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红 《新闻窗》2011,(6):78-79
新闻报道讲究"快",否则就很难称之为"新闻"。但是,"快"只是新闻的一个必要条件,新鲜、准确的事实则是新闻的充分条件。所以,新闻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这就是我国新闻界比较通用的关于新闻的定义。这里,首先强调的是"事实",表明了新闻的内容应当是"有准确地址"的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2.
崔振峰 《新闻窗》2011,(5):53-53
作为一条新闻,必须要快,否则,就失去了新闻价值。但光具备了"快"字,而不注意在"精"字上下工夫,也不会收到好的宣传效果。俗话说,"剜到筐里的不全是菜。"然而,不少记者却常把剜到筐里的"菜",全部塞进文章里,原本新闻价值较高的新闻,就被拖泥带水的空话、套话淹没了。  相似文献   

3.
王景曙 《新闻窗》2011,(3):14-16
就形态而言,"新闻作品"与"文学作品"都由文字组合而成,所谓"码字"。但是,这两者不仅存在很大的内在差异,甚至某些核心技术还是反向的。简而概之:新闻作品绝对不允许虚构,而文学作品却可以虚构。  相似文献   

4.
倪沫 《东南传播》2011,(2):112-113
民生新闻要突破选题狭窄、内容琐碎、部分节目操作流于庸俗的瓶颈,宜用好"大题小作"和"大题小作"的辩证法,即运作宏大选题时宜寻找或策划最佳切入口,用生动的故事见微知著反映大主题;报道"小题"时,宜加强媒体的理性介入和合理引导,充分挖掘小选题背后的意涵,使得报道体现一定的深度,发挥一定的社会教化作用,从而让观众在"消费"这些"新奇特、假丑恶"式的市井琐闻时,能带着一定的价值判断来看待和接受。大题之"大",大在选题的视野和层次的宏观;大作之"大",大在选题操作中对意义和内涵的提炼、提升;小题之"小",小在选题的贴近和家常;小作之"小",小在选题操作中的最佳切入口。"大"胜在宏观和深刻,"小"胜在亲切和感性。在民生新闻中,"大"与"小"相辅相成,新闻若能在"大"与"小"之间找到平衡点,或由小而大,或由大化小,就能达到殊途同归、生动与深度并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飞 《新闻传播》2010,(3):99-99
之所以这么晚写下这段文字,回首"沿边行",原因有三个。一来,我只是个新闻报道实践者,不善也不会写新闻论文;二来,实践是最好的新闻,怕一总结,就"搁浅"了;三来,"沿边行"一路千头万绪,总怕挂一漏万。  相似文献   

6.
魏佳 《新闻窗》2011,(5):55-55
记者看事物,不能只看表象,而是要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忽视"小事情"的存在,就会失去寻找新闻的敏感。其实,"小事情"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大新闻",需要记者雾里看花,云中摘月,透过表象挖掘本质。这是我从业以来,通过每一次采访、每一篇报道过程体会到的。  相似文献   

7.
蒋京兰 《新闻世界》2010,(7):189-190
"民生新闻"应以"民"为主体,以"民生"为题材。因此,对"民"与"民生"的理解至关重要。"民"有"市民"和"农民",而"民生"有"大民生"("国计")与"小民生"。而现实的"民生新闻",却恰恰在这两点上存在误区:其一,可见"市民"而不见"农民",这就使得农民在"民生新闻"中缺席;其二,多见"民生"而少见"国计",这就使"民生新闻"流于形式、沦于琐碎。  相似文献   

8.
丁晓旭  刘慧 《今传媒》2013,(2):142-143
戏仿新闻是将"戏仿"引入到新闻实践之中,对传统新闻进行"恶搞式"的摹仿,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事件与舆论焦点。戏仿新闻最为直接的两个特点是"假"和娱乐性。"假"是建立在一定事实依据之上,并非凭空杜撰,"假"只是呈现给受众的表象,传达的是新闻背后的社会问题及其根源;同样,戏仿新闻以一种娱乐化、戏谑调侃的方式"说新闻",在娱乐大众的同时暗含对社会严肃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人们常说:"百艺好学,一巧难求"。在新闻践行"走转改"中,怎样利用我们的所学、所知、所会,去更好地采写新闻?我觉得"好点子"必不可少。采访不易,立意更难。这里的"立意",就是人们常说的"点子"。新闻实践中,“点子”用得巧,对新闻素材的采撷、取舍才会游刃有余,新闻作品采写起来才能“水到渠成”。也只有好“点子”,才能将基层的新闻报道写出情感,充分体现报道的亲和力、贴近性,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才能提高。  相似文献   

10.
有人说,在信息传播中,新闻作品是"易碎品",图书是"耐用品",两者之间的差距,有时仅仅是因为传播的介质或方式不同而造成的,如果加以适当转换,"易碎品"完全可以锻造成"耐用品"。这话说得非常有道理。如何将引起大众关注的新闻信息成功地转化为畅销书,这是摆在出版人面前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11年被称为"微博应用元年",开启了"人人都是记者"的自媒体时代,一些报纸纷纷打造微博爆料平台,让微博网友过足"新闻线人"瘾,"新闻线人"在微博的推动下,呈现出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江西"两会"期间,中共江西省委书记苏荣对新闻记者说,"这些年我们深深体会到,新闻媒体也是生产力。这个岗位非常光荣!"既然有"新闻生产力",那么,相对应的则有"新闻生产关系”。  相似文献   

13.
宋强  刘艳 《新闻世界》2010,(8):81-82
1998年香港凤凰卫视《凤凰早班车》的开播,引发了内地电视节目播报方式的变革。近年来,"说新闻"成为电视新闻节目的播报新方式,因其切合受众新的审美方式和收视心理,受到观众的普遍关注。但就在刻意追求轻松、通俗的语调之时,"说新闻"也出现了过度娱乐、报道夸大等尴尬现象。本文从"说新闻"目前遇到的问题谈起,探寻电视新闻播报形式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新年伊始,新华社就以《新载体不断涌现,"全民围观"时代到来》为题发表中国网络文化生态观察,文章称:"2010,网络文化进入‘全民围观'时代。"然而,"围观"的影响不仅仅在于它是网络时代的一大现象,其深层的意义更是在于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价值判断标准,即:不是因为事件本身所具有的新闻价值而传播,而是因为第一传播本身导致的围观,赋予了事件被重视和报道的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5.
赵乃政 《新闻窗》2011,(5):54-54
好的新闻报道,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新闻的主题。新闻主题是记者对客观事实的看法、态度和通过事实的报道所表达的主观意图,是新闻报道的中心思想,它犹如一条红线,贯穿通篇。新闻报道有快、短、新、活的要求,但同时也有对"深"的要求。新闻之"深",就是要求文章要有深刻的主题,有鲜明而独到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有情,有爱,就有好照片。 情感是新闻摄影的催化剂,是"酶"。没有了这个"酶",照片就无"情"无"味",就无法打动自己,更无法打动读者。 一幅好的新闻摄影作品是怎样拍出来的?用相机拍,用脑子拍,更是用"情感"在拍!用相机拍照的人是浅层次的,有了头脑,如果没有情感投入,那么拍出来的东西也不会长久留在人们心中。  相似文献   

17.
电视民生新闻就本质来说,是一种市民话语的体现,包含着大众情怀,报道中应该体现出"人情味",要体现出人文关怀,对老百姓的关心和帮助,体现出温暖。民生新闻采编人员常自嘲为"新闻民工"。一来接触的主要人群都是民工、普通市民、有难题需要解决的城市家庭或者农村大众,以平民的视角、白描的手法进行报道,使其产生共鸣并与栏目形成心灵的互动。  相似文献   

18.
魏国荣 《军事记者》2013,(10):64-64
近读一文,印象颇深。新闻题为《做得好,"忠孝"也可"两全"》,文章以开展讨论的形式,讲述了南京军区某通信团官兵如何努力"忠孝两全"的故事,读罢感怀动心,暖流涌动。世人皆道"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有些新闻报道为突显主人公为国尽忠的高尚品质,经常以其不能为双亲尽孝作为反衬和渲染,让观者心中五味杂陈。可这篇新闻以独到的"新闻眼",  相似文献   

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外地发生的新闻"移植"到本地,并使之"落地生花",这种新闻操作手法虽然常见,但鲜有人对其进行系统、科学的总结。下面,笔者以外埠"河南元素"新闻和同质新闻如何"移植"河南为例,对新闻"移植"的方法进行一些探讨,希望能为晚报、都市报同仁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20.
杨子平 《新闻实践》2012,(10):33-34
在社会公众越来越多地把新闻报道当成认识现实社会的依据时,大众传媒越来越需要"新闻常态化",即大众传媒提供给社会公众的众多新闻所构成的"新闻世界",应是呈现现实社会具有普遍意义、居于主体地位的"常态",是与"现实世界"相同、相似或相近的,使社会公众能通过大众传媒的新闻报道来认识现实社会,对现实社会作出准确的评估与判断,对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作出切合现实社会的选择,而不是把现实社会中占少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