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日本教育界和新闻界十分重视新闻教育工作。我为了了解日本新闻教育情况,特意请教了我的老师春原昭彦教授。春原昭彦教授五十五岁,是日本新闻史专家,现任上智大学新闻学科学科长,关于日本新闻教育,先生从历史到现状,涉及颇广,并将日本的新闻教育与美国的新闻教育作了某些比较。日本日报诞生于一八七一年,从那时起到二十世纪初,日本的记者大抵分为二部分人。  相似文献   

2.
卓南生教授,1942年生于新加坡。1966年赴日本攻读新闻学,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新闻系;获立教大学博士学位。曾任新加坡《星洲日报》社论委员兼执行编辑、《南洋·星洲联合早报》东京特派员和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副教授,现为日本京都龙谷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在“中国新闻史学会换届暨’98中国新闻史学术研讨会”(1998年5月10日—5月13日)期间,本刊就日本新闻学教育与新闻实务的有关问题专访卓教授。  相似文献   

3.
应国家教委邀请前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活动的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教授、日本出版学会副会长山本武利先生,于6月18日至19日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的科研人员进行了座谈。山本先生来华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我国关于新闻学及大众传播的研究情况,并比较中日两国之间的研究水平。会上,新闻研究所世界新闻研究室、新闻理论研究室、新闻业务研究室和中国报刊史研究室的负责  相似文献   

4.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主任丁柏铨教授,长期以来潜心研究新闻理论问题。他“七年磨一剑”,写成了专著《新闻理论新探》。该著系统考察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到我党三代领导人新闻思想发展的脉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生导师、新闻理论研究专家童兵教授称:这“在我的视野里是第一次”。尤为值得称道的是,《新探》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的精髓,在此前提下,密切关注新闻现实问题,并对此进行富于说服力的理论研究,读来觉得深受启迪,本刊从本期开始,将选载该书有关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内涵丰富多彩的经济生活决定了经济报道首先要寻求“卖”点,才可以从容地面对品味日渐提高的读者。因此,把经济新闻做得和其他新闻一样好看,是专业财经记者义不容辞的任务。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克拉克和哥伦比亚大学教授罗森斯特,在联合出版的《极速》一书中“抱怨”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闻学者访华团五位教授: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教授内川芳美、上智大学新闻学科教授春原昭彦、文教大学教授岸田功,创阶大学教授新井直之一、成城大学教授高桥直之,于十月七日到人民大学新闻系访问,进行学术交流。新闻系副系主任秦珪、何梓华和部分教师出席了座谈会。系负责人介绍了新闻系的情况,以及即将成立的新闻学院的计划。日本五教授谈了日本新闻教育、大众传播学研究方面的特点。现将座谈的记录,加以整理,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访问土耳其的时候,我访问了安卡拉新闻学校。它是一座四层的独立的大楼。据校长阿赫默德·丹尼斯曼教授介绍,这所学校属安卡拉大学,相当于该大学的一个系,创办于1965年。当时,它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也受到土耳其各大报纸,记协和有关单位的支持。  相似文献   

8.
今天的日本,不仅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一个新闻大国,这已为世人所公认.它的报纸总发行量现已超过6,000万份,仅次于苏、美,占世界第三位.而报纸总是由人来办的,那么,可以断定它的新闻教育也很发达吧?是的,短短几十年来,随着日本新闻事业和新闻研究的迅速发展,新闻教育也得到了较大的普及和提高.日本新闻教育的新芽初发,可追溯到六十年前,即1920年,当时,有一个三田新闻学会开始在大学里举办一些新闻讲座.而正式的大学教育机构产生于1929年,即由小野秀雄在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内创立了新闻研究室(现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前身),在开展研究的同时,以  相似文献   

9.
我在《新闻大学》1988年夏季号发表《关于新闻若干问题的哲学思考》以后,卢惠民同志在冬季号发表了与我商榷的《关于新闻和新闻价值定义问题》(简称“卢文”)的文章。卢惠民同志与我商榷的主要之点是:我在文中,列举的全国二十所大学联编的《当代新闻学》关于“新闻就是及时公开传播的非指令性信息”的定义,是否包含着唯物辩证的观点?《当代新闻学》对新闻价值的表述,是否比较恰当?鉴于“卢文”提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观点,就有必要对“卢文”的、“商榷”进行再商榷。  相似文献   

10.
再谈日本的新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1年笔者初访日本,曾发表过一篇题为《谈谈日本的新闻教育》的文章(见《新闻大学》总第3期)。转眼15年过去了,这个新闻大国的面貌理所当然又有一些变化。笔者于今春再度访日,借机对其新闻教育的变迁和现状略作考察,写成此文,谨供国内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嘉 《当代传播》2008,(3):74-75
对“学”与“术”关系的不同认识投射在人才培养观念中,就体现为两种不同的人才取向。一直以来日本新闻教育以培养具有执著学术追求的新闻理论研究者、具有批判精神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工作者、具有一定媒介修养的公民为目标。随着高层次的应用性人才日益受到社会生产和流通部门的青昧,日本新闻教育的人才培养观也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2.
日本新闻法制研究的转向宁新80年代中期以前,日本学者在研究媒介的“表现自由”问题时多强调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作为民众代言人而享有的社会独立地位。学者们作为新闻媒介的“辩护士”站在新闻界立场上为争取媒介的新闻与言论出版自由而批判官方权力的干预,甚至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日本是新闻传播大国,新闻传播产业发展成熟稳定,这与日本拥有充分适合自身国情的新闻传播教育模式有着密不可分的相关性。本文以日本高校“普及性”新闻传播教育为着眼点,从中寻找对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可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摄影家协会上海分会组织的上海摄影家友好交流团,应日本写真专门学校邀请(由大阪读卖新闻社赞助),于1987年9月5日离沪访问大阪府。在出访之前,团长杜心就把考察大阪地区新闻摄影和艺术摄影教学的任务分配给我和另一位摄影教师。所以我在大阪逗留的9天中,除了参加全团的摄影创作,学术交流和参观访问活动之外,又特地访问了在新闻摄影教学上卓有成效的大阪两所高校的摄影专科——大阪艺术大学(四年制)和日本写真  相似文献   

15.
(一)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起,日本帝国主义公然发动了侵华战争,并在其占领区内实行灭亡中国的法西斯殖民主义政策。新闻政策是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本帝国主义在华实行的新闻政策,可用“统制”两字以蔽之,即将我国沦陷区的新闻事业置于它的法西斯军事管制之下。“九一八”后,日本关东军一手炮制与把持的伪“自治指导部”颁布了一个秘密文件《自治指导员服务心得》,强调“对各  相似文献   

16.
新闻教育要大众化,这是我国一些有远见的新闻学家多年前就开始呼吁的老问题。我国现代著名新闻学家邵飘萍早在本世纪20年代就明确指出:“新闻知识应列为国民普遍知识之一”,中学以上学校应开新闻课,大学应办新闻系。①四十多年前,主管我党新闻宣传工作的胡乔木同志,也在报纸上刊文广为倡导“人人要学会写新闻”。大众化新闻教育虽然在我国尚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美国和日本,却已经变为具体的教育实践。这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本文拟围绕新闻教育大众化的有关问题略抒己见,以求教于同仁。新闻教育大众化的必要性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17.
《新闻前哨》2008,(4):2-2
据《东方早报》:1月31日,由日本读卖新闻集团、朝日新闻社、日本经济新闻社三大报社联合推出的新闻网站“新s”正式开通。“新s”有选择刊登三大报社新闻精髓并加有独创企划。日经、朝日、读卖网络事业集团理事长长田公平说:“‘新S’的开通旨在合三大报社之力,提高报社对网络社会的信息传播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有位访问过日本的新闻工作者讲,日本记者很忌讳“昨天”这个词,不愿意在新闻中使用。他们讲求写当天发生的新闻,甚至在同一天报纸的印刷过程中,也不断地用最新的消息更换开印时的“旧闻”。我听了不禁有所感触。新闻要讲求时效,这本来不是什么新问题。在我们的新闻理论中,从来没有说过不要重视时间观念的。在我  相似文献   

19.
作为日本新闻界最高荣誉奖的日本新闻协会奖,经过“选考分科会”紧锣密鼓的层层筛选,于平成11年(1999)9月揭晓,《兴银、第一劝银、富士银共同持股公司成立》等编辑部类的6件作品名悬榜上。本年度新闻协会奖的选评,是继1997年秋以来,重新估价征集、选评办法后的进一步革新。1998年度的作品征集范围由以前的6个部门缩减为“新闻”、“摄影”2个部门,1999年又增加了“社会舆论动员·企划·连载”(包括社会区域报道连载)。本届6件获奖作品是从51社选送的69件作品中选出的。本次协会奖,“新闻”部门从14…  相似文献   

20.
学校概况西南大学是2005年7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西南师范大学、原西南农业大学合并组建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学校位千重庆市北碚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缙云山簏、嘉陵江畔,占地9000多亩,至今已有百年办学历史,学校现有97个本科专业,195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4个博士点,师资力量雄厚,办学规模和质量居西部高校前列。学院简介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组建于2006年4月,由原西南师范大学新闻学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及原西南农业大学信息中心等合并而成。学院现有三个系:新闻学系,广播电视系、传播学系:设有三个本科专业:新闻学、广擂电视编导、播音与王持艺术;現有一个传播学硕士点(包括新闻传播、新媒体传播、影像传播、网络传播四个研究方向),另有三个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理当代叙事文学、电影艺术理论、传媒教育技术。学院现有全日制本科生588人,研究生84人。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6人、博士9人(包括在读),专任教师分别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南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日本信州大学等海内外著名高等院校,是一支充满蓬勃朝气、有较强教学与科研能力的教师队伍。学院教师主持并出版了国家级教材5项:高等教育“面向二十一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国家级立项教材、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国家级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等。学院聘请了原中国广播电影电视部党组成员、原国际广播电台台长、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主编张振华教授担任名誉院长。聘请了清华大学刘建明、北京大学影吉象、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等12位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兼职教授,还聘请了著名主持人汪涵等一大批传媒业界精英任指导教师。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