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9 毫秒
1.
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存在的一些明显特点,进一步思考加强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思路。从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系统工程的特征看,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是当前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大学生成长的实际看,学校既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又要着力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实际问题,同时要高度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在于队伍过硬、机制长效。  相似文献   

2.
积极心理学开创了西方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它提倡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人,善于发现人自身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并运用这些积极力量使人类生活得更幸福。以育人为目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吸取积极心理学的积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努力引导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情绪体验,重视培育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人格,同时善于为大学生营造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并以此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高等体育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该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络,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调查研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知,可以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因素,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进一步改革提供最为基础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马艳利 《文教资料》2011,(17):206-20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各层次、各科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中央非常重视。但是,目前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何增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得尤为重要。进行思想政治课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学内容的创新,才能真正把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5.
当前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学实效不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思想政治教学单纯讲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从协同论视角看,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包含多要素相互作用的系统,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同样需要多要素的整合协同。高职思政工作队伍的整合协同能营造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协同教育的大德育环境。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途径的创新应该从拓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主渠道、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好抓手等方面着手,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增强。  相似文献   

7.
张朝松 《教育探索》2013,(1):115-116
从宏观上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是对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教训反思的结果;从微观上看,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加强实践教学,并不只是手段及形式层面的简单化要求,它有着科学而深刻的理论依据。应该说,自觉与自愿是主体应具有的实践担当。  相似文献   

8.
大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通过班主任、政治课教师、政教处、共青团和少先队来做的。这固然是一个重要的途径,但是学校最主要、最大量的活动是各科教学活动,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通过教学工作依靠全体教师来做。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的,因此,只有把各科教学同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把思想教育渗透到教学中去,学生才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9.
学科的德育功能,是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和各科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决定的。《中学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这就要求全体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这条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结合我校五年的教育实践,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提高学科德育功能的意识 在各科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它是关系到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文化素质的根本问题。为了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增强育人自觉性,我们采取了四项措施。 (一)学习《中学德育大纲》,认识进行学科德育的必要性。 在学习中各科教师通过分析比较加深了对德育大纲的理解,所谓“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指各科教学在时间上占的比例最大。按原来的教学计划,中学每周36节课,政治、校班会共4节,仅占周总授课数的九分之一,其他各科教学占九分之八。从教师的人数看,初中每班至少有10名任课教师,而班主任、政治教师共两人,占20%。从时间和人数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最根本的价值原则和核心理念,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以人为本理念从价值目标、工作方式、动力机制、育人环境、评估体系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贯彻以人为本理念,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必须继续解放思想,确立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目标;转变工作方式,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材施教工作体系;创新动力机制,建立健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保障制度和激励机制;形成教育合力,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环境;围绕培养目标,更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1.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既具有普通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共性,更有自己的特性。从2006年新学年起,全国各高校将开始全面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各民族院校应该以此为契机,针对民族院校自身的特性,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创新,使之更好地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厌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等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大学生厌学问题成为一个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严重地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大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因素主要有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专业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失等。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多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3.
"无机化学"是我校理工科专业的基础课程,是非常重要的育人主阵地.课程教学团队立足学科和专业的发展,从育人角度来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科专业、课程、思政三个维度对思政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逐步形成了"无机化学"课程思政教学的"三个动作"新模式,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理论的同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4.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始终,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从根本上说,课程思政建设是一场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综合改革,终极目标指向课程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高校应紧扣课程思政导向推动课程体系革新,围绕课程思政要求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立足课程思政施行需要补齐课程建设的制度短板,使课程全面反映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新内涵和新要求;在深化课程认知与优化教学过程中、在遵循课程教学规律和坚守质量底线基础上、在发挥教师主体的能动作用中提升教学质量,对关于课程教学质量的质疑声作出正面回应,形成课程思政建设的良好氛围与推进课程思政和课程教学的耦合共进。  相似文献   

15.
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下,从优化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出发,本文提出以下几点构想:(1)加强地方党委政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领导;(2)抓好各有所长、不可或缺的"两个课堂"的教学;(3)重在"育"上下功夫;(4)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于大学生实际生活;(5)辅导员工作要坚持"两条腿"走路。  相似文献   

16.
黄文利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110-111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视野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相结合、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不断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7.
历史课程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明,也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课程思政”视角下高校开展历史教学应以厚植爱国主义为目标,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培育理想信念,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当前环境下,高校历史教学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为主,内容范围狭窄、缺乏地方特色、课时安排紧张、教学方法陈旧等问题较为突出,无法为思政教育提供深度支撑。基于此,高校应通过开设“大学历史”公共课、开发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增加历史教学课时、创新历史教学手段等举措,拓展历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为学生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知识与素养支撑。  相似文献   

18.
从审美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困境的原因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重复性、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及教育的"病理性说服"导致大学生审美疲劳,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错层导致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产生"审美饥饿",以工具理性为指导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论和价值论导致教育过程审美的单向度。要摆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应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创设教学情境,重塑审美形象;立足传统审美文化,合理利用大众文化,构建和谐的当代审美文化;改变教学理念,加强教育过程中的审美互动。  相似文献   

19.
该文认为,目前我国高校要在发挥思想政治课程作为德育教育主阵地的同时,切实将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社会保障学"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舞台,在"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很好地破解传统"社会保障学"教学瓶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20.
环境设计专业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专业,与国家发展基本策略具有高度相关性。“环境设计原理”属于环境设计专业课程体系中基础性的理论课程。随着思政宏观教育教学思路以及目标的提出,课程思政也成为现阶段专业教育工作丰富内涵、提升层次的重要方法。环境设计专业的课程教学中积极落实课程思政要求,为教师的教学深入开展找到更高层次的立足点。从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课程思政实践的角度上来说,在“环境设计原理”教学中,课程思政实践可分别从丰富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完善考核评价等三个方面入手,拓展“环境设计原理”的课程思政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