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曾礕光,字枢桓,一字枢元,号毓秀,谥号文诚,四川洪雅人.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官至贵州巡抚,光绪元年(1875年)卒于官,《清史稿》有传,惟传主仅列卒年,而无月日.另据钱实甫编《清代职官年表》,则将卒年列为光绪元年九月十四日(1875年10月12日).今考之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有关档案,上述曾礕光卒年为是,但月日为非.  相似文献   

2.
孙冰 《历史档案》2011,(3):114-124
军机处为清代最重要的办事机构,有官无吏,军机章京在谕旨起草、案牍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军机章京的题名有梁章钜《枢垣记略》可据,但该书终于光绪元年(1875)年,后此虽有刊本,但已难得见。今谨根据《光绪宣统两朝上谕档》中的记载,将汉军机章京的情形作一梳理,并拟作一题名,以就教于大方。  相似文献   

3.
1875年(光绪元年乙亥) 3月13日(二月初六日):《申报》发表读者来信《与申报馆论申报纸格式鄙见》,建议该报增辟“文章策问”专栏,发表范文,“以资观摩”。 3月×日:我国最早有插画的中文杂志《小孩月报》(《Child's Paper》)自福州迁至上海出版。月刊。上海基督  相似文献   

4.
陈三立(1853—1937),字伯严,号散原老人,江西义宁州(今江西修水县)人。他于同治十年辛未(1871)19岁中秀才后,于同治十二年癸酉、光绪元年乙亥(1875)、光绪五年己卯、光绪八年壬午参加过四次乡试,光绪八年中式21名举人。此后,曾于光绪九年、光绪十二年、光绪十五年三次赴京考进士。  相似文献   

5.
《兰台世界》2007,(12S):64-65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儒,一字廉生,山东福山(今烟台市福山区)人。光绪六年(1880年)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年(1894年)升为侍读,入值南书房,并任国子监祭酒。《清史稿》有传。著有《汉石存目》二卷、《南北朝存石目》八卷、《天壤阁杂记》一卷、《翠墨园语》等书。我国近代金石文字学家、甲骨文的发现者和爱国志士。[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一积学斋主人卒年考《南陵县志》云"光绪癸巳[1893]恩科,徐乃昌,字积余,号随庵,覃恩一品,封典赏戴花翎,二品衔官,淮安知府,特授江南盐巡道监督金陵关。"虽然此书是徐乃昌纂修,但也未记载他的出生年。  相似文献   

7.
郭琪 《中国档案》2023,(9):82-83
<正>清朝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难民在台湾遇难为理由侵略台湾,与清政府签订《台事专条》,在获得赔款之后撤出台湾。此后,清政府越发重视台湾,推行积极治台的政策。光绪元年(1875),丁日昌接任福建巡抚,为治理台湾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其中便有修建铁路一项。丁日昌首倡办“轮路”丁日昌年轻时曾在曾国藩、李鸿章身边任事,不仅熟谙洋务,在海防建设上也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识,尤其对作为东南海防屏障的台湾十分重视。  相似文献   

8.
裕德正白旗满洲人。光绪二十九年八月由兵部尚书授协办大学土,光绪三十年十月授大学土。光绪三十一年十一月初二日(公元1905年11月28日)卒。关于裕德的生年月日,据光绪二十二年、二十五年、二十九年正白旗满洲都统呈报军机处的《正白旗满洲大臣年岁册》分别载明:成福佐领下左都御史裕德,五十岁,十月二十二日生。成福佐领下理藩院尚书裕德,五十三岁,十月二十二日生。成福佐领下协办大学士裕德,五十七岁,十月二十二日生。这三件档案说明,裕德在光绪二十二年五十岁、二十五年五十三岁、二十九年五十七岁,按各该年的具体年岁推算,…  相似文献   

9.
光绪元年(1875年),云南发生英国驻华翻译官马嘉理被杀事件.多年来,对于马嘉理被杀事件发生的过程、英方从中获得的利益、乃至《烟台条约》对中国社会在各方面产生的影响,学界已早有定论.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开始向中国派驻领事。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派公使驻京,清政府也成立了主管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任郭嵩焘为驻英大臣,开始向各国派驻使节,并先后在新加坡、横滨、大阪、檀香山、古巴等国家和地区设立领事馆。光绪三十三年四月十四日,巴拿马总统向清政府递交国书,提出设立驻华总领事府。清政府在允许巴拿马设立驻华总领事的同时,并未立刻派驻巴拿马总领事。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十二月十六日,为了保护在巴拿马的华工,清政府才任命欧阳庚为驻巴拿马国总领事官。次年四月初一日,驻巴拿马总领事馆正式设立。通过梳理清朝档案,可以廓清清政府设立驻巴拿马总领事馆的缘由和开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刘冰 《图书馆学刊》2011,(2):F0002-F0002
《记纂渊海》,潘自牧辑。自牧,字牧之,金华人,潘景宪之子。庆元元年(1195)丙辰进士。授官常山:龙游县令。书成于宋庆元六年(1200),潘氏《记纂渊海自序》云其成书之事:“自少嗜书,引用前辈类书、记事体,参以纂言,  相似文献   

12.
一份重见天日的珍贵档案据1994年12月17日的《京郊日报》报道,有关人员在北京西南白带山下千年古刹云居寺清理文物和档案时,发现了一份清代《钦差查办事件》奏折手抄件。该钦差查办的事件,竟是名传遐迩的杨乃武与小白菜大冤案! 《钦差查办事件》奏折共7页,1175个字,全部用毛笔恭楷书写。《京郊日报》还披露,这是光绪元年(1875年)十月三十日法务大臣沈家本写给光绪皇帝关于复议杨乃武案件的奏折,提出该案尚存在诸多疑点。应该说,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在今天得以家喻户晓,多是缘于戏曲舞台和电视荧屏,但那毕竟是经过艺术加工的故事,而非历…  相似文献   

13.
《山东图书馆季刊》2010,(2):F0004-F0004
宋真德秀撰。宋开庆元年(1259)福州官刻元修本。存二卷,单葉九行,行十七字,小字双行十七字,白口,左右双边。  相似文献   

14.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档案史料丛编》第十三辑,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本辑史料有六个题目:1.顺洽元年六月至顺治二年九月的《顺治初年笼络汉族官绅史料》;2.顺治八年至十一年间《顺洽亲政后汉官被劾案》;3.乾隆四年至十二年间《乾隆初年准噶尔遣使进藏熬茶史料》;4.《乾隆十二年安邑万泉聚众抗粮案》;5.《光绪二十四年涡阳起义》;6.光绪三十一年《清廷收抚冯麟阁史料》。另外还发表了《清代历史档案名称简  相似文献   

15.
奉天同善堂     
<正>奉天同善堂创始人左宝贵,字冠廷,回族,光绪元年(1875)巡视奉天期间,多次微服屈身民宅,访贫问苦。每逢大疫重灾,他都率先捐资赈济,同时着手建立发展慈善事业。光绪七年(1881),左宝贵顾及"天花"对百姓的危害,创办了旨在救民济生的牛痘局,常年接种牛痘,首开奉天接种疫苗之先河。此后,为照顾无依无靠的孤老、路边啼哭的弃婴、冻绥街头的残者、赎身从  相似文献   

16.
林雪  邓明斌 《大观周刊》2012,(43):266-266
前清光绪元年(1875)张之洞在四川提督学政任上,撰有《书目答问》一书,编写目的是教导当时的举人秀才们如何读书,读什么书。受到《书目答问》的启发,后人提出一个问题:我们要不要告诉现代的读书人,他们在课外应该读什么书?要不要给他们提供一份课外必读书目?作为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只读各自专业的书是不够的,还必须具备其他方面的一般知识,也就必须读一定数量的专业以外的书。书是人类的益友,善读,得以医愚。  相似文献   

17.
2009年5月,三联书店出版了茅海建先生《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这是作者用10年时间完成的力作,对推动戊戌变法与近代史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为了对康有为《我史》(即《康南海自编年谱》)中的光绪二十年(1894)至光绪二十四年(1898)作鉴注,作者引证了200多种文献,用80多万字的篇幅进行严格核对,鉴别真伪,重建史实。  相似文献   

18.
《型世言》第十二回 李时勉本事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型世言》中《宝镇归仕女,奇药起忠臣》一回,内容涉及到李时勉的一些故事,兹作考辨如下。李时勉(1374-1450),名懋(小说中误作“懋光”),以字行,号古廉,江西安福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上,参与修纂《永乐大典》及《洪武实录》,书成,授翰林传讲。洪熙元年,以言事下狱,不久获释。宣德初,改待读学士,迁国子祭酒。时勉以直节敢言为当时人望,与南京国子祭酒陈敬宗,号为“南陈北李”。“士之识与不识皆知李先生”,“一时名公巨卿亦莫不推而下之。”景泰元年四月卒,年七十七,溢忠文。有《古廉集》传世。一、关于永乐十九…  相似文献   

19.
王宝仁,清江南太仓直隶州人。嘉庆二十四年(1819)举人,官安徽六安直隶州州学训导。初名宝书,字东壁,因十八岁参加州试时,另有一考生与他同姓同名,故而改名为宝仁,改字为静甫。乾隆五十四年(1789)生,咸丰二年(1852)卒,享年六十四岁。  相似文献   

20.
《历史档案》2011,(4):12-21
秋瑾(1875-1907年),原名秋闺瑾,字球卿,号竞雄,自称鉴湖女侠,先后加入光复会、同盟会,是中国著名的民主主义革命活动家,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光绪三十三年正月(1907年2月),秋瑾接办了由陶成章和徐锡麟在绍兴创办的大通师范学堂,借以召集联络江南各府会党,进行军事训练,组织光复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