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诸子散文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定的比例,随着社会上国学热的兴起以及各级学校对国学教育的重视,这种比例还将不断扩大。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对培养中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中学语文教学对其价值并未重视,本论文着重从先秦诸子散文教学应重视加强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在先秦诸子散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途径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教学先秦诸子散文应引导学生理解先秦诸子原典的思想价值和人文内涵,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学生对先秦诸子思想的理解及对先秦诸子散文的赏析存有较大困难,在深度教学背景下,利用互文式阅读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  相似文献   

3.
春秋战国时期,一向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散文以其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本文着重分析了先秦诸子中道家和儒家的散文成就、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并从儒、道、法、墨四家的历史观、政治观、文艺观及其散文写作实践的对比研究中,阐述了先秦诸子散文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从而得出道家文化凭借其优美的文学形式和先进的文化内容的完美结合,成为这个时期先进文化代表的论断。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作为兵学经典,在国内外研究者甚众。然大多是就《孙子》而论《孙子,》而没有将其作为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探讨论述。本文通过比较论证,从成书年代、文体结构、议论说理、语言与修辞等方面,探讨了《孙子》与先秦诸子散文的关系及在诸子散文中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5.
春秋战国时代,一向被称为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先秦诸子散文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本文着重分析了先秦诸子中道家和儒家的文学成就、文艺理论和美学观点,并从儒、道、法、墨四家的历史观、政治观、文艺观及其散文写作实践的对比研究中,阐述了先秦诸子散文与先进文化的关系,从而得出:道家文化凭借其优美的文学形式和先进的文化内容的完美结合成为这个时期先进文化的代表的论断。  相似文献   

6.
先秦诸子散文,为中国散文奠基。独抒新见,立一家之“说”;风格各异,成一家之“体”;情采纷呈,显一家之“文”:是千恣百态的先秦诸子散文表现的鲜明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7.
由于先秦诸子阐述不同学派的哲理和政治主张,所以他们的散文大都以论辩为主,属于哲理性散文,在众多的诸子散文中,就语言表达来说,尤以《孟子》、《庄子》、《韩非子》最为出色。  相似文献   

8.
一、文本研读:先秦诸子散文——文言知识的载体先秦诸子散文虽然距离我们遥远,但是教科书所选篇章的语言并不艰涩难懂,因此在学习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引导学生落实字句,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9.
张全义 《语文天地》2010,(10):47-48
诗歌与散文是先秦两汉文学的优势样式。以散文论,先秦有发达的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两汉有双峰并峙的史传散文与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和史论。有着这样肥沃的散文土壤,东汉之后的魏晋南北朝、隋,直至初唐、盛唐,居然鲜有散文大家与经典作品问世,实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文学肇始阶段占据散文主流地位的《书》一类元典,是先于诸子散文,且对先秦语录体散文、政论散文、历史散文发生过重大影响的早期散文文体的代表。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其文学史地位。  相似文献   

11.
文本解读:先秦诸子散文不仅保存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大量史料,还是我国叙事散文的源头。选自《左传》的《烛之武退秦师》是先秦诸子散文中的代表之作,本文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独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  相似文献   

12.
我国的古代散文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并曾有过几个奇峰突起、大放异彩的时代。先秦时期是散文创作的一个极其繁荣辉煌的时期:几部历史散文巨著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对于后世的叙事文学、传记文学有着深远影响;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对我国后代散文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3.
古代小品文是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中一种独特的文学创作。它是以先秦诸子散文及历史散文为源头,又受到诗歌、小说创作的影响,从而形成自己独特魅力的一种文学形式。先秦时期,是古代小品文的产生和萌芽阶段。此时的小品文以一种简短的文字段落的形式出现。其特点是,在形式上尚未独立成篇,只是散见在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之中;文辞简约,意旨却大,内容包括对于重大人事的讽刺劝诫、表达作者强烈的感情色彩、抒发作家远大的志向、提出严肃的人生哲理等;体裁较为单一,寓言占绝对优势;语言生动精练,简明流畅,而又含蓄蕴藉。  相似文献   

14.
马彩红 《课外阅读》2011,(11):302-302
从先秦到清末,从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到明清散文,中国古代散文可谓历史悠久,文质兼美,体裁丰富多样,内容包罗万象。面对如此浩如烟海,文质兼美的一篇篇古代散文,应该怎样来阅读鉴赏一篇古代散文呢?应主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黄海燕 《考试周刊》2014,(29):56-56
<正>议论文写作是高中写作训练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文体,引导学生写好议论文是高中作文教学的重心。新人教版的选修教材《先秦诸子散文选读》是引导学生写好议论文的最好教材。那么,教师如何把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学生的议论文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呢?一、注重先秦诸子散文中精神品质对中学生思想道德的影响先秦诸子的高尚道德节操能给我们以指引。孔子为了改善春秋时期混沌的社会局面而周游列国。在周游途中不断受到同样可以称为"智者"的很多人的质疑和非议。假如孔子不  相似文献   

16.
先秦诸子哲理散文的文体,其发展历经由语录体到对话体再专题议论文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7.
唐悦 《现代教学》2011,(11):54-55
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多地关心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帮助学生在慧识明德中真正获得大智慧,在成长中获取成功。先秦诸子散文是中华民族智慧和文化的结晶。从先秦诸子散文的学习入手,开展拓展性语文学习,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阔学生的心胸,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学热的逐渐兴起,学校对国学教育也引起了重视,而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学习无疑成为国学教育在中学的体现。中学语文教学渗透国学教育,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有效提高中学生的文学修养和人文素质。先秦诸子散文中的论辩艺术对培养中学生的论辩技巧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着重结合先秦诸子散文谈谈古人的论辩艺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中学生的国学素养。  相似文献   

19.
先秦诸子散文中把对现实的体会、哲理的探究和文学的技巧有机融合在一起,虽然诸子从各自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不同主张,甚至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但不难从中发现其共同点即平民对经济、文化的要求和朴素的民主思想。  相似文献   

20.
先秦诸子散文是特殊的文学现象。其“论-说”因素的内在矛盾性决定了它独特的文学性质,“论-说”因素的具体结构,形成了它不同的构成形式,“论-说”因素的具体特征,又造成它多样的文学风格。先秦诸子散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产生的独特审美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学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