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欣  顾艳  李政萍 《出版广角》2015,(14):58-59
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思想和进行学术争鸣的重要窗口,网络的迅猛发展改变了信息交流的途径和模式,把学术期刊和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期刊的学术水平,从而推进学术期刊健康发展.文章通过办刊过程中的实例,归纳总结了几种学术期刊与网络"联姻"的方法,以期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2.
正教育学术期刊,是发表教育学术研究成果的载体。其使命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传播宣传教育学术理论,求得学术的不断积累,为认识教育现象和解决教育问题提供理论思维上的帮助。学术领域作为社会文化的金字塔塔尖部分,对社会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它展现学术成果、传播学术思想、推动学术积累和学术创新、促进学术转化,在学术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教育学术期刊与教育学术发展之间的关系,探讨教育学术期刊的功能,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给刊物定位,把握好刊物发展的方向和路径,从而增强学术期刊的使命意识、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引领学术繁荣的步伐。  相似文献   

3.
社科学术期刊编辑应有的学术修养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现代出版》2002,(2):57-58
学术期刊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是一个中介,是一种科学的奖励系统,表达了对科学研究成果的承认和肯定。但学术期刊对科学研究活动的这种评价作用是由学术期刊的主体(学术编辑)来实施的。学术编辑的主体性,主要是职业道德修养和学术修养,作用于科学研究成果的评价过程。学术编辑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对正常的科学研究只是起到一种保障作用,杜绝学术腐败,净化学术环境,却不能提升和繁荣学术研究;而学术编辑的学术思想修养这种主体性,事实上成为了学术期刊评价和组织科学研究的能力,它对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4.
齐昆 《编辑之友》2011,(11):80-81
学术期刊是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文化平台和话语空间,它倡导"有思想的学术和有学术的思想";[1]它以"求真"为目的探究、解决前沿且复杂的问题,并在此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学术价值;它是实现"文化选择""文化传播""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角色,并以推动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为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5.
学术期刊在中国学术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承受了很多的批评和质疑,其中学术期刊专业实践的异化问题,匿名审稿制度与期刊编辑的学术权力,学术期刊"私人化"现象与学术知识的公共性,版面费的存在与学术期刊的市场化,学术期刊自引与期刊影响因子等问题尤其突出。引导和规范学术期刊办刊实践,让学术期刊回归专业,必须正确看待学术期刊专业实践中的学术民主与学术自由,理性认识学术期刊专业实践中的强制与歧视的作用,这是学术期刊学术品质的保证。  相似文献   

6.
学术期刊融入现代学科建制是学术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学术期刊为核心构建学术共同体是新时代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实现了学术期刊与学术热点的有效互动,达到了记录学术轨迹、厘清发展脉络、推动学科创新、助力事业发展的目标。热点评选活动对于系统回顾与总结图情档学界重点关注的深层理论问题、重大现实问题,对于把握学科发展动态、及时追踪理论前沿、深切感受时代脉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是学术成果传播和发展的基础,而现实中学术期刊的"免责声明"却表明了这一自由的缺失.从学理的维度看,学术期刊(编辑部)是应然的学术自由享有主体;从法理的维度看,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是《宪法》等法律保障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的延伸.故而,学术期刊的"学术自由"应当得以落实和彰显.  相似文献   

8.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赋予出版业的光荣使命,是出版工作者必须担负的重要职责。“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深刻内涵,指明了学术期刊的学术内容、学术文化、学术利益前进的方向,对出版学术精品具有重要的意义。学术内容要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学术期刊是一种以发表研究较为专深学术问题为宗旨的连续出版物。学术期刊报道的内容反映了学术期刊的本质特征,报道的内容除了是一种科学新信息——必须是客观事件现象和规律的真实反映,同时必须是前所未见的首创的科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集刊呈现繁荣、活跃的局面,异军突起而成长为主流学术出版物。与学术期刊相比,学术集刊更契合学科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创办、停刊、变更容易,出版形式灵活,实行真正的“编研一体”,管理较为简便的优势。学术集刊是与学术期刊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学术出版物,是学术期刊的重要补充;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出版形态,学术集刊的目标或终点并非学术期刊。管理部门应从加大经费资助力度,建立符合学术集刊特点的评价体系,构建规范、可持续的管理体制等方面,支持学术集刊的建设与发展;亦应发挥出版社的积极作用,加强宣传与推广,多方合力推动学术集刊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网络学术对传统学术信息交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传统学术交流相比,网络学术独具优势.它丰富了学术信息交流的内容和形式,拓展了学术信息交流的空间,促进了学术研究的大众化进程,对学术思想和学术研究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学术事业和学术期刊步入了繁荣发展的快车道,涌现出一批学术名刊。然而,近些年学术期刊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同质化、泡沫化、平庸化等现象,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界的诟病与批评。在分析了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后,本文对改革学术期刊办刊体制,促进学术期刊的自我更新,重塑学术期刊的学术公器功能,从而为国家的思想文化建设提供更多的原创性成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学术评价与学术期刊分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前,学术期刊在学术评价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受到的非议也相当多。探讨了基于学术评价的学术期刊分级的深层原因和形成机制,展望了期刊分级对学术期刊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周华清  郑骋  王冰云 《编辑学报》2021,33(6):667-672
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面临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传播能力。随着网红经济的盛行,知识网红为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学术传播趋势分析,知识网红对学术期刊的学术传播方面具有引导性。研究发现,利用知识网红的传播优势,能够提升学术期刊学术品牌影响力,有助于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水平,发挥知识网红在市场经营和科普传播中的优势,对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运营与学术传播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宇红 《编辑学报》2007,19(4):256-258
学术性是学术期刊的本质属性.通过编辑的学术运作,科技学术期刊可以有效提高其学术质量和学术声誉.在阐述学术运作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科技学术期刊进行学术运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给出了编辑进行学术运作的一些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商务印书馆/2011晚清以降,在各种学术思想、学术流派的交锋中,中华现代学术得以不断前行,文、史、哲、政、经、法等现代学科逐步建立,传统知识与思想得到重新整理与阐释。这一时期是中华学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时期,催  相似文献   

16.
学术身份的建构关涉学术期刊编辑的身份认知和行为方式,是编辑开展学术交往和学术传播的前提条件,也是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由于我国体育学科的舶来属性和边缘地位,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的学术身份建构相较其他学术期刊编辑面临更多困境。文章基于学科建设、学术交流和个体发展三个层面探讨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学术身份建构的价值内涵,并从体育学科危机、学术话语权争议和个体成长迷思三个方面分析其学术身份迷失。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应加强体育学科认同,培养服务学科建设的主体意识和学术自觉;参与学术话语共建,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和广度;深入个人职业生活,探索独特的学术身份叙事。  相似文献   

17.
我国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学术期刊进行评价不仅是期刊发展的需要,也是对期刊社会功能实现程度的一个检验。学术期刊的学术辐射力和市场占有率不仅是学术期刊影响力的本质特征,也是学术期刊在科研活动、知识加工、知识传播和社会服务中功能和价值的共同体现。对学术期刊影响力进行深层次分析,可以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术期刊的学术地位及其国际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推动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和拓展市场角度,本文提出学术出版大众化的现实性,认为学术出版大众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进步的必然结果和要求。此外,笔者还讨论了学术出版大众化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我国学术出版大众化的背景和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学术期刊是传播学术信息、反映学术成果的专业性很强的媒介,是专家和学者交流学术思想的平台。其特殊性质决定了它不同于通俗的大众类期刊,必须追求思想的原创,重视学术的传承,突出精品的意识,实施品牌的战略。因此,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是保证其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吕小红  王旭  杨开英 《编辑学报》2012,24(6):515-517
科技学术期刊要生存和发展,提高学术水平,就要进行学术组织与学术经营,包括:选题的策划,编委的组织,编辑的培养;特色栏目的打造,审稿专家的凝聚,作者的扶植,版权与文献的开发利用,数字化与网络化的建设。科技学术期刊通过学术组织与学术经营达到优化选题与精选稿件、巩固作者与专家队伍、形成品牌与特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