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儿在交往中是否运用了交往智能,交往智能运用得恰当与否,直接影响了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及交往中的人际关系。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在其多元智能理论中明确提出人际交往智能,说明交往存在智慧。人际交往智能要通过与他人发生关系和合作来习得,恰当交  相似文献   

2.
常丽华 《学周刊C版》2019,(6):161-162
在良好的幼儿阅读活动中,通过听、说、读、看、写、画等多方面的语言活动,可以促进幼儿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有机融和、彼此促进,为幼儿带来阅读的快乐,在促进儿童语言智能获得发展的同时,使情感智能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相关智能得到相应的发展。教师要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幼儿学会阅读方法,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同时重视家庭阅读,从而激发幼儿阅读兴趣,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人际交往能力,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活动所应必备的一种能力,而幼儿时期,是一个各种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注重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高度重视的一项教学任务。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策略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唐静 《华章》2010,(30)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在为幼儿创设良好环境,充分挖掘其多种教育功能,不仅能促进幼儿的视觉空间、语言智力、肢体运动、人际交往智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幼儿实践及创造能力.主题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园结合多元智能理论,探索了"方题墙创设对幼儿多智能开放的作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正>加德纳认为:智能是人在特定情景中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的能力。每个人至少有八种智能: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这些智能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地、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使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我们在组织幼儿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的过程中,注意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在发展幼儿各方面智能的同时,允许他们某项智能特别突出而在其他方面发展滞后,从三个方面促进幼儿的多  相似文献   

6.
陈丽霞 《福建教育》2023,(31):32-33
幼儿期是一个人行为习惯和个性形成的重要时期,也是一个人发展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时期。文明礼仪的培养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学习和实践文明礼仪,幼儿可以提高沟通技巧,培养情感智力,增强合作能力,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发展人际交往的能力。幼儿园可通过创设文明礼仪的环境、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活动、家园共育等途径对幼儿进行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7.
王莉 《早期教育》2014,(7):38-41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幼儿的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和幼儿教育效果的影响,并进一步利用实证方法对这些变量之间的复杂关系进行考察。结果显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对其社会道德规范行为有显著的正面效应,且幼儿教育效果也受到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正向影响。说明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个体的社会心理特征影响着幼儿的行为选择和教学效果。本文为影响幼儿社会道德规范行为的前因变量提供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语言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是未来许多能力——数学逻辑、空间、运动、人际交往等能力得以发展、成熟的先决性条件。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大脑的一种功能,只要具备最基本的生理条件,幼儿天生就具有接受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一、幼儿语言教育的意义语言作为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在社会发展日趋国际化的21世纪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语言教育是挑大梁的教育,这是因为:1.在人的诸多素质中,人际交往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书写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素质。语言智能是其中的一种智能。语言智能伴随于每个人的成长过程。美国科普作家  相似文献   

10.
李艳梅 《考试周刊》2014,(11):177-177
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是重要内容之一,其中"分享活动"的开展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手段和教育形式,也是教学活动的有效延伸,是幼儿亲近社会、适应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如何让幼儿主动自愿地与他人共享,在内心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对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尤为重要。本文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相关精神,在对幼儿园开展分享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分享活动促进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幼儿人际交往是指幼儿在生活、游戏、学习中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互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将社会领域分为两个子领域,其中一个子领域就是人际交往,并明确指出:"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是幼儿社会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基本途径。幼儿在与成人和同伴交往的过程中,不仅学习如何与人友好相处,还学习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他人,不断发展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由此可知,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教育,不仅有利  相似文献   

12.
刘海琴 《学子》2015,(3):39
《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是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力求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与同伴友好地相处。这样,幼儿才会具有自尊、自信与自主的表现,进而学会关心与尊重他人。社会,对于幼儿来说充满未知与迷茫,而良好的交往能力有助于幼儿拓展视野开掘未来。那么,我们怎样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呢?一、创设交往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由家庭、幼儿园和社会应共同努力,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  相似文献   

13.
吴文华 《广西教育》2012,(29):47-4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应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成人、同伴共同生活的乐趣,帮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和他人,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与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因此,教师应积极为幼儿创设人际交往的机会,教给幼儿初步的社会交往技能,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及提高。  相似文献   

14.
幼儿时期作为一个人语言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幼儿日后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情感沟通只有重要的影响。所以,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必须在这一关键时期重视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幼儿终身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对幼儿创造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表演游戏还能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幼儿集体观念的发展和幼儿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因此,需要教师对幼儿表演游戏水平进行有效提升。分析了如何提升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旨在探讨有效的策略,促进幼儿表演游戏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幼儿园在开展社会活动实践时,需要有意识地开展幼儿情绪体验式社会活动实践,这样才能培养并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从而为幼儿今后交际和进入社会奠定基础。那么,幼儿园教师应该如何开展幼儿情绪体验式社会活动实践,才能达到培养并提升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文章从活动、调整活动、活动策略和活动作用四方面入手,分析开展幼儿情绪体验式社会活动实践的策略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郑碧云 《中国教师》2010,(Z1):302-303
巧妙地运用色彩、空间、材料等设计元素,改善幼儿园的环境,使幼儿园成为幼儿的乐园,消除幼儿对陌生环境的抵触,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8.
王莉 《教育》2014,(30):45
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是形成幼儿社会性的一条重要途径。幼儿只有在与同伴、成人的友好交往中,才能学会在平等的基础上协调各种关系,才能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形成积极的情感,为将来正常进入社会,更好地适应未来生活打下基础。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呢?创造交往机会从兄弟姐妹那里,孩子们可以学到团结、竞争等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以及争吵和调解的能力。因此,让独  相似文献   

19.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幼儿的社会智力包括三部分:社会认知、社会情绪、社会技能。具体表现为人际交往能力、对他人内心的洞察能力、自控能力、抗挫能力及对社会公德和礼仪的认知能力等。它们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幼儿对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幼儿社会智力的培养要体现活动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正>幼儿时期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对于以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如果不对幼儿进行人际交往干预,会影响到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会地位和社会发展,使他们形成顺从、沉默的性格。幼儿的心理需要得不到基本的满足,得不到成功的体验,会影响到幼儿正常的健康发展。出于这种目的,我们应该关注被忽视的幼儿人际交往问题。教师是除父母外与幼儿接触最频繁的人,教师对幼儿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