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新中国情报学论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50年来情报学期刊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发现:(1)情报学基础理论、情报技术方面的研究明显增强,但情报教育研究始终处于薄弱地位;(2)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信息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 其论文所占比重明显增大;(3)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经济、信息技术、经济信息等是我国情报学前沿研究的主要课题.  相似文献   

2.
概述了2012年度我国情报学在情报学理论与方法、信息检索、情报分析与研究、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信息计量学等五个重要领域所取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意义]回顾总结我国情报学近20年来的历史进程,对于了解我国情报学的发展脉络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情报学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引。[方法/过程]以《情报学进展》第1-11卷刊载的文章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文章选题、主题并总结各选题特点;在此基础上预测未来一定进展周期内我国情报学在理论研究、范式方法、应用实践三个方面的发展趋势。[结果/结论]分析发现情报学基础理论、信息资源及其管理、新兴信息技术等是《情报学进展》所载文章的主要选题,各选题呈现出不同特点。未来,智能化的情报学将融合多学科,面向科学发现,服务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为国家新型智库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近10年国内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统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合运用共词-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情报学分析方法,对2001-2010年近10年的情报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主要为图书馆信息服务、信息检索与技术、竞争情报与知识产权、情报技术与应用四大研究群组,其中知识管理、电子商务、竞争情报等领域是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揭示出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存在研究面不宽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能力较弱等薄弱环节,并进一步预测未来情报学可能出现的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以二十年来国内有关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先按类型简要阐述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再分析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发展脉络,进而构建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基本框架,最后指出我国情报学学科体系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希望能够引起情报学界对情报学学科体系建设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数字化时代情报学理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总结和评述了近年来在数字化信息基础环境中情报学理论研究取得的进展,主要对学科中带有全局性、基础性的理论议题进行了述评,包括情报学的哲学研究、情报学基本概念、学科新的核心话语和情报学理论体系。讨论了在数字化时代情报学理论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意义] 靖继鹏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情报学家,一生笔耕不掇,致力于情报学的学科体系、学科教育研究。理论研究为学科的发展及其与实践的融合提供逻辑思维之基,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情报学学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拓了新的领域,其情报学理论思想成一家之言,对情报学学科的发展与成熟具有重要价值。[方法/过程] 根据靖继鹏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形成、发展、定型这一脉路,从时间上梳理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特点;情报学与时代发展联系紧密,靖继鹏先生与时俱进地开展情报学前瞻研究,其理性判断在不同时期的情报学研究内容中均有体现,故从情报学理论研究内容上分析、总结先生情报学理论思想的精髓。[结果/结论] 首先,从时间上将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研究划分为情报学理论思想发端期、形成期、深化期3个阶段;其次,从情报学理论体系、信息经济、信息生态、情报学教育这4方面分析先生情报学理论的研究内容;最后,基于前两方面的研究,深入分析先生的情报学理论精髓,透析先生于情报学事业中所流露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8.
宋佳  何晓兰 《情报工程》2016,2(2):105-113
本文主要选取我国985、211高校的有关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关键词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共词分析法、聚类分析等情报学研究方法来确定近五年我国重点高校情报学的研究方向热点,针对他们对当前的研究热点以及对未来情报学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找出优势,提出不足.也可为非重点高校的情报学硕士专业的研究方向提供引导,从而从整体上促进我国情报学硕士专业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我国竞争情报学2006年以来的研究发展情况,运用信息计量学的相关理论方法,对近五年我国竞争情报研究领域发表的学术论文进行搜集统计,并分别从论文数量、基金论文数量、刊载该领域论文期刊的学科分布、作者合作情况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然后在分析结果基础上对我国竞争情报学研究现状作出总体结论,以期达到详尽剖析我国竞争情报学研究进展的目的,最后总结预测竞争情报学研究的趋势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探讨了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分野和融合发展中学者的争论、各国理论发展路径及发展趋向.在美国,情报学诞生后有关图书馆学和情报学分离或整合发展的争论十分激烈,甚至延续至今,尽管如此,情报学科主要被吸纳入图书馆学形成图书馆情报学(LIS)发展的,目前向信息范式转变明显.在日本研究共同体的一致努力使其图书馆学情报学一体化发展没有出现过多的分歧,并逐渐向信息范式转移.在中国,图书馆学和情报学的发展同时受到欧美和苏联影响,在发展之初形成了两门学科并列发展的传统,研究共同体在二者融合发展探索中基本选择了寻求上位学科和学科群发展之路.总体上看,目前在学科名称、研究内容上,图书馆学信息化发展为图书情报学似乎已成定势.笔者认为作为研究领域,图书馆学机构范式研究依然会保存,但是信息范式研究将依然会增强.二者不是替代的关系,而是一个研究范围扩大和信息语义更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信息服务与信息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作为以信息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图书馆,其地位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图书馆学作为一门研究图书、图书馆管理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本文根据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和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的对比分析,探索了当前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热点,并对未来研究趋向予以适度预测。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信息学》围绕信息、信息用户和信息技术三要素,介绍了图书馆信息学领域的主要著述,并且讨论了该领域的发展动向、研究热点和最新趋势。该书研究方法科学,表述深入浅出,是一部展示21世纪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前沿之力作。  相似文献   

13.
首先给出网络数字信息搜寻行为研究的内容框架,然后将计算机/网络信息检索、网络信息搜寻、消费者网络信息搜寻3类研究统一到该内容框架之下,对内容框架进行细化拓展,系统介绍各个部分的具体研究内容及其进展,并指明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蓝亭 《图书馆杂志》2008,27(2):35-37
通过对我国近年来有关FRBR研究的文献进行调查分析,概述了当前研究的三大主要内容:FRBR的基本理念、带来的影响和实践研究,并进行评述,指出今后可朝相关实践研究和网络信息资源组织的影响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何荣利 《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2):142-142
针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基金项目研究,选择2006年出版的10种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就基金项目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现代信息技术在基金项目研究中占有主导地位,工商、企业等经济领域的信息管理成为基金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高校经、商、信息管理、科研机构和电信工程技术人员在基金项目研究中显现出较强的实力。相比之下,高校图书馆等图书情报系统在基金项目研究中存在明显的差距。  相似文献   

16.
介绍信息网格技术及其核心研究内容,并重点从体系结构和信息表示两方面介绍国内信息网格技术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新时期科研信息的特征、研究人员的科研信息获取方式,以及科研信息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探讨协同开展服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分别从科研管理部门、图书馆与研究人员三者的关系以及科研过程的信息需求两个角度分析了协同开展服务的思路及可行性,最后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与图书馆协同开展科研信息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苏坤  杨洁 《新世纪图书馆》2013,73(12):32-40
论文以中国知网(CNKI)为来源数据,以中文核心期刊为来源期刊,对2003-2012年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领域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从多种角度对检索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然后对这些文献的中文关键词频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我国信息资源共享研究的十大主题热点,并对其进行分析,最后对我国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看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信息数量、类型的巨幅增长,网络信息导航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网络导航形式多样,通过网络信息导航使得信息更加有序化,信息利用的效率更高,知识的转化和创新更加便利。论文通过对国内外网络导航的研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从文献分布的年代、期刊、作者、高被引文献、关键词等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国内外研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揭示国内外网络导航研究的一些规律,为后来的学者研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is a general introduction into the special issue of Archival Science on “archiving research data”. It summarizes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and gives an overview of the main issues in this special field of archiving. One of the leading questions is how and why research data archives differ from public record offices. In the past, the developments in these two worlds have been rather separate. There are however signs that they are converging in the digital world. In particular, this can be seen in the areas of metadata and Internet dissemination as these are strongly influenced by the rapid changes i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se changes have also led to important new developments in the infrastructure of research data to which special attention is paid. New concepts such as collaboratories, data curation, Open Access and the Open Archives Initiative are discussed.
Heiko TjalsmaEmai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