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丹酚酸(salianolic acids)是中药丹参Salia miliiorrhiza Bge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保护心肌细胞、防心脑缺血损伤、抗血小板凝聚、抗肝纤维化、改善记忆、抗肿瘤等作用.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提取,多以丹参素或原儿茶醛为指标,但两者在药材中的含量均较低.只有丹酚酸B为丹酚酸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以提取丹酚酸B含量为指标,探讨了丹酚酸提取工艺,以确定最佳的提取工艺,探索适合工业化提取的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2.
《西藏科技》2005,(9):62-62
在科技部“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历时13年研制成功开发了具有较高科技含量的心血管病治疗中药“丹参多酚酸盐、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多酚酸盐的相关技术相继获得中国和美国专利的授权。2005年5月2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颁发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注射用丹参成品收率及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方法:改变醇沉浓度,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回收及纯化总酚酸。结果:较原工艺成品收率增加了19.3%,丹参素钠相对含量增长了13.1%,总酚酸相对含量增加了19.7%。结论:所建立的新工艺可有效增加本品的收率及有效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一次测定注射用丹参制剂中丹参有效成分丹参素的含量。方法:以乙腈、0.5%的甲酸水溶液作为梯度洗脱流动相,流速为0.8ml/min。结果:回收率为95.62%~104.22%,RSD为1.42%~3.52%。结论:此法可作为注射用丹参制剂的质量控制的标准,该法简便可行、准确可靠,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5.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2005年5月2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本文主要介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是活血化瘀类经典药物,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对其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已取得长足的进展。临床应用表明,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功能广泛,作用明显,已得到了医学界、药学界的广泛认可。本文主要阐述了对注射用丹参(冻干)粉针的现代药理学作用在相关疾病的临床应用及治疗情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了香丹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丹参酚酸B和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色谱柱Diamonsil5um C18(250×4.6mm);流动相A为乙腈,流动相B为0.01%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8m L·min-1;柱温:30℃;进样量:20μL;检测波长为283nm。结果:丹参酚酸B在0.09854mg·mL~(-1)~0.9854mg·mL~(-1)浓度范围内的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76%,RSD=0.92%。丹参素在0.01226mg·mL~(-1)~0.1226mg·mL~(-1)浓度范围内的峰面积和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77%,RSD=0.61%。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适用于香丹注射液的含量控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更好的控制注射用丹参(冻干)的质量,决定其进行深入研究改良其方法,使其总酚含量测量重现性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乳酸为增溶剂及pH值调节剂研究制备注射用加替沙星的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加替沙星的含量对制备的样品进行质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本研究制备的注射用加替沙星在冷藏、高温和光照的条件下及配制过程中均具有比较好的稳定性。结论:试验证明本研究所用处方科学,工艺过程合理,制备的注射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质量控制方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川芎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总酚酸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使用均匀设计法对川芎中有效成分阿魏酸和总酚酸的提取工艺进行分析,以提取率为参考指标,观察在提取时使用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参考指标的影响。结果:以总酚酸和阿魏酸的提取含量为最终价指标,经优化筛选确定:中药川芎50g,使用12倍量的90%浓度乙醇,提取两次,每次提取179分钟,回收乙醇,在60℃下进行真空干燥为最佳工艺提取方案,平均得膏率是33.13%,阿魏酸的含量是1.376mg/g,总酚酸的含量是14.41mg/g。结论:使用均匀设计法对川芎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选择,有利于提高生产质量和中药川芎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丹参制剂近年发展尤为迅速、活跃,应证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含有丹参制剂药品除去已往的汤剂外,主要以片剂、滴丸剂、注射剂、胶囊剂等为发展方向。现代医药工作者着从以控释剂型、缓释剂型、长效剂型为发展研究对象。以上剂型在市场上一分为二,受市场效应及价格因素影响。目前仍难规范统一,本文着就从丹参制剂的发展趋势、生产工艺、质量控制欲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的配伍稳定性研究.方法: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按临床实际条件进行联合使用,采用液质联用法测定配伍溶液中七叶皂苷钠含量.并根据《中国药典》分别检测配伍后7h内溶液渗透压、不溶性微粒、pH值、性状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综合评价药物配伍后的稳定性.结果: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配伍后在7h内渗透压、pH值、性状均保持稳定,不溶性微粒虽有变化,但仍在合格范围内.结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与注射用七叶皂苷钠配伍在7h内稳定.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注射用前列地本的含量的定方法。方法,取样品与对照品注入色谱仪,记录色谱图,按内标法以峰面积计算含量。结果HPLC法保证了注射用前列地尔含量测定的精密度。结论,可用HPLC准确测定注射用前列地尔的含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测定注射用磷霉素钠的质量研究方法,对其质量加以控制,提高药品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采用Prevail Cl8:(250mmx4.6mm,5um)色谱柱,以0.25mol/L的三氟醋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2.6 L/min。结果:注射用磷霉素钠在0.85-2.35 mg/m 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1.2%(n=9)。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以将其用于注射用磷霉素钠的质量研究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同时对其质量控制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选用对比试验法来对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与优选,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主药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经过实验的研究与优选,最终确定了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处方及制备工艺;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0.10-0.80μg,r=0.9999,平均回收率99.2%,RSD=1.10%。结论:该工艺制备方法简单,易于操作;质量控制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可用于注射用奥美拉唑的大批量生产的质量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唑肟钠制剂用药的安全性。方法:按照国家SFDA颁发的《化学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了局部血管刺激性、肌肉刺激性、溶血性和全身主动过敏性试验。结果:①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耳缘静脉点滴给药浓度为0.04g/ml,给药容积为2ml/kg时,对试验兔血管无刺激性;②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肌肉注射给药浓度为0.25g/ml,给药容积为0.5ml/只时,对试验兔肌肉无刺激性;③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药物浓度为0.04g/ml,在体外试验条件下无溶血反应及红细胞凝聚反应;④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致敏剂量为0.067和0.133g/kg,激发剂量为0.067和0.133g/kg时,对豚鼠无主动全身过敏性反应。结论:注射用头孢唑肟钠试验条件下无血管和肌肉刺激性、无溶血性及过敏性反应。  相似文献   

17.
注射用益气复脉是天士力集团研制的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现代中药冻干粉针,是以提取红参、麦冬、五味子中的有效成分精制而成的注射用冻干粉针制剂,是中医传统理论和现代制剂技术结合的结晶。介绍了益气复脉的由来、组成、临床适应症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情况。  相似文献   

18.
目的:确定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建立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的质量标准的研究方法。方法:通过多项试验对其处方进行优选,得到最佳制备工艺。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和有关物质进行测定和检查。结果:克林霉素磷酸酯在1.35-10.2ug的范围内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n=5),平均回收率为99.79%(RSD=1.4%)。结论:本实验的处方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易操作,并且质量研究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能够为生产操作提供简单的依据,保证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高效液相测定了消栓通络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固定相为:安捷伦Cl8(4.6 mm×250 mm,5um),乙腈-0.1%磷酸溶液(22:7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1.0m L·min-1,柱温:30℃。丹酚酸B在20~800μg·m 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丹酚酸B的平均回收率为99.3%,RSD为0.71%(n=6);此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消栓通络颗粒中丹酚酸B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丹参颗粒中丹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甲醇-水-冰醋酸(8:91: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1nm。结果:丹参素在0.3132~3.132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O.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99.87%,(RSD=0.24%,n=6)。结论:本法灵敏、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专属性强。可用于丹参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