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系统是基于C8051F350单片机的简易温度变送器,采用其内部24位ADC实现模/数转换,将温度传感器Pt100对应的电阻值转换成数字信号,进一步利用线性关系计算出温度值,并通过MAX485芯片进行通信以显示阻值和温度值,最后经D/A和V/I变换,将温度测量值转化为4~20mA的电信号输出。本系统实现了集成度高、功耗低的设计理念,达到了高精度的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2.
本系统从使用简单、测试方便、功能完备、成本低廉,用户界面友好出发,通过多级电容滤除纹波干扰、高精度运算放大器反馈电路精确输出设定电流和电压、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调节输出电流,从而实现低纹波、高精度的恒流源和恒压源输出.以ATmega16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开发了全中文菜单操作环境,具有全中文显示,通过键盘实现输出的调整,并且有计时、温度显示和过热(≥60℃)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3.
黄江平 《科技广场》2005,(1):124-125
热电阻具有测温范围大、稳定性好和耐氧化等特点,低温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8031单片机并采用热电阻进行温度测量的硬件电路及软件设计方法,利用恒流源和12位A/D转换器设计温度测量电路,完全消除了传统的不平衡电桥的非线性误差,减小热电阻的接触电阻和引线电阻对测量误差影响。在程序存储器EPROM中存放电阻一温度分度表.被测温度是通过软件查表及公式计算得到的。该方法具有简单、实用、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整个过程均要求控温和测温,而且温度的测量范围要求不断扩大,同时温度的测量准确性要求不断提高,这就要求研制出更高性能的测量仪表来满足需要。对一种高精度温度测量仪的硬件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了满足数控机床对于直线位移高精度的要求,现设计了采用PLC控制永磁同步电动机实现启动、停止、正反转进而带动丝杠实现水平方向运动,并且通过高精度的磁栅尺精度测量起水平方向位移量,以脉冲信号直接输入PLC控制系统,PLC的高速记数功能实现水平位移量的A/D转化,并由数显表显示出来。  相似文献   

6.
设计了一种基于Aduc812微控制器的数据采集系统,针对交流磁性参数的测量,本系统采用ADI公司的ADuc812单片机为核心,设计了交流磁参数测试系统,实现磁参数测量。Aduc812单片机内部集成了8路高精度A/D转换通道,本系统利用Aduc812单片机内的两路A/D转换通道实现磁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的测量,并且将采集到得模拟量转变为数字量,通过串口实现数据的通讯,将采集的数据发送给上位机,由上位机对数据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本系统硬件电路简单,数据采集速度快,其采集速度可达到50us,成本低,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针对传统的温度采集和控制系统耗费人力、使用范围有限、精度不准的缺点,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度采集与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STC89C52单片机作为主控芯片,并配以温度采集模块、A/D转换模块、复位模块、报警模块、数码管显示模块,不仅可以实现测温和数码管显示,而且可以进行温度报警。  相似文献   

8.
智能温度测量仪在生产实践中拥有广泛的应用。本设计是以单片机系统和传统的温度检测元件——热电偶结合的温度测量系统,可担任测量变送中最常用的组成部分,在保证产品质量、节约能源和安全生产等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本设计的基本思路是利用AD590测量冷端温度进行补偿,热电偶和AD590测得信号分别通过隔离放大经A/D转换器ADC0809通入单片机AT89C51进行数据处理,然后由D/A转换和电压电流转换后输出信号,并通过键盘——显示接口芯片8279实现在线显示。设计主要分为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各个部件通过功能整合实现模块化设计。另外也特别就电源转换做了说明。软件设计主要是依据硬件和功能进行模块化设计,通过中断服务子程序来实现。该设计解决了热电偶测量过程中存在的冷端温度不为零的传统问题和热电偶的热电势与温度值之间的非线性问题,而且由于采用了单片机技术,简化了硬件电路,提高了软件设计的灵活性和仪表的性能,功能的扩展也更加方便。  相似文献   

9.
马花萍 《内江科技》2010,31(7):98-98,95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MCS-51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通过ADC 0809的A/D转换实现数据采集,即将模拟量(如:温度)通过0809转换后送至89C51然后再进行处理、显示。该系统由单片机控制模块,A/D转换模块,输出显示模块构成。测试表明该系统不仅能够自动轮流显示八路输入模拟信号的数值,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其它A/D转换量的测量、远程测量结果传送等扩展功能。最小分辨率为0.02v,最大显示数值为255(输入为5v时),模拟输入最大值为5v,可作为数字电压表用[1]。  相似文献   

10.
以TI公司的OMAP-L138芯片为核心设计了一类激光打标系统,对精确打标位置进行了控制。硬件方面,以FPGA为辅助处理器,配合彩色触摸屏的控制芯片和以太网接口等。为了确定精确的打标位置,分别采用16位的高精度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而对一些特定的敏感环境因素检测,如温度、湿度,采用了低速的12位A/D。软件方面,通过对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进行软件测试校验,并对以太网口和触摸屏界面进行了设计和调试。结果表明,该打标系统能够精确控制打标移动轴的位置和激光器强度,并且具有人机交互界面友好、低功耗、抗干扰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铁氧体的饱和磁化率有着对温度的依赖性且铁氧体材料在其居里点附近的区间内饱和磁化率对温度的变化相当敏感。利用这一特性并设计出相应的测量电路,将温度量转化为电压数值从而达到测量温度的目的。研究中验证了以铁氧体作为测温探头的可行性及不同铁氧体测温探头在各自居里点附近测温特性的相似性,并制作了一型以铁氧体为探头的温度测量仪器,测试了其测温性能。本研究打破了铁氧体传统的应用范围,将铁氧体用作温度的测量,发现了其在测温方面几点非常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优异性能。  相似文献   

12.
红外测温精度低是高压开关柜实时监测系统应用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文结合单片机技术,通过采用间接提高金属Cu、Al的红外辐射率的方法解决了采用红外测温技术测量金属Cu、Al温度的自动校准和定标问题,从而提高了红外测温的精度,最终实现了对高压带电导体的实时温度监测,满足了高压电力系统中电缆接头和开关触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数字万用表可以测温笔者从泉州市新新电子器材经营部邮购了一只参赛品温度传感器LM35D,与一块976130型数字万用表按图1所示方法连接,将数字万用表选择开关置DC200MV档,于是数字万用表即成为一台精密的数显式温度测量仪,实现了高精度的温度测量,实...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一种基于CPLD的温度、湿度测控系统。设计中使用VHDL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开发,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将模拟量输入到ADC0809进行A/D转换,再由CPLD主芯片进行测量显示并进行智能化控制以达到测控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王瑞玲 《科技广场》2009,(11):201-204
A/D转换器是数字化测量和显示仪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换速度、精度和分辨率,直接影响着测量结果和显示的质量指标.本文针对常用的多斜式、多周期式、循环余数武、脉宽转换式、双斜武等几类A/D转换器,从原理和结构上进行了具体地分析,以便于在ND转换电路设计中ADC的选择和采用元器件组装A/D转换器时,选用合适的A/D转换方式.  相似文献   

16.
温度参数测量精度在被试航空发动机试验中要求越来越高,热电阻测温是航空发动机飞行试验中使用较多的测量温度方式。本文首先介绍了影响热电阻测温的基本原理,其次分析了影响热电阻测温精度几点要素——接线方式、响应延迟、自身过电发热等,最后,总结如何避免这些因素影响的措施,提高热电阻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高精度医疗透析床的称重电路设计,该系统以AT89C205单片机为核心,配合高精度A/D转换器CS5522,用来检测称重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软硬件结合实现信号智能测量、系统校准等功能。对于系统的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使用线性拟合等算法进行误差修正和补偿,保证了系统精度。最后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测量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硫化加热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K型热电偶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取得电信号,经由OP07组成的低温漂、高精度运算放大器放大后,送单片机A/D转换、PID调节等处理,输出控制。由双向晶闸管无触点开关控制加热器,实现了温度控制及显示。  相似文献   

19.
在利用热电偶进行温度测量时,冷端误差和非线性误差会对热电偶的测温精度产生较大影响。为了降低此两项误差对热电偶测温精度的影响,提出利用BP神经网络和两端测量电压法建立热电偶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梯度下降动量算法对网络各节点参数进行优化调整,通过LabVIEW和MATLAB编程实现了该算法。通过实验获取了足够的输入输出样本,即热电偶的冷端电压、输出电压与其对应的温度,对此BP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和测试,最后通过测试验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根据辐射测温原理设计制作温度测量系统。采用Melexis公司的MLX90614非接触测量的红外温度传感器,通过SMBus协议与AT89S51单片机通讯,并通过单片机系统驱动液晶显示模块显示,实现了非接触的温度测量,测量精度可达到±0.1℃,可广泛地运用于医学、化工等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