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组建理事会为标志,我国已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公共图书馆有无锡市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广州图书馆、深圳市宝安区图书馆、成都市成华区图书馆等。当前,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呈现出组织结构以单层制的理事会为主、理事会定位呈多元模式、外部理事占大多数、制度建设先行等特点,亦面临政事不分的体制障碍难以祛除、公共图书馆改革内在动力不足、治理文化与社会荣誉机制缺失等阻力,需积极而稳妥地推进,避免运动式发展。参考文献13。  相似文献   

2.
丁明春 《图书馆》2021,(1):11-17
公共图书馆治理法治化是促进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改善公共图书馆治理机制的有效方式,对于实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法治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现实问题,可以通过增强治理主体的法治观念与意识、完善依法治理的制度与规则体系、基于管办分离原则转变治理模式、扩大公民参与以及健全依法治理的监督与问责机制等路径,全面深入地推进公共图书馆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具有强化公共图书馆公益属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保障公益是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使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具有保障社会公益的运行机制,是实现社会公益服务的治理平台。在法人治理框架内,信息披露和履职评价等配套机制对公共图书馆公益服务具有保障作用。推行专业管理是法人治理的内在要求,合理引入市场机制,强化科学管理机能,对公共图书馆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意义]创新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为了促进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摆脱路径依赖,实现转型与超越,以制度逻辑考察有关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方法/过程]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结合我国公共图书馆治理现状,利用文献调研法探索发展过程中蕴含的制度内涵及外延。[结果/结论]理事会制度是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制度困境主要表现为法人制度效果有限、法律制度供给不足和科层制度根深蒂固等;制度逻辑下公共图书馆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具体包括:明晰主体权责、厘定治理边界,完善利益分配、重塑治理格局,健全监督机制、规范治理行为,推进信息公开、开放治理过程。  相似文献   

5.
江西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试点工作的关键是组建理事会,灵魂是制度创新,改革的成功需要配套的财政、人事制度。江西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改革在优化决策、参谋助力、咨询论证、评价反馈等方面取得了进展,但存在理事会流于形式、相关配套政策缺乏、理事的社会荣誉机制缺失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是政府、社会公众与公共图书馆为实现公共服务目标而进行的共同治理。随着政府管理权限的逐步下放,我国公共图书馆理事会的治理机能将不断增强,并在治理结构、治理机制和治理规则等方面相应进行调整。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改革进程将包含参与型理事会、监督型理事会、决策型理事会和法定型理事会等几个不同发展阶段的演化和完善。文章从政府职能转变与授权情况、公共图书馆自主治理范围拓展、公共图书馆理事会效能发挥等方面对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进行分析。参考文献12。  相似文献   

7.
冯佳 《图书馆》2017,(5):1-7
公共图书馆理事教育培训对美国公共图书馆的治理与事业发展必须且重要,形成了在线课程系统培训、项目制教育培训、会议短期培训、网站专题研讨、实务指南编制学习等名目繁多的方式,重点开展了角色定位、基本职业要求、会议组织、财务管理、馆长雇佣、战略规划、考核评估、政策法规等为内容的培训,启发我国在开展公共图书馆现代治理培训的过程中,应强调重视治理而非管理、强化全面务实的培训内容、着力依托行业协会优势、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8.
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分析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的概念,认为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由外部治理结构和内部治理结构组成。针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提出未来改革重点:实行图书馆理事会制度,以此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实施图书馆行业管理制度,以此优化外部治理结构;合理设置建设主体,以此优化政府投入结构。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优化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旨在理顺政府、图书馆行业协会、图书馆理事会、馆长及其副职、图书馆工作者、社会公众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的关系,以此建立民主、法治、透明、高效的公共图书馆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章程是公共图书馆的“宪章”,合法有效的章程对公共图书馆自身、举办单位、理事、监事、馆长等机构或管理人员均具约束力。公共图书馆章程在效力位阶上低于国家制定法,但在适用顺序上,具有优先适用性。公共图书馆可以借助任意记载事项和经选择方能生效的必要记载事项达到图书馆自治的效果。国内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部分公共图书馆在一些细节上未能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制定合法有效的章程;同时,一些章程虽呈现出稍许特色,但总体上千篇一律。参考文献22。  相似文献   

10.
深化文化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图书馆管理改革是带有全局性的改革,必将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全面发展。从我国公共图书馆改革的现状可见,公共图书馆管理改革的目标是促进文化共享工程的实现、实现公共图书馆的科学发展、提升公共图书馆的服务能力与水平、实现图书馆的效益双赢。所以,可通过强化政府主导、推进社会介入、完善治理机制、加强法制建设等措施来推进公共图书馆的管理改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总结国内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的特点与经验,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方法/过程] 在总结国内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上,详细介绍浦东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情况,总结成功经验,发现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建议。[结果/结论] 浦东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有3个特点:通过制定章程和负面清单,明确各方权责,确保理事会的决策地位;理事会成员组成以社会人士为主,并下设专业委员会,有利于图书馆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和科学决策;建立了立体化、制度化的监督体系,保障法人治理有效运行,并不偏离公益服务方向。浦东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取得初步成效:管理更专业化,资源更社会化,服务更多元化。我国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提高决策的深度,拓宽监督的广度,完善配套政策和环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理事会的建立与有效运行是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的根本标志与核心,能较为直观地反映改革现状与问题,对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 通过图书馆官网、政府官网、学术论文、新闻媒体以及电话调查等多种渠道,对全国市(地)级以上365家公共图书馆的理事会建立与运行情况展开调研。[结果/结论] 发现在理事会设立及运行方面,存在设立比例偏低、区域差异较大、职能定位模糊、理事长来源单一、信息公开程度低等问题。因此,在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坚持"掌舵"与"服务"相结合、"公益性"与"竞争性"相协调、"舶来品"与"本土化"相兼容等原则。通过完善制度设计,提升改革成效;加快改革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明确职能定位,优化决策支撑机制;优化成员构成,拓宽理事长产生方式及来源渠道;加大信息公开,健全内外监督机制等对策为改革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3.
论公共图书馆法人治理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人治理结构源于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组织的需要,其应用范围现在已扩展至公益服务领域.法人治理结构一般由决策层、执行层和监督层3个方面的相互协调、相互制衡关系构成,公共图书馆的法人治理结构也是由这3个方面的协调与制衡关系构成.组建图书馆理事会是图书馆实施法人治理结构的根本标志.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大都建立有较完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为了充分发挥图书馆学会行业管理职能,提高参与图书馆事业治理能力,探讨新形势下地方图书馆学会工作转型发展的方向。[方法/过程]以陕西地方图书馆学会为调研对象,运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和公共治理理论所提供的分析视角,对地方图书馆学会设立、运行和管理现状开展考察。[结果/结论]调查分析表明,地方图书馆学会行业管理职能存在重点不突出、结构不平衡、发挥不充分等突出问题。目前仍未突破单一的参与治理模式,自主治理、合作治理的能力非常有限。建议在强化参与治理能力的基础上,将培育自主治理与合作治理能力作为转型发展的方向性选择,挖掘自主治理秩序的力量,积累合作治理的社会资本,不断优化学会组织职能结构,提升地方图书馆学会的管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意义] 现代风险社会对图书馆行业发展及其管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图书馆风险管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图书馆的发展,亟需探索新的风险治理框架。[方法/过程] 分析图书馆风险治理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存在的概念界定不清晰、研究方法滞后、管理主体单一等不足。在风险社会理论及治理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以大数据驱动为视角,提出图书馆风险治理的内涵,并分析图书馆风险治理的大数据应用需求、治理框架构建以及在此治理框架下图书馆风险治理内容、治理流程。[结果/结论] 针对图书馆领域存在的实体性风险(建筑、公共场所、自然灾害)、具体业务发展中的风险(资源建设、服务创新、技术应用与管理)以及外界环境(社会、技术、政策等的发展)所带来的行业风险,大数据分析能够有效地识别、预测、治理所面临的风险,为图书馆风险治理提供有效的技术工具。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Studies report the need for personnel in all library fields to be skillful in software productivity tool usage. This skill is defined as encompassing collaborative and office automation software products and tools. Public library directors often find it difficult to assess this skill in applicants seeking employment. This research study, consequently, investigates the public library director's perception of the importance of professional job candidates hav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s indicated by external certification in software productivity tools. The study divides the results based upon class standing among libraries and upon the tenure of the public library directors in their jobs. The conclusions support a positive response to the need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kills and external certification of applicants by public library directors.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三大治理理论——参与治理、自主治理和合作治理①中,参与治理以其鲜明的民主行政理想,"成了政治学和行政学最倾心倡导和推荐的治理途径"[1]。公共图书馆参与治理是在国际"新公共管理运动"持续发展、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反映了图书馆人希望通过参与式民主,实现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愿望。然而,从治理哲学的角度看,治理结构不合理、治理环境不佳、公民社会发育不成熟等一系列问题,使参与治理难以独立担当中国公共图书馆治理模式转变的历史重任。有关参与治理中的民主行政理想,需要在政府、市场、公民社会三元格局逐渐成熟的基础上,结合自主治理、合作治理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介绍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产权制度,提出服务体系所有者行使设置主体的角色、以产权转移实现所有者同一、建设主体的多元化不影响服务体系所有权的归属和服务体系采用理事会治理模式,分析6种服务体系类型:纯粹型总分馆制、紧密型总分馆制、半紧密型总分馆制、松散型总分馆制、紧密型联盟模式和松散型联盟模式的理事会治理模式和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