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来到中国而又不懂汉语的外国客商和旅游者来说,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但是我国公示语的英译质量却令人担忧。本文以桂林市为例,对我国公示语英译中的谬误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陈琳 《湘南学院学报》2007,28(4):65-66,71
唐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意境美是诗的灵魂所在。通过对几首脍炙人口的唐诗英译中的意境美研究发现,在唐诗英译中必须注重对意境美的追求,这是意美原则在唐诗英译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魏天爽 《海外英语》2012,(3):152-153
英语中的develop和汉语中的"发展"都是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无论在英文书报杂志或我国的大学英语教材中都屡见不鲜。因为熟悉,在翻译中常将两词对译。将develop一词译成"发展"是不准确的,这两个词在语义上能够对应起来的情况是很少的。该文通过develop的大量译例,讨论如何根据语言环境和搭配关系选择词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论文学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译主体性是学翻译中的客观存在。我国翻译理论界对译主体性的关注始于20世纪30年代对学翻译中的创造性的讨论,80年代以来,中外翻译理论界对学翻译的译主体性的探讨表现出强烈的理论自觉性。在强调学翻译的译主体性的同时,必须看到译主体性有着明显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变译理论”是黄忠廉教授在二十世纪末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填补了译论研究的空白。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分析变译在文学翻译中的必要性,通过变译理论指导,探究文学翻译中具有代表性的几种变译方法,并以运用变译手段的译例解释说明,以期更好地指导翻译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6.
在国家大力鼓励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典籍英译是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而在各类典籍英译的过程中,出现了古代度量衡英译的难题.我国古代度量衡历史演变较长,单位较多,而且变化较大,典籍英译中很容易出现错误.本文以荷兰汉学家高延《中国宗教体系》典籍片段中的古代度量衡英译为例,探讨出古代度量衡的英译方法:音译+加注(度量衡简介及公制换算).  相似文献   

7.
译学研究的"文化转向"表明,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信息交流。误译通常源于译者头脑中的固有图式、母语思维以及对原语文化的错位预设。本文试图从《译海淘沙录》中的启发性译例探讨各种英汉误译的发生学原理。  相似文献   

8.
复译,是近年来我国译坛一个引人注目的普遍现象,也是翻译文本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文章不拟对这一现象作一是非判别,只想尽可能从多种视角对这一现象作一较为客观的陈述与解析,并通过示例的形式说明,为什么翻译不存在定本,需要进行复译,以及历时性复译和共时性复译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中国译学建设一直备受关注,翻译学界对如何建构中国译学理论体系及其话语权等问题有多元解答,但学界尚未从事基于西方译学及其理论对我国译学建设影响的研究。鉴于此,笔者借助NUTERM汉英术语数据库中的语料,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译学研究期刊论文中的西方译学术语的汉译现状及问题,尝试从术语这一理论话语的基础层面来探究西方译学研究对中国当代译学的作用与影响,以期对大变局下进一步思考中国译学建设,尤其是话语体系建构的根本任务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佛经译论期(184—1111)是我国传统译论的发生阶段,也是我国译论史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基于前人认识之上的重识,有助于我们摸清我国译论起始阶段的状况,加深对我国译论渊源的认识,以便我们能更好地继承译论遗产。本文回顾了佛经译论史上两次大的论争,并认为正是这两次直译意译间的论争,推动了佛经译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操时尧 《英语辅导》2010,(2):177-178,191
修辞是人类语言的美化剂。虽然英语和汉语中的修辞现象相似,且内涵相近,但实例表明修辞的本身具有不可译性。本文以双关、回文、头(尾)韵和重叠等修辞的译例分析了其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12.
分译是科技论文摘要英译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也是科技论文摘要英译的常见技巧之一.本文通过一些典型例句探讨了汉英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上的差异以及科技论文摘要英译分译的一些常见情况和分译技巧,以期能对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将科技论文摘要译成英语时有所启发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传统译论是现代译论转化的基础,因此有必要在构建我国现代译论的过程中对我国传统译论进行一次有益的评述,进而更好地为我国的现代译论建设服务。本文针对我国传统译论中一些固有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就这些特点与西方译论进行对比,试图分析各中原因,以期实现对传统译论的批判性继承。  相似文献   

14.
高静 《海外英语》2014,(22):126-127,149
古诗英译中,原文的数种美在译文中很难同时兼顾。在我国诗歌园地里,善于绘声的名篇有很多,在译文中能够完美再现原作声音美,是对译者更高的要求。该文拟从一些名家译例,对古诗英译中声音美的处理方法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古诗英译中,原文的数种美在译文中很难同时兼顾。在我国诗歌园地里,善于绘声的名篇有很多,在译文中能够完美再现原作声音美,是对译者更高的要求。该文拟从一些名家译例,对古诗英译中声音美的处理方法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聂燕燕 《海外英语》2014,(15):130-131,133
卡特福特认为翻译中的不可译既来源于两种语言本身的差别,即"语言不可译",又来源于文化的差异,即"文化不可译"。该文分别从语言不可译和文化不可译这两个方面来阐释京剧英译中的不可译,并从京剧的经典曲目的英译本中举例说明,文章认为随着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深入,京剧翻译中的文化不可译是相对的,而语言不可译是较为绝对的。  相似文献   

17.
在国内旅游景区公示语英译乱象丛生的大背景下,以辽宁省主要旅游景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公示语英译的现状,探讨了语用翻译理论对公示语英译的启发,为国内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18.
导游的口头语言是以一定的书面语言为基础,因此要做好对外旅游接待工作和导游讲解服务,我们必须重视中文导游词文字稿的英译工作。本文结合导游讲解的几个原则和黄忠廉先生关于"变译"方法的运用,例析论证变译方法在中文导游词英译中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9.
翻译机构研究应归于应用翻译研究范畴,其旨在指导翻译机构内部的有效运行并保持其与外部联系的和谐性,进而有效发挥翻译机构的作用,推动译学发展.本文在综述我国译学研究的基础上,尝试论述了翻译机构研究的内容及其在译学研究体系中的定位,并分析了翻译机构在译学学科建设中的作用,以期借翻译机构的研究来丰富译学理论并推动译学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译例分析是翻译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在翻译课堂上选择和运用合适的译例,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翻译理论和技巧的理解并完善学生的语言技能,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英汉互译教学中的译例可归纳为五种类型,即基本型、延伸型、文化型、鉴赏型和亏损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