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博传播的"双刃剑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微博的兴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发布和接收信息.但微博可能会导致信息泛滥、谣言滋生等,其负效应也不容忽视.徽博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发挥其最大效用,值得反思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微博传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拥有网络传播的特性,如即时便捷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操作简单和用户进入门槛低等,深受人们追捧.微博是web2.0时代“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最流行的网络传播工具之一.作为新事物,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本文试图以微博在当下信息传播中的一些表现为依托,分析“微博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积极可行的应对思路,为微博传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微博的出现不仅打破了既有的传播格局,作为一种诉求渠道,它更加改变了人们解决困难的处理方式。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交流平台甫一出现就表现出了强大的能量,在救助信息的发布、事件的解决速度和效率等方面具有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以2011年医疗事件为例,通过微博的媒介优势分析,探讨微博传播在网络救助方面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微博这样一个新宠儿备受网民们的热爱,其传播力度是显而易见的.品牌传播将利用微博打开另一种局面,利用微博的传播特性把宣传信息当做一种普通的动态信息以博文的形式传递给用户,以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同时,微博的前景模糊而不可测,种种问题可能会随着其发展而愈加凸显,不过挖掘微博的传播优势,相信微博定能充分发挥其在品牌传播领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孙涛 《中国传媒科技》2012,(18):121-122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不仅体现了网络传播媒介的新方式和新渠道,而且以其方便、快捷的传播优势与特点正在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格局,进一步方便了人们对信息的传播、交流和共享.然而,微博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诸多不足,因此,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格局中的影响和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有利于新闻事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李荣 《东南传播》2012,(1):88-90
微博作为企业品牌传播媒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立足于品牌传播学的视角,首先厘清相关概念,初步得出微博可以作为企业品牌传播媒介的结论,接着站在网络传播的背景下归纳出微博个性化信息传播特点:传播内容微小随性、信息发布随时随地、"背对脸"的交互方式、一种裂变式的传播以及传播模式,基于信息传播特点和传播模式提出了企业应该如何利用微博进行品牌传播,最后从品牌关系的角度再思考微博品牌传播媒介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7.
韩丹 《东南传播》2011,(7):141-142
2010年被称为“微博年”,许多重大网络新闻事件都由微博首先发布,继而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播、获取以及分享的平台,微博应用于新闻报道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但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提出,微博新闻报道中至少有三点问题值得重视:“唯速主义”现象泛滥、“新闻碎片化”加剧、新闻真实性无法保障.  相似文献   

8.
自2009年新浪微博诞生以来,微博在中国的发展已有逾5年的历史,140的字数限制,信息不受限制地及时更新与发布使得微博迅速成为人们重要的信息来源之一,同时也成为了社会重要的信息传播渠道,政府、企业、公众人物都使用微博来进行营销或舆论引导。随着其他社交应用的发展,微博渐渐转型为社会化媒体,其作为社交媒体的优势明显。微信则是腾讯开发的一款及时通信应用,2012年4月19日微信4.0版本更新时推出了朋友圈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和图片,分享音乐或文章等。朋友圈的出现使得微信不再仅仅是一个社交工具,同时也成为了一个信息发布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朋友圈进行传播,朋友圈也成了信息发布和流通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9.
李长月 《传媒》2015,(1):51-52
谣言自古有之,而现代媒介的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发展则使谣言增添了滋生的土壤和传播的捷径.如何对其甄别和消解,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相比于传统谣言,微博谣言具有如下典型特征. 微博谣言的特征 第一,裂变式的传播速度,这也是微博谣言有别于传统谣言的主要传播特征.微博是一种高效的自媒体媒介工具,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电脑和手机发布微博信息,这在加快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也助长了谣言的传播能力.尤其是一个“大V”微博主,通常会拥有成百上千的受众“粉丝”,其发布的微博信息可以在短时间内被大量和连续转发,百而千,千而万,进而产生类似核裂变的巨大效应.  相似文献   

10.
曾毅 《新闻爱好者》2012,(23):26-28
微博以其特有的传播优势成为备受关注的传播工具,140个字的简短表达符合人们碎片化的思维方式,任何时间、任何地方的及时迅捷的信息发布,让每一个人都成为时代的观察者和记录者,印证了一个微博时代的到来。当前,微博发展速度迅猛,我们必须在充分利用它的同时不断优化它,而如何对微博进行有效的引导和监管,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博的传播特点、传播过程中的缺陷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1.
汝艳红 《青年记者》2012,(20):82-83
自媒体时代,微博崛起.2010年被称为中国的"微博元年",微博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兴传播载体,以其"碎片化"的信息蔓延渗透到生活的众多领域,润物无声地改变着人们的信息获取渠道,影响着人们的社会交往,触动着人们的现实生活.在微博广受关注的同时,有必要对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的发展趋势进行探讨,扬利除弊,发挥微博的优势和特长,繁荣并丰富新闻传播市场.  相似文献   

12.
微博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新型信息传播方式,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微博具有实效性强、适用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的特点。特别是手机微博软件的出现,立即引发了人们的争相使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发布新闻和进行新闻评论,激发了人们对于新闻信息的传播热情。本篇文章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定性分析法、个案研究法等,对目前我国微博的主要传播特点及在媒介融合的环境下,微博对新闻传播的影响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3.
主持人语:美国传播学教授曼纽尔·卡斯特表示,网络是“能够称得上具有结构的组织里最不具结构性的组织”。作为一种柔性组织,网络准入机制低,灵活性大,群体参与性高,主动性强,是信息发布与信息获取的新型组织。在各类信息互动与交流的网络传播当中,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较大。作为网络化组织形态的微博,具有草根性与平民化的特点,成员间的网络社交与政治参与体现了其鲜明的社会性。网络人际传播中的活跃分子--意见领袖,在微博传播中扮演了组织者与领导者的角色。意见领袖可以称作是亚当斯(J.S. Adams)研究中的“组织界限沟通者”,它能协调与平衡组织与传播环境的信息交换,在社会传播中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互联网的发展有利于人际互动,同时给大众打通了政治参与的通道,使大众的舆情及意见得以充分表达,这极大地促进了民主进步和社会发展。本期“组织传播”栏目紧扣网络传播的时代背景,探讨信息交流过程中互联网、微博、微信等在信息传播过程中的传播作用与传播价值,以“意见领袖”、“微博公益”、“政务微博”、“网络政治参与”等热词为研究主题,刊载文章四篇,旨在和读者分享、探讨传媒新动态下的学术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4.
作为当前社会中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方式,微博的用户规模不断扩增,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增强了相互沟通。基于该交流平台的微公益不仅传播性强,并且具有操作简单的优势,为实现方便公众关注和践行的微公益项目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微博公益传播颠覆了传统的公益观念。本文以免费午餐项目为例,重点分析其微博公益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辉 《大观周刊》2011,(13):109-110
信息时代,随着各式各样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微博凸显许多新媒体特点和传播优势。微博在越来越多的媒介消费者中正变得越来方便和普遍,它给广大用户带来通讯和信息发布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许多问题。在新媒介环境中,在二级传播理论视角下,微博需利用其传播优势实现自己正确引导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汪平 《报刊之友》2011,(9):98-100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历时不长,但迅速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正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型,代之以“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探讨微博传播力,把握这种新传播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7.
异军突起的微博,不仅打破了长期以来中国传媒市场报纸、电台、电视台“一统天下”的格局,更重要的是对传统新闻媒体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影响.对传统新闻媒体来说,微博的出现和迅猛的发展既是挑战,更是机遇.什么是微博?微博这一概念译自于英文单词microblog,也被称为微博客,但它比博客更短,互动性更强.它是一种互联网新技术,是一种可供人们发布个人最新简短信息的网站,也是一种全新的传播理念.  相似文献   

18.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媒体形态的代表,凭借新颖的信息传播形态和便捷的传播优势,体现出网络传播媒介的新方式和新渠道,打破了传统媒体一些中规中矩的状态,并悄然改变着新闻传播的格局.然而,微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因此,探讨微博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沈燕萍 《视听界》2014,(3):85-87
一、微博介入新闻传播传统媒体受条件限制,提供给受众的信息量和传播范围有限,微博时代的到来打破了这一限制。作为信息交流与传播平台,微博在传播过程中表现出速度快、内容新的特点。微博作为庞大的信息集散地,是记者取之不尽的新闻源泉。如今,新闻事件发生,最早赶到事发地的往往不再是传统媒体记者,而是恰好就在附近、可以随时随地记录的人,  相似文献   

20.
微博是博客的一种发展形式,之所以"微",其一是因为用户发布的信息通常限定在140个字符之内,140个字符正好是一条短信的容量,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自己的最新动态和想法通过手机或互联网发布出去;其二是因为上至高官、明星,下至普通市民,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的记录和传播过程中,每个微小的事件都有可能在微博上得以传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