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息写作讲求倒金字塔结构,新闻思维也有其规律性结构。杨保军教授的研究,为我们呈现了新闻价值优先、传播效果为要、目标受众至上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闻结构无论怎样变化:“倒金字塔”式结构、顺叙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散文式结构等,都应服从于一个共同的目的:迅速及时地传递新闻信息。新闻信息不同于其他信息,它是“易碎品”,时过境迁,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与传播意义。因而,新闻报道要突出新鲜性重要性,传播要迅速及时。新闻导语与“倒金字塔”式新闻结构的出现与盛行,就是为了让读者尽快明了最新鲜最重要的信息。提倡散  相似文献   

3.
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播结构是社会结构的主要构成因素,以大众传播为核心,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共同构成了社会传播结构的不同层次.从其本质看,传播结构是以社会意义构建为核心的话语生产系统.传播结构对社会整合、社会价值的重构,对"公共领域"的形成和发育,都有直接的影响.本文通过考察传播结构的基本内涵,从传播结构的社会话语生产特征出发,围绕媒介框架、结构二重性及新闻场域等理论,探讨了传播结构的意义生产模式,分析了传播结构与社会话语生产之间的深层关系.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1870~1920年代《申报》与《纽约时报》的新闻图式分析,推导中美新闻叙事结构的演变和趋同的现象,以及电报在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电传新闻建构了新的叙事模式。从电传新闻启用到新闻叙事结构的成熟,美国报纸用了30年,而中国用了50年,可见传播技术对美国叙事模式的影响效率明显快于中国。但最终传播技术仍导致不同文化中新闻叙事结构趋同。  相似文献   

5.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件的报道,时效是决定新闻价值的一个重要环节。新闻结构范式,既是记者赢得新闻时效的写作策略规约,又是读者浏览解读新闻主旨的认知图式。本文基于英语新闻报道的真实话语语料,从文体和传播的视角,探讨了英语新闻话语的叙事视角与意识形态的表现关系、消息来源引述范式、新闻标题的复合变体、导语的结构范式和倒金字塔语篇叙事结构等方面的文体特点,从而揭示新闻传播的话语信息结构规律。  相似文献   

6.
受众结构是新闻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分析和探讨这个问题,对于了解和认识受众,满足受众的需要和兴趣,提高新闻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受众结构,是指受众各个部分、要素的组织形式。是受众依据性别、年龄、文化、职业、区域、需要、兴趣等因素按一定方式和关系形成的群体。受众结构与其它社会结构不同,有其自身的结构形式和规律,主要表现为社会性、整体性和可变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结构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勾勒出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功能结构,是我军事新闻对外传播理论体系中的基础性问题。本文首次从受众信息消费视角阐释了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所包涵的信息生产力、信息传输力、信息营销力、信息调控力和人力资源5个要素及相互关系,突出了受众的主体位置,对传播系统要素的传统秩序进行再调整,构建能应对现状、烙有中国印记的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理论新模式。同时,着眼解决现实问题,探索提出了跨文化背景下军事新闻对外传播力积强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8.
朱述超  万洪珍 《传媒》2015,(16):70-72
信息数据化时代,数据新闻成为新闻报道领域的一种新形态,其在价值逻辑与表现形态上均有别于传统新闻报道.数据新闻的传播应与受众的认知逻辑相符,并积极帮助受众建构相应的认知结构,具体作用有:增加新闻受众的知识贮备;激活新闻受众的感觉通道;协助受众建构认知策略.  相似文献   

9.
网络新闻传播结构的构建与分析(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构建网络新闻传播结构框架 ,是理解网络新闻传播的复杂过程的一种有效途径 ,也是分析研究网络新闻传播效果的重要手段。本文将网络新闻传播分为信息流与意见流两个层面 ,在这两个层面上分别构建传播结构的模型。网络中的信息传播结构分为信息的发布结构、信息的流动结构和信息的循环结构三种类型 ;意见的传播结构分为意见形成结构、意见冲突结构和意见流动结构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通过语篇分析、语义学的理论来探讨英文报刊新闻语篇的宏观结构与微观结构 ,以达到了解新闻语篇特点、提高新闻报道传播效果以及帮助读者更有效理解新闻内容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互联网新闻传播信息表现出的非线性特点使相关研究人员有了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新形式的想法,以便人们通过网络传播来认知网络新闻传播的特征。构建互联网新闻传播的新模式将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在相关新闻传播上的特点做比较,以人们全部反馈信息为着眼点,切实注重个体因素以及相关结构模式,通过对传播新闻信息者和接受信息者之间传输与共享信息过程的认知与分析,进而把互联网新闻传播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互动性与双向流动性精准地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3.
本文是对国外20所新闻传播院系的院长、系主任和教授的系列深度访谈的归纳和总结。探讨主题包括新闻传播的社会功能与新闻传播教育的使命、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师资结构及其评价体系。基本结论为:新闻传播教育的最终使命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的新闻传播工作者,而学生培养模式和师资结构当适应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4.
新闻作品的结构是新闻作品的内部组织和整体安排。它包括新闻材料衔接过程中的过渡和内在联系,以及新闻材料的选择和整体排列构建。新闻结构是新闻作品的骨架,关系到新闻作品的整体风格和传播效果。结构的合理安排可以增强新闻作品的表现力,否则会削弱新闻作品的表现力。视听新闻作品的结构包括三个层次:外部结构、内部结构和符号结构。无论什么样的视听新闻作品都应立足于对新闻事实内在关系的恰当反映;是否有利于新闻作品主题的表达;选择最合适的结构是否符合受众接受能力和习惯这三个原则。  相似文献   

15.
民众新闻观念的实质及其可能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兴媒介环境创造了新的传播主体结构,民众新闻传播普遍化是最典型的表现之一.与民众新闻相应的民众新闻观念,在直接性上就是从“个体出发”的新闻观念,它以“我知、我愿、我需、我趣”为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核心理念.民众新闻观念冲破了现代新闻主义对新闻的定义方式,动摇了现代化的新闻生产传播观念与方式,打破了专业新闻报道的客观理念与方法,冲击了现代新闻的公共利益观念,并且改变了现代职业新闻的新闻自由观念.  相似文献   

16.
人类传播活动与其生产劳动活动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反映的是凭借符号系统而建构起来的“主体——主体”关系;后者反映的则是依靠劳动生产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主体——客体”关系。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传播活动之一,自然反映出一般传播活动这种共在的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的根本特征。如果仅从事实及其信息转变为新闻成品的具体过程看,它反映的无非是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人与作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及其信息之间的交互作用,即以主客体关系为基本结构的一般性生产劳动活动;但如果从整个新闻传播的一般过程看,它则反映出作为新闻传播者的人与作为新闻接受者的人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理解,即以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Intersubjectivity)为基本结构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它清楚地昭示了人根本区别于动物的社会性。正如一些学者业已指出的那样,主体间性或主体际性是建构传播理论的核心范畴,它理应受到新闻理论研究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新闻接受者的主体性作些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国家声音与政治景观:《新闻联播》的结构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联播>作为央视新闻的核心节目,积极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效宣传国家主导的意识形态,形成了特有的话语结构和象征功能,成为"联播体"的典范.但由于其"新闻"话语叙事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在社会转型加剧、媒介内容膨胀、受众需求变化等情况下,其强大的效果不断被弱化.因此需在一定程度上转变传播观念,改变过于僵化的业务模式,回归新闻传播规律主导的途径,以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美国传播教育的发展、目标与结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追溯了美国传播学教育的历史发端 ,概述了现今美国传播教育事业的现状 ,包括院系设置、教学目标与结构、教学内容、培养方式、评价体系等 ,并指出美国新闻传播教育中专业界限逐渐淡化、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愈来愈亲密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公民新闻因其传播方式的自由性、传播生产自主性、传播影响广泛性、传播平台社交性等特点,对专业新闻形成了挑战,而且,公民新闻对于社会结构关系和社会民主化进程将产生巨大影响。文章从传播主体、传播模式、传播内容、传播媒介等方面,将公民新闻与专业新闻进行比较,以促进两者互动并存,推动新闻传播活动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20.
全媒体时代,舆论生态结构不断优化,而在新闻时政传播中融入全媒体技术,能使新闻的影响力和引导力显著提高。而在全媒体的冲击下,也改变了时政新闻的传播逻辑,传统的时政新闻传播内容对全媒体时代发展的要求很难相符,亟待创新其传播方式和传播路径。如何提高全媒体时代时政新闻的传播力,是本文重点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