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第八届冬运会速滑预赛暨“北凤杯”速滑锦标赛是我国1994年冬季运动项目工作会议出台有关竞赛体制改革后的第一次全国性大赛。33个单位151名男女运动员分别参加了全能和短距离全能比赛。在此次比赛中,通过采取单项达标、全能按名次的双标措施,使一大批青少年选手成绩提高幅度较大,一些著名选手也滑了自己的最好成绩。纵观比赛,可以说有关的竞赛改革措施,增强了竞争机制,促进了运动成绩的提高,取得了较好效果,客观的说改革为速  相似文献   

2.
宋丽在“九运会”速度滑冰女子全能比赛中获得了金牌,这一成绩在赛后出乎很多专家的预料。对于运动员在出现伤病、很难从事正常训练情况下,如何调整状态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运动员的特点,依据科研人员的测试数据,突破原来赛前靠调整的理论,是全能选手在特殊情况下取得好成绩的秘诀。  相似文献   

3.
田径全能比赛的特点之一,是运动员可以在另一个单项比赛中出色发挥来弥补在前面某个单项比赛成绩欠佳所造成的相对落后的局面。在全能比赛中,采用不同的单项成绩组合方案,均可能达到同样的总分。在全能比赛中,时常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单项比赛后成绩领先的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中总分却不断下降,而原来成绩落后的运动员则会在以后的比赛中总分后来居上。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本次比赛作了常规技术调研,根据调研所得的男子比赛技术资料及数据,作了如下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一、概况 比赛共有22个队,74名12到16岁的运动员参加了团体赛,团体赛获得前18名的运动员参加了全能决赛,团体赛获得各单项前八名的参加了单项决赛。 比赛以80年出版的“等级运动员图解”一级第  相似文献   

5.
第十五届欧洲男子体操锦标赛于1983年5月28日至29日在保加利亚的瓦尔那举行。参加本届欧洲赛的有苏联、民主德国、罗马尼亚等25个国家68名运动员。分全能和单项二种比赛,只比自选动作。按比赛规程,每个国家可派三名运动员参加全能比赛。然后按照全能赛中各单项最好成绩,每个队出二名运动员参加单项决赛(每个单项共八名运动员参加决赛)。在全能比赛中,除希腊、卢森堡、圣马力诺只派一名及南斯拉夫只派二名运动员参加外,其它21个国家均派三名运动员参加了全能赛。通过二天比赛,苏联的后起之秀(1982年欧洲少年冠军)17岁的比洛谢尔采夫  相似文献   

6.
在田径全能比赛中,运动员要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多个单项的比赛,全能裁判根据运动员单项成绩得分总和多少来判定名次。由于全能项目的特点及双倍计分的原因,加之田径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与发展,全能比赛竞争异常激烈。而目前对总分相等判定名次的具体方法尚未统一,直接影响了运动员的比赛名次。为此,笔者认为根据1992年田径竞赛规则的精神以及1997年田径竞赛规则的修改内容,确定一个较为合理的判定方法十分必要,对指导田径全能裁判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收集了近几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和世界体操明星赛女子全能前8名运动员全能与单项比赛的成绩,用等级相关法找出单项与全能运动水平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1988年全国城市运动会体操比赛于10月24日至29日在济南举行。来自全国40个城市21个代表队的男女运动员共123名参加了这次比赛,他们是上半年获得全国城运会体操预赛团体前12名、全能前36名、单项前8名的单位和运动员。本次比赛只进行自选动作的比赛,团体赛采用二轮自选动作,团体赛后计算团体、全能总分和决定单项决赛名单。第一、二种比赛均按第一种比赛规则执行,第三种比赛采用第三种比赛规则。举办城运会的宗旨,主要是鼓励各城市加强后继人材的选拔、培养,推动我国  相似文献   

9.
欧洲体操锦标赛于1987年5月21日至24日在莫斯科举行,参加男子比赛的有26个国家,66名运动员。比赛只进行全能和单项比赛,每个国家最多参加3名运动员。男子比赛结果是,苏联运动员包揽了全部冠军。全能冠军是苏联二十一岁的运动员留金,他还获得了自由体操、鞍马、双杠、单杠四个单项冠军,跳马冠军由苏联老将科罗廖夫获得,吊环冠军由苏联名将莫吉里内获得。全能亚军为科罗廖夫,第三名是匈牙利老将古佐金。民主德国的老将克洛尔在全能赛中,自由体操和双杠两项  相似文献   

10.
第 10 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第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比赛中12名女子运动员的单项和全能成绩分析为研究内容。其结果表明,武术套路的动作质量与难度是影响比赛成绩的关键所在,演练水平是运动员个人发挥技能的具体表现。在对比赛成绩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的构想。  相似文献   

11.
依据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实况录像和2005年国际男子体操评分规则的变化内容,采用调研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系统分析了新奥运会周期世界男子体操竞争态势与发展趋向:中、俄两国“统治性”竞争格局分离,中、日、美等多国“无统性”纷争金牌的态势形成,团体和全能将在新的格局下进行全方位的“稳定性”竞争。而针对新规则各项技术变化趋向特点的训练.是单项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侯军  邓岚  王莉静 《体育科技》2012,33(1):47-50
以2010年、2011年两届世锦赛为主要资料,对伦敦奥运周期女子体操发展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美俄中三强称霸世界体坛;体操新赛制实施更显全能型选手重要;新人辈出实力提升竞争激烈;全面提高竞争实力至关重要;伦敦奥运中国体操女子体操面临更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六三三"赛制对我国男子体操训练格局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专家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六三三”赛制进行剖析,研究结果表明:“六三三”赛制使团体赛竞争呈现出不稳定性,竞争更加激烈。我国应改变传统训练的指导思想。合理地配置和使用好全能型和特长型运动员,训练模式和国家队选拔工作要适时改变,训练方向应向单一的全能型向多元的全能型与单项并存的方向转变,有意识地向富有特长的单项型运动员倾斜。  相似文献   

14.
用比赛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法 ,对第 2 7届奥运会我国男子体操选手落地稳定性进行统计与分析 ,结果表明 ,我国选手在团体、个人全能和个人单项决赛中落地动作完成较差 ,落地稳定性仅达 43 9%。以此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参考和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5.
以2009年笫41届世锦赛为主要资料,对新奥运周期女子体操发展态势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美依旧称霸体坛;俄罗斯、罗马尼亚悄然复苏;异军突起实力提升;全能选手是未来大赛竞争资本;竞技体操更趋实力化方向发展。中国女子体操要提高大赛竞争资本,巩固在团体项目上的优势,争取在全能和单项上有所突破,以强大实力迎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对第九届健美操世界锦标赛三人操项目冠军与我国选手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分布的均衡性上还不够合理;我国选手在难度动作的组别上与冠军选手所选的一致,难度组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均衡性方面要优于冠军选手;我国选手成套难度动作的级别与冠军选手相比还有差距,难度级别在成套动作中出现的顺序也不够合理。  相似文献   

17.
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新趋势——第35届体操世锦赛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韩华 《体育学刊》2003,10(2):118-120
依据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实况录像,系统分析了当今世界男子体操发展的新动向:“稳定地完成全套动作”将成为团体赛竞竞争的重点;在起评分接近或相等的情况下,动作的类型,规格,质量,稳定性及艺术表现力等因素,将决定全能赛名次,针对各项目发展趋势的技术训练是单项发展的重点,而培养能够兼项的“特长”型选手,是体操强国实现全能和单项并举的新战略。  相似文献   

18.
对伦敦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决赛、个人全能决赛以及6个单项决赛进行统计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中国队一军独大,日本和德国实力强劲,英国迅速崛起,传统强国俄罗斯和美国等表现不佳;(2)我国自由体操、单杠、双杠、吊环等单项实力强大,跳马和鞍马项目差距明显,男子全能人才尤为匮乏;(3)我国男子体操团体实力强大,处于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竞技体育队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山东省各级教练员、运动员队伍的现状及所具有的优势、劣势与发展潜力进行分析,提出了全面实施“教练员再教育工程”,选送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教练员到国内或国外高等体育学府进修、深造:加大省内各类竞赛制度及其记分办法改革的力度,把输送运动员的人数及其成才率,作为评价教练员训练水平和有关领导工作业绩的主要指标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1991年全国体操锦标赛男子比赛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参赛人数、参赛者水平、竞争激烈程度等方面看,都是近年来比较突出的一次全国体操大赛。运动员技术动作的完成质量,在比赛中虽有长进,且出现了13个创新动作,但在各个项目上并不平衡。为此,提出3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