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标对议论文阅读有这样的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2.
初中语文教材中议论文课文数量偏少,且非常缺少章法规范的议论文.以人教版为例,九上第四单元是全套书唯一集中编排的议论文单元,担负着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能力的任务. 而且课标关于议论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偏低:"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3.
靖洁 《语文知识》2014,(11):35-36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7-9年级学生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可见,《课标》对初中生阅读与写作议论文的定位是“简单的议论文”,要求初中生能够掌握理解议论文的三要素及三者之间的关系。与此相对应的是,语文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三单元“单元说明”指出两个单元学习重点:理清议论文的三要素、区别议论文中的写人记事和记叙文中的写人记事。这足以证明,7-9年级学生学习议论文的主要任务是掌握议论文基本知识,并初步具备运用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课标定位】"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也是中考议论文阅读考查的能力要  相似文献   

5.
议论文阅读     
【聚焦考点】 “课标”对议论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和材料,发现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考点主要包括:正确提取、归纳论点;概括、分析、补充论据;辨识、分析论证方法;品析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或生动性;分析关键词句的含义及作用;分析、概括文或段的内容,理解论证的思路;联系生活实际,对文中的观点和材料发表见解或主张。  相似文献   

6.
[考点解读]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2011版语文课标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其中“简单的议论文”是指结构清晰...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要求中提出:“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考语文试题中议论文的命题受到重视,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考查课外议论文阅读比例达65%。考查的内容除议论文的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学生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相似文献   

8.
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中考对议论文的考查除文体阅读能力外,更注重综合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其考查内容包括论点的提取、论据的辨别及作用分析、论证的理解及作用分析、语言品析等。  相似文献   

9.
【课标·教材·学情】 课标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此文被安排在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这个单元几篇课文都是写“绿”。  相似文献   

10.
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能力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是达到课标要求“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有目的地阅读”这个单元非常强调学习策略的应用。本单元共有三课,单元语文学习的重点是“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一、教材分析与总体思考一拿到“有目的地阅读”第十一课《故宫博物院》四篇材料时,笔者就感受到了这些材料的多元与丰富:材料一的长度与用词的难度给教学提出了挑战,到底这些材料是拿来教的还是拿来运用的呢?学生对北京故宫博物院如此陌生,这些材料如何引发学生学习的问题意识呢?几经思考,逐渐理清思绪,确定了以下几个教学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中考链接近年来,议论文阅读考查一直是许多地区中考语文试题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赋分一直稳定在总分的12%左右。也有一些地区通过对议论性散文的阅读考查来落实《语文教学大纲》对议论文教学的要求。随着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实施,对初中生的阅读能力要求更加明确了,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诸如此类的要求,使…  相似文献   

13.
【课标导航】 《语文课程标准》对议论文阅读有明确的定位:正确理解、提取、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概括论据和为文章补充恰当的论据;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论证方法、论证过程:探究文章的内容及其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平 《中国教师》2010,(Z1):262-264
<正>《新课标》对议论文阅读的要求是: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分析近几年各地中考试卷中议论文阅读题型,命题老师在设计阅读题题型时,般都是围绕《新课标》的阅读要求进行设计的。常见的考查内容有如下八个方面:1、考查学生知识的积累与语言的实际应用。2、体味理解议论文词句的含义,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相似文献   

1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实施建议”中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还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高中《课标》“阅读与鉴赏”的教学建议部分也指出要“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阅读议论文,首先要了解议论文的特点。议论文有论点、论据、论证三大要素。每篇议论文都有它自己的中心论点,即作者要阐明的立场、观点、态度;都有比较充分的论据,即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都有论证,即作者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只有把握住议论的这些特点,在阅读时才知道从何入手,怎样去“读”。  相似文献   

17.
我们现在所研讨的,是“主题单元”的阅读教学。“主题单元”四个字,散发出一种新鲜气息。在课改以前,人们很少运用这个短语。“主题单元”四个字,从语文教学的角度看,有多种含义。一是对学生课外阅读材料的命名。它们主要出现在学生的课外读本与中学生报刊的阅读版面上。编者选择一定数量的彼此之间由某个“中心词”联接起来的文章,形成一个阅读单元,供学生自由阅读。二是教学实验的课题命名。这种研究课题主要是围绕着课标教材进行的,如小学语文界就有《小学语文学科中主题单元式阅读教学的研究》的课题。三是课标教材编辑思想、编辑思路的呈现方式。现在几乎所有的课标教材都在以“主题单元”的形式编制教学单元。如人教版课标教材(7-9年级)共由36个单元组成,36个单元就有36个主题;如七年级上册就有这样6个主题的教学单元:感悟人生、理想信念、自然景物、科学世界、人间亲情、想象世界。在教材的这样一种呈现方式下,我们有必要研究探讨符合教材编排特点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这就是“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研究。下面,就是对人教课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人生轨迹”主题单元阅读教学的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中编有很多“生活中的数学”“你知道吗?”“阅读资料”栏目(为叙述方便,统称为阅读材料),这些阅读材料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集趣味性、知识性、史料性于一身,既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又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探究全国各地中考现代文阅读文体发现,议论文的考查无不体现着新课标"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的宗旨。那么该如何捕捉议论文的论点、剖析其结构来把握材料与论点的关系呢?请先阅读2012年山东潍坊市《谈耐心》一文,并思考其考查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柴晓山 《华章》2011,(2):26-27
一、考点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规定“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