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洋 《中国记者》2014,(1):68-69
微博在公共热点事件中不仅提供了新的传播平台,而且在舆论场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历时性维度考察了公共热点事件中微博舆论生成的逻辑结构,提出公共热点事件中微博舆论生成的"中心辐射模式""V+媒与V+V双膨胀扩散模式""扁平去中心化模式"与"社交场域模式"四种模式,并探求对微博舆论的有效引导。  相似文献   

2.
郑来 《新闻知识》2012,(12):62-63,84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人类交际工具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微博在扩展公共领域空间、改变公共舆论结构模式的同时也对其真实性产生着影响。微博就像一把双刃剑,我们应有效地探讨、研究微博,并加强引导和监督,使其理性、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井忠勇 《今传媒》2013,(4):31-33
微博成为热点新闻事件的前沿阵地。本文针对微博热点事件进行研究,考察舆论概念的流变,结合对微博自身特性的分析,并剖析了其构成要素和特征,分析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以具体事例中微博舆论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为切入点,考察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不同的形态分布和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微博的兴起为当代人构建起一个更为广阔的公共话语空间,并对传播形态和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刻的影响。在这个公共话语空间中,媒体人微博一方面可以加速舆情演变的良性进程,另一方面其偏颇的话语表达也会增加网络舆论引导的风险。因此,很有必要从营造良性网络舆论环境的角度研究媒体人微博的引导力。  相似文献   

5.
金菁 《新闻知识》2012,(9):35-36
微博,归根结底是节点传播的一种实现方式,其场域特点不违背节点传播模式的特点。因而公共事件在微博场域中的特点可以归结为公共性和节点传播模式的结合。除此之外,微博在实际中还是一个特殊的舆论场,因而在其中的公共事件的产生和特征又不免受到舆论场特色的影响。本文立足媒介社会学视角,通过分析微博媒介形态特点,探讨在微博场域中公共事件的产生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微博的出现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新的信息传播渠道。本文结合一些热门社会公共事件,对微博引发舆论场的形成过程及其传播模式进行试探索,并探讨微博舆论在社会领域中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孙玮 《今传媒》2013,(5):14-15
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生成经历四个过程与阶段,在新媒体背景下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论表达体现出了微博发展迅猛影响力日益扩大、移动互联快速成为网络舆论传播新通道等5个方面新特征。  相似文献   

8.
当下的微博空间已分化为各方势力的竞技场,微博舆论场的交锋随之上演。本文从舆论场概念界定入手,认为微博舆论场是微博空间中舆论生成与传播的一种特定时空环境,与现实社会场产生交互作用,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与延伸,场内充满了权力与资本的争夺。微博舆论场中的博弈是现实社会中观念、权力和利益等博弈的映射与延伸,然而当下微博舆论场的博弈却呈现出反智化、站队化和非理性化等失控现状。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微博舆论场达至交融情境的规范路径。  相似文献   

9.
高校网络舆情的把握与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社会生活的主要平台。校园网络舆论空间因其参与主体的平等性、舆论活动的开放性、参与方式的互动性,作用变得日益强大。但校园网络舆论空间仍存在着舆论参与主体不具有代表性、网络舆论主体责任与权利不对等、理性与非理性的交织、网络言论统一性不强等问题。因此.要采取建构理性的网络舆论文化、把握引导校园热门话题的主动权、增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有效性、构筑高校管理者与大学生协商交流的网上互动通道、加强高校网络舆论空间伦理道德建设等措施.强化对校园网络舆论空间的引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陈朝阳  苏可儿 《今传媒》2020,28(5):12-15
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不平等的信息传受关系格局,网络赋权给予了公共话语更多的表达空间,在此背景下网络舆情也随之呈现出新的规律和特点。作为公共舆论的集中场域、社会结构性暴力的减压器、舆论监督的重要渠道和网民的主要求助平台,承担多元化媒介身份的微博跻身成为信息传播系统中的重要一环,成为舆论形成、发酵、撕裂、次生分化与重组的重要阵地。本文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事件"(以下简称"新冠"肺炎)为例,依据微博的媒介属性和公共文化属性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微博的媒介角色进行全面分析,旨在对微博舆论场域的舆情引导提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构建多元包容的话语语境和健康的舆情生态,缓和官方舆论场与民间舆论场的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作为网络信息的传播者和积极参与者,往往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积极的思维,在大学生中有一定的威望。他们关注时事热点、引导舆论,并在很大程度上对周围人的所想所做产生影响。本文立足新媒体时代信息的传播规律,通过对大学生微博意见领袖民意表达与公共参与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高校学生网上舆论的传播起到良好的管理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孟达  刘颖洁 《新闻世界》2013,(4):157-158
在自媒体时代,如何引导校园微博舆论,构建良好的高校舆论生态,已成为高校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国内高校的舆情热点事件进行分析,探讨高校微博舆论生成的机制,提出高校舆论引导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自媒体时代下,微博以其时效性强、传播速度快等优势,已经成为当下人们话语权表达的重要场域,为公众提供新的话语空间,改变信息传播的方式,培养新的媒介习惯。在突发事件等重大公共事件的传播过程中,微博日益成为事件发酵的重要平台和推动者,正是由于微博的广泛参与性、全民开放性、言论自由性,促进其迅速形成强有力的舆论中心。但信息的复杂化、受众的多样化、传播的广泛化,使得一些片面的网络舆论,影响了事件的整体发展,同时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微博是兼有媒体和社交功能的最具发展潜力的舆论载体,在围观时代,微博所面对的是更开放的圈子,当每一个用户都可以随时随地的观看其他用户的近况时,其所营造的正是一种公共领域视角下的微博围观现象。本文以“在公共领域视角下,微博围观现象中的舆论隐忧”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微博舆论的正负功能,试图给微博围观现象下的舆论生成的负面影响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微博、微信的发展,使得二者同属的社交媒体在社会热点事件特别是娱乐性事件中能够快速形成舆论场,抢占网络舆论平台甚至掀起全民狂欢局面。通过分析微博和微信传播特性,找出二者的舆论生成模式的差别和联系,对微博、微信在娱乐性事件中生成舆论过程中的特点及规律进行比较,掌握其特点,根据各自特征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和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正日益跻身社会主流舆论行列。本文将分析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以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有利于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来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7.
何苗 《今传媒》2012,(9):52-54
当今信息社会,新传播技术已经打破传统大众传媒垄断社会传播的格局。基于Web3.0平台发展起来的微博,在极短的时间内将人们带入了自媒体的时代。经过近来一系列公共事件的考验,微博对舆论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网络这个大家庭中,微博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构筑公众舆论空间、构建社会民主的一把利剑。其中微博自净化之能力,成为了人们在研究微博与舆论这一重要问题时的热点。该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入手,以来探索微博是否具备自净化这一功能,而该功能的实现又需要何种条件与环境。试图经过此分析,能够为微博今后的发展提高更为有效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8.
微博平台不但是不同载体信息汇聚的平台,还是不同行为主体可以直接进行信息交流和观点碰撞的平台,能够鲜活地呈现各种力量的博弈,为突发公共事件舆论生成演化规律的发现提供真实细致的依据。本文以历时性、共时性两个维度,对"校长开房"事件发展过程中微博平台的信息进行提取,呈现推动舆情高涨的因素以及不同行为主体的作用及其对舆论演化的影响,以探析网络舆论生成发展的脉络与规律。  相似文献   

19.
邓秀军  刘静 《现代传播》2014,(4):127-131
从微博在中国投入运营开始,伴随而生的微博反腐就成为了微博舆论监督的重要内容。从"郭美美"、"微笑表哥"杨达才、"十二秒哥"雷政富到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微博反腐舆论聚焦的对象权力越来越大,汇聚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大,产生的舆论监督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到底微博反腐的机制是怎样运行的?影响微博反腐舆论生成的关键要素又有哪些?本文从生产性受众的理论视角,从信息传播路径、用户行为模式和主体互动关系等三个层面,剖析和揭示微博用户在微博反腐机制运行中的地位、功能和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20.
公民社会视角下中国微博舆情的发展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微博在中国的发展仅仅是这两年的事,但其产生的影响却不可忽视。公民以微博为渠道参与的公共事件成为中国公民社会崛起的重要因素,促进了中国公民自身话语方式和与官方对话方式的形成,让"草根"的声音被更多人听见,也更有价值。本文从分析微博在公民社会中的角色入手,引出对微博舆论情况的讨论,并以"江西宜黄拆迁自焚事件"引发的博友的关注为例,说明微博上舆论的基本概念、特点和生成机制等。最后论述微博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