窑的砖——定型了”。教师要努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动机,从根本上促进转化。  相似文献   

11.
《小学数学教学义务大纲》指出:“在过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砖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认真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查的习惯”。以及学生乐于课前准备、活于课堂探究、勇于课后延伸:及时复习和独立完成作业等习惯。新课标还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综合学习方法。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对学习的责任心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读到一个感人的故事。一次数学考试,毛毛只做错了一道题。那道题是连线题,左边是“一车土、一块砖、一张纸”,右边是“1吨、2公斤、3克”。毛毛在“一块砖”和“3克”之间画了道线。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试卷上要求学生在这道题旁写一段80字左右的话,这段话是不算分的。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作文水平 ?笔者认为 ,“看”“想”“说”“写”“评”,是培养学生写好作文的五大环节。一、“看”这里所说的“看”,并不是单纯的看 ,而是感觉 ,即对客观事物和情况的具体反映。具体到写作上 ,指的是观察 ,即观察的积累和查阅有关的资料。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呢 ?首先 ,要让学生冲出两点一线式的生活封闭圈 ,进入生活的五彩世界 ,这样学生才能在亲身实践中感受生活之情趣 ,人间之百态 ,人生之多彩。其次 ,向学生介绍观察的内容、方法。观察分定向观察、机遇观察。定向观察要选好观察的对象 ,注意观察顺序——从外貌到动作、…  相似文献   

14.
比较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法,它能够帮助学生透彻地掌握概念。在教学正、反比例的判断时,有些容易混淆的判断题,学生出现了误判。如“用同样的砖铺地,块数和面积”与“铺一块地,每块砖的面积和需要的块数”。前者定量是两个变量的商(即每块砖的面积);后者定量是两个变量的积(即一块地的面积),因此,前者成正比  相似文献   

15.
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基础。“初中英语新课标”给词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将学生初中阶段需要掌握的词汇量从原来的800个单词提高到1500—1600个单词。词汇是语言三要素之一,是语言“大厦”的“砖”和“瓦”。学生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活动的基础。但是,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误区,因此,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方法,不断创新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词汇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课堂导入奠定了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第一印象,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课堂情绪、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及课堂最终的教学效果。成功的课堂导入应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教师抛出来的“砖”要能够得到学生的积极响应,让他们自觉拿出“玉”来,师生联袂,共同构建高效课堂。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涯中,笔者悟出了几条课堂导入的黄金难则,在此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谈谈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7.
观察作文,顾名思义,先观察后作文。观察解决材料问题——“找米下锅”。作文,是把观察时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即“把米煮成饭”。如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下笔成文呢?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应抓好以下“五导”:  相似文献   

18.
1 利用绪言课进行化学实验的启蒙教育在绪言课中 ,首先 ,我通过演示“滴水生火”、“魔棒点灯”、“奇妙的金属”等一组有趣的实验 ,把学生领进化学的大门 ,使学生感受到化学特别是化学实验的神奇魅力 ,然后我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进预先设计好的教学轨道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告诉学生怎样观察 ,即观察变化的“前”“中”“后”各个阶段 ;观察什么 ,即观察各个阶段的状态、颜色及有否光、热等现象产生 ;观察的含义 ,即观察不仅仅是用眼看 ,还包括人的耳听、手摸、鼻嗅等。2 进行严格的单项操作训练 ,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 …  相似文献   

19.
唐晓晖 《辽宁教育》2011,(12):40-4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观察是习作能力培养的第一环。鲁迅先生说过:“作文第一需要是观察。”尽管《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习作”的课程目标及实施建议的提出为学生写作减少了束缚,但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还需要一双明亮的眼睛,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向生活要素材。  相似文献   

20.
从事语言教学的老师常说:一句话:要建高楼没有砖怎么行?词汇就是英语语言学习中的“砖”.词汇的教学是很关键的一步,因为它是整栋楼的“砖”.学习英语,如果没有足够的词汇量,就不能快速阅读并理解文章.就怎样调动学生的兴趣学习词汇进行一些分析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