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当前各级政府大力重视城乡规划建设的背景下,针对规划与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巨大且极为迫切,规划与设计专业学生培养必需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从单一的传授规划与设计向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能力转变。学校在规划与建设学科群综合训练中心的实践中,提出参与式研究型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理念、确立"高校实验教学与服务地方双向沟通的实践平台"的建设目标,"双轨系统+四个层面的参与式研究型教学体系"的建设特色,以及"以仿真模拟技术为核心的参与式研究型应用平台",积极探索跨学科平台建设。  相似文献   

2.
设计型学习视角下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其目的是探索设计型学习的教学应用模式,解决程序设计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在设计型学习流程的基础上,提出“‘课程准备→学生选题→设计学习’为主线,学习评价为主要监控手段”的教学活动模型,并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效果等方面,分析设计型学习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应用效果.实践表明,合理运用设计型学习可以有效解决程序设计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学习兴趣不浓、动手编程能力低下、实际应用能力不强等问题.笔者认为设计型学习是一种将项目设计与知识学习紧密结合的学习方式,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特色鲜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文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分析了程序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中制约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以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思想和编程能力为目标,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强化实践教学为中心,以网络教学平台和在线测试系统为依托,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和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实践。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改革提高了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编程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程序设计课程是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技术应用型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在程序设计过程中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程序设计课程现状进行分析,针对造成学生程序设计能力较低的原因,提出了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终极目标的课程辅助系统建设方案,即在程序设计课程的作业、实验与考试环节中,引进类ACM模式的在线测评方法.  相似文献   

5.
课程设计实践是计算机类本科生人才培养的必要环节,是提升学生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课程设计实践的效率及质量,对于促进计算机类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尤为关键。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介绍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设计实践的设置情况,探讨了课程设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重点提出了"课程群知识→设计需求→集中实践→考核评价"的课程设计全过程管理思路及具体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6.
"C程序设计"课程培养学生熟练使用C语言编程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都非常强的学科。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先理论后实践,这种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融"教、学、做"为一体,将理论知识融于实践教学中,推动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互动,让学生在学练中理解理论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综合应用技能为核心展开教学,合理设计实验教学内容,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从而培养学生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7.
通过阐述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理论及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基本开发思路。提出以应用翻译工作过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工作任务与知识、技能的联系,设计、创建与课程相应的学习情境,教师按照"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方式来进行教学,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实践过程的学习机会,实现了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融合,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8.
结合自动化专业"3+2"分段培养工作实践,借鉴工程教育核心理念,提出了高职与应用本科一体化培养的全新设计路径,即"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学习成果",以学生毕业要求的能力培养为中心,围绕中心配置课程体系、师资及办学条件,并以持续改进保证教育质量。进而阐述了工程教育成果导向的一体化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构建、工程化教学改革、建立校际协同培养管理机制等,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对现有高职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批判入手,探讨了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商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正确定位问题,确立"一德"、 "二基"、 "三能"、 "四证"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以培养合格的国际商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应用知识技能教育为主线,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基本理论知识传授为基础,以"三大融合"为特色.促使受教育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优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新职教模式.并进行了国际商务专业建设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苗慧 《时代教育》2012,(23):198
本文讨论了以数学建模为载体,提高高职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实施教学改革,调整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模式,并从数学模型课的课堂教学、数学建模竞赛,基于数学模型的项目团队建设等多个层面进行了详细剖析,探讨了如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程序设计能力以及综合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1.
面对新商科人才培养要与产业发展相融合、强调前沿技术的应用、采用互动教学及注重能力培养的新要求,地方农业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农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要求学生要知农、爱农和懂农,掌握现代营商技能,具有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搭建融入农科知识的"通识+商科+农科+实践"课程体系,构筑"‘三农’情怀教育+专业基础+综合提高+应用创新"的四层递进实践教学体系,搭建"校内+校外、商科+农科"相结合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学、思、创"一体化教学模式,建设专业化、团队化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相似文献   

12.
程序设计课程应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增强学生程序设计能力为目的。作者以C语言为例,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组织、课堂教学模式和上机实践环节四个方面深入思考,对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3.
针对计算机类不同专业人才培养同质化、学生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毕业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计算机类专业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将计算思维能力、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程序设计与实现能力、系统能力贯穿计算机类五个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围绕实践创新能力,从实验教学、校企协同、科创竞赛、创新创业四个方面构建"一体四翼"实践教学体系。实践结果表明,该人才培养体系满足了信息化时代对计算机类人才培养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参与式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是广西m项目实施中着力探究的问题,四年来我们坚持"以强化能力建设为目标"和"以讲求培训实效为原则"的培训理念,精心设计,认真实施,通过研修培训,在开展"参与式教师培训"的研究和实践上形成并完善了旨在促进专家能力建设的"以问题为中心"的循环研修模式.本文从理性层面进行梳理,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5.
以地质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近几年来该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情况.实践证明:"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加强了实习基地的建设,提高了学生的毕业论文与设计质量,培养了"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升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网络工程"专业建设,定位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给出了网络工程实践课程体系的规划思路、设计方法与基本框架。该体系以应用层面技术实践能力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特征,提供的课程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具有较鲜明的"应用"特色,并经初步的教学实践验证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在创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实践过程中,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验教学理念,制定了一系列实验教学相关政策,构建了以"基础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有效实施了藏汉双语实验教学,按照科学的人才观,加强实验队伍建设,强化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通过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毕业论文设计、技能竞赛、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教学和科研环节,全面提升学生认知、设计研发、探索与创新能力,使中心课程教学体系更加完备,教学改革成果丰硕,科研水平和质量大幅度提升,课程建设成效明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教学资源丰富,实验室建设和管理规范高效,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强,进而带动了全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针对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中面临的关键和痛点问题,以新工科产业需求为牵引,以培养程序设计能力为导向,以提高学生学习成效为目标,提出并实践了“能力为要、个性教学、AI赋能、产教融合”提升学生程序设计能力的新型课程建设与教学的创新路线。基于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实施了“以练导学、以学定教、能力导向、设计驱动”的程序设计课程个性化教学方法,探索了基于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依托跨校课程组和虚拟教研室实现东西部高校协同以提升课程教学水平的有效途径,对新时期程序设计类课程教学改革创新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以黑龙江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例,为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中心完善了相关配套政策,并构建了"基础实验注重共享、专业实验注重方向、综合实践注重个性"3个层次的实验教学新体系。通过对整合资源、过程改革等方面的积极探索与实践,突破以往实践教学的限制与束缚,坚持"理论+实践"、"实验+综合实践",逐步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0.
在教改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应用化学专业本科应用型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技能结构--化学实验能力+设计和设备能力+专业特殊技能.化学实验能力培养的核心,可归纳为"操作规范训练+合成+测试";设计和设备能力的培养方案是"制图是基础,设计是关键,设备是重点";专业特殊技能的培养,遵循"结合学科建设成就,设置专业方向,与国内相关工业行业密切合作"的培养思路.以实践教学体系形式全面实施了上述培养思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