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促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档案所固有的社会记忆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并推动了社会记忆的数字化进程,从而不可避免地与被遗忘权产生冲突。起源和发展于欧陆地区的被遗忘权,旨在擦除过时、失真的个人信息,用以回应数字化记忆带来的遗忘难题,但鉴于被遗忘权对档案事业的潜在影响,该项权利的推展受到了欧洲档案界的冷遇。从中国实际出发,我国引入被遗忘权具有现实可能性,而调和档案事业与被遗忘权之间的张力,需要运用利益衡量的方法,并根据衡量结果将档案事业区分为保管和利用两个层次,档案保管应超然于被遗忘权的行使,档案利用可以有限制地适用被遗忘权,从而就档案信息所关联的社会历史进行智慧记忆和遗忘。  相似文献   

2.
被遗忘权是技术变革和法律制衡的产物,旨在调和记忆和遗忘的关系。探讨被遗忘权对档案工作的影响,有助于论证被遗忘权本土化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围绕被遗忘权的立法环境和档案管理实践,总结出被遗忘权对档案工作不同层面的影响:对档案收集而言,来源背景考察趋于复杂、个人隐私信息识别困难、面临移交机构的“删除行为”;对档案鉴定而言,要求重新审视档案价值的主体有用性,需要反思档案鉴定的取向和依据,突显档案保管期限的功能和作用;对档案处置而言,目前存在两种做法,包括反对被遗忘权而坚持原有归档方案、避免事后问责而灵活调整销毁计划,这体现出伦理反思下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对抗;对档案利用而言,需要重视档案泄露中的适用规范,面临封闭期档案检索的控制行为,还需把握档案开放与隐私保护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在档案的正常利用过程中,档案公布权容易引起法律纠纷,不仅给档案利用者带来困扰,也影响了正常的档案利用工作,公民利用档案的正当权利益难以得到保障。在档案实践工作中,由于种种因素档案公布权并没有被有效行使,公布工作成效甚微。从某种意义上讲,国有档案公布权的设置实际上否定了国有档案的公布权,阻碍了档案的公布工作。在已经启动的《档案法》修改过程中,应该考虑还权于民,废除所谓的档案公布权。  相似文献   

4.
张涛 《档案学研究》2020,34(5):126-133
网络信息存档是指收集已经记录在万维网上的数据并将其存储的过程,确保数据保存在档案中,并使收集的数据可用于将来的研究,它有助于建构我们这一代人的集体记忆。然而,以被遗忘权为代表的个人数据保护权利体系却在一定程度上对网络信息存档造成限制。为了在集体记忆与个人遗忘之间取得平衡,网络信息存档机构需要采用更具适应性的个人数据保护规则,坚持“通过设计保护隐私”原则,同时提升对被遗忘权的审查能力,形成与数据主体、数据性质、数据来源有关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5.
现行法律法规对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分离的规定,使档案利用者无法实质运用未公布的档案资料,大大限制了档案的利用,档案的实质利用价值并未得到实现。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逐步统一应成为我国今后的立法趋势。  相似文献   

6.
我国<档案法>一直奉行建立公共档案利用与公布的二元制度.而今,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方面转变,档案公布权的设定越来越不适应档案开放利用工作发展的需要.本文在研究我国档案公布权设置的历史背景、取消公布权的现实基础、国外档案立法经验等的基础上,建议<档案法>修订中应当取消开放范围内档案公布权,而对于未开放范围内的档案公布权仍需保留.  相似文献   

7.
档案数字化中的法律问题及其处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数字化档案给档案利用带来极大的方便,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许多前所未有的法律问题。比如电子档案的法律效力问题、档案数字化权问题、数字化档案网络传输权问题、数字化档案利用时的保密问题、隐私权问题等。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就会阻碍档案数字化进一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大数据时代的被遗忘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被遗忘权体现了"遗忘"及"重新开始"的精神,是大数据时代的公民及社会不断前进和发展所必须的。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在其个人信息保护立法中明确规定了被遗忘权,我国也应制定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以"遗忘"和"重新开始"为指导确定个人信息保护的一些通用原则,明确公民享有被遗忘权,并对被遗忘权的主体、客体、权利的内容、适用的条件、例外的情形及侵犯该权利所应受的处罚等做出详细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个人信息被遗忘权作为一种新型私权,是平衡言论自由和隐私自主的重要途径,其在欧美国家的立法进程中均有重要体现。[方法/过程]从欧盟与美国对“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和立法进程的历史考察入手,探讨欧盟与美国“个人信息被遗忘权”法理逻辑差异的缘由,并对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个人信息被遗忘权”的法理逻辑再定位进行考量,以法律逻辑再定位为切入点,对被遗忘权的权利空间布局进行细分,以应对数字时代的新挑战。[结果/结论]信息控制者在收集和处理公民个人信息过程中必须履行审慎义务,构建个人信息利用中的主动保护模式,不断与国际个人信息保护趋势接轨,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0.
邢张睿  陈星 《青年记者》2022,(4):103-104
区块链新闻平台是一种新型的媒介形态,由于区块链的技术特征,在某些场景实践个人数据被遗忘的过程中存在平台去中心化与监管中心化、不可篡改与被遗忘性、新闻数据公共性与个人数据保密性之间的冲突.针对上述冲突,可以通过创新区块链被遗忘功能、建立链上个人数据被遗忘机制和适用不同遗忘条件的措施实现个人数据在区块链新闻平台实践被遗忘权...  相似文献   

11.
馆藏档案数字化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邹悦 《档案天地》2005,(2):30-32
档案信息化建设在我国正被积极推进,数字档案馆、档案信息网等的建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这其中,最基本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对馆藏档案资源进行数字化。而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必然要遭遇作权问题。笔在中试对馆藏档案数字化过程中所涉及的作权问题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2.
《档案法》在总则中明确规定了档案利用权,为档案利用打开了新的视野。在档案利用法律关系中,档案馆的性质影响到档案利用权的性质确定。在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中,档案馆可以认定为公法人,具有行政法上公物的法律性质;档案利用者可以分为公共组织的单位和作为私主体的单位与个人,前者的档案利用权属于作为公务利用,而后者的档案利用权具有主观公权利属性。当档案利用主体认为其利用权受到侵犯时,可以通过投诉、复议和诉讼的方式寻求救济。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权进行界定,分析当前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权的行为及原因,提出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中个人信息权保护路径的建议,以期促进不动产登记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与新时代合拍,更好地实现不动产登记档案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论档案开放与公民隐私权保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档案开放既要维护每一个社会利用的利用权,又要保护档案形成的隐私权,协调档案利用与形成之间的权利冲突,才能使档案利用顺利进行,章首先从隐私的范围和隐私权的内容分析开放 中涉及隐私权的档案及侵权行为,然后从开放的期限,范围与鉴定,开放方式研究隐私权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梳理我国国有档案公布权的立法演进,分析其行使现状,提出国有档案公布权是一种公权力,档案馆或有关机关既是权力主体,也是责任主体,行使权力即为履行责任。国家应通过制定公布权行使程序,将国有档案公布列入档案部门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建立档案公布基金等方式,促进档案馆及有关机关积极行使国有档案公布权,满足社会公众档案利用需求,切实保护人民群众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6.
本文立足于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中个人信息权保护面临的难题,试图探讨数字化档案开放利用中对个人信息权进行有效保护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7.
陈虹 《档案》2008,(4):50-51
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中,目前依然存在被动服务和档案利用信息反馈意见不被重视的问题,严重影响着档案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益。针对这些问题,笔者结合青海格尔木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多年档案工作经验,重点对档案利用数据统计与档案利用效益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一、我国目前的法律法规对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的规定 1、关于档案利用与公布概念的界定.档案利用与公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中国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以下简称《档案法》)中,档案利用与公布是对档案进行的两种不同形式的处置,档案利用包括对档案的阅览、复制、摘录等形式,而档案公布则是指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布档案内容信息,也即档案信息首次公之于众的行为,它包括通过报纸、刊物、图书等出版物(包括声像、电子出版物)发表、媒体播放(包括网络传播等)、展览、宣读等形式.  相似文献   

19.
在大数据背景下,计算机系统生成、网络管理和利用,系统本身具有易复制性、易更改性、易迁移性等特征,导致政务网站网页档案信息面临严峻的安全风险.构建政务网页档案服务云平台风险防控体系以保护政府网页档案在生成、存储和利用过程中不被破坏和泄露,确保政务网页档案信息安全.  相似文献   

20.
对档案馆国有档案公布权的思考——《档案法》审视之七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本文对《档案法》规定档案馆国有档案公布权谈了看法:1.国有档案公布权的权责不一致及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2.国有档案公布权与利用目的的矛盾;3.国有档案公布权与政务信息公开的矛盾;4.国有档案公布权与档案开放的矛盾;5.对设置档案馆国有档案公布权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